今年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精神,结合新疆工作实际,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措施。这些措施针对文件会议、督查考核、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基层权责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正在全疆范围内产生积极影响,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精准施策,减负措施直击形式主义顽疾。新疆减负规定直指问题核心,从文件、会议、督查检查等具体事务入手,划出清晰红线。规定要求严控文件数量,实行计划管理,提升文件质量,提倡“短实新”文风。对于会议活动,严格计划管理,控制规模规格。在督查检查考核方面,规定强调严格计划和备案管理,改进方式方法,并严格控制对基层督查检查考核的总量。这些措施针对性极强,直击形式主义要害。
创新机制,新疆各地探索减负增效新路径。减负不仅是做减法,更是做加法,增加的是工作实效和群众满意度。新疆各地州市结合实际,探索出许多创新做法。组织部门统筹纪检、审计、统计等12个部门成立联合考核组,打破“查台账、看记录、听汇报”的传统模式,实行“三转三看”考核方式:转场所、看实绩;转对象、听评价;转依据、重实效。数字化手段也为减负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赋能基层,减负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实效。减负的最终目的是让基层干部能够轻装上阵,更好地服务群众、推动发展。新疆各地州市将减负释放出来的精力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伊宁市聚焦老年群体需求,全链条、多维度构建普惠型养老服务体系。通过引进企业等方式盘活周边资源,设立多个老年助餐点,有效服务高龄老人日常生活。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党委以12328热线和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为抓手,推动“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变,为群众打造更安全、便捷、高效的交通运输环境。减负措施让基层干部得以从形式主义束缚中解脱出来,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服务群众和推动发展的实际工作中,获得了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普遍好评。
田间地头多了干部的身影,便民服务中心的效率提高了,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了。形式主义的花架子少了,求真务实的真功夫多了,基层干部的肩膀更轻了,服务群众的干劲更足了。减负工作仍在继续,但已经可以看到,减去的是不必要的负担,增加的是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新疆基层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