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看到一篇傅雷写给儿子傅聪的家信,多处细节展现了一个慈祥的老父亲尽己所能把自己知道的一切不厌其烦地告诉孩子,感情极其真挚,像极了自己的父亲在自己耳边谆谆教导。于是,我就买了《傅雷家书》完整版来看,连续翻了两个晚上把它看完了,着实佩服傅雷在做人、做父亲、做朋友、做翻译家和艺术评论家方面的见解和原则,有几点比较深的感悟,特记录于此。
“做人第一,其次是艺术家,再其次是做音乐家,最后才是做钢琴家。” 这是傅雷对傅聪的教育的基本原则,坚持“人格教育”放在第一位,在跟傅聪的家书中,多次提到让他将演奏的曲子“灌片”,即把钢琴曲弹奏录入到唱片当中,以便给国内爱好音乐的青年当做学习资料。傅雷对自己现有的生活充满感激,对傅聪能有这样去波兰参加国际钢琴比赛并留学的机会充满感激,能在自己孩子得到这个宝贵锻炼的机会并出人头地的时候,想到其他不这么幸运的孩子,想到祖国的音乐教育事业,这种爱国、爱他人的大爱令人敬佩,也深深影响了傅聪,写信让他意识到自己的幸运,同时一次次地教导他用实际行动来报答对祖国和同胞的感激。在那个时候,灌唱片并从波兰寄回国,其实是一件费时费力又费财的事,再加上傅聪对自己要求严格,往往录十几遍才会勉强满意,所以书信中提到寄了很多的唱片,能看出傅聪已经传承 了父亲的爱国、感恩、笃行等品质。
傅雷待儿子如朋友一般,把他当做“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这种和谐的父子关系令人羡慕。在家书中除了谈论钢琴曲,还会讨论绘画,译文,中国的诗词、拓本等等,同时会将相关的书籍、文物寄送。不止关心钢琴也体现了傅雷将全面的文学艺术修养作为从事艺术的基础的理念,“为学最重要的是‘通’,通才能不拘泥,不迂腐;‘通’才能培养气节、胸襟和目光;‘通’才能成为‘大’,不大不通,便有坐井观天的危险。” 的确,融会贯通,多学科交融可能交织出前所未有的灵感。难怪傅聪在波兰演奏肖邦的《玛祖卡》时,有评论家说他弹奏的层次多样,典雅细腻,典型的波兰玛祖卡节奏,也许肖邦的意境很像中国艺术的意境。这印证了傅雷说的“只有真正了解自己民族的优秀传统精神,具备自己的民族灵魂,才能彻底了解其他民族的优秀传统,渗透他们的灵魂。” 音乐无言,只能用心灵去感受,但用理智去理解和消化,最后上升到感性层面去抒发,才能与原作者跨越时空形成真正的共鸣,同时又能散发自己独特的气息。要不然,就算整天坐在钢琴前天天照着谱子弹,只是沦为钢琴匠或奏琴的机器。
“认真”二字是深深刻在傅雷的身上,他做人、做学问都是一丝不苟,要么不做,要做就把它做好。他给儿子写的每封信都有编号,邮寄信息都是工工整整地写好,每个在信中提到的问题都会有记录,只要儿子在这封信里没回答,他还会在下一封信里问,直到回答为止,这种较真的劲是他严谨做人的缩影。对于翻译工作,他更是认真负责,每次接到翻译任务,都要把原文读四五遍以至于对情节熟悉,咂摸一下原作隐含的滋味,再判断自己的写作风格与原作者是否契合,不合适他坚决不翻译,对于自己喜欢又符合风格的,仍不敢有把握翻译好,要试着翻译几万字先看看,不能忠实地向读者展现原作风格也不翻译。《高老头》是他改了8遍才交给出版社,这种高尚的译德和严谨治学的态度实在可敬。这种认真的态度在傅聪想换老师的时候体现地淋漓尽致,当时傅聪感觉杰老师太冷淡,不如跟苏联的青年钢琴家热情,打算去苏联学习几个月,傅雷这时教育他,在做重大的选择时,需小心谨慎,把利弊放到天平上称一称,民主投票得出最后结论,为此,他写了十二条利弊的对比,每条都切中要害,身体力行地诠释了他在做重大决定时的审慎。
傅雷平时工作非常忙,常常工作十几个小时,到后来因为久坐腰痛不已,但是仍然忍痛坚持给儿子写信,有时候写到深夜眼睛都看不清,而傅聪可能不习惯写信,回得不那么频繁,中国的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付出可能都是这样不对等的。在家书中,傅雷和朱梅馥(傅雷妻子)多次嘱咐傅聪多写家信,因为这有几个作用:一、父子之间可以探讨艺术;二、可以刺激傅聪思考,傅雷也可以获得一些养料传布给其他青年;三、借通信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因为傅雷认为儿子以后要回国当音乐教育家;四、父亲时刻做一面“忠实的镜子”,在做人、生活细节、演奏姿态、艺术修养等方面帮助他、保护他、真实地反映他的情况又不让他厌烦。真是用心良苦!
《傅雷家书》只记载了1954-1964年的家信,傅雷于1966年去世,他是自杀的。他被打成右派,家中被没日没夜地搜查了三天,“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他这样一个不卑不亢的人,必定难以忍受污蔑的屈辱,服毒自杀,在临死前,他仍将一些与朋友相关的债务交代清楚,不给其他人添麻烦。其妻子为了上吊时不踢翻凳子吵醒邻居,在凳子下面垫了一层被子,在安置好服毒自尽的傅雷后就上吊了。料想,傅聪知道父母在自己热爱的祖国双双自尽的消息是如何地悲痛。然而,他后来还时常回国教青年人钢琴,可以推测,傅雷在遗书里可能仍然教育儿子爱国,要他感激祖国的培养,为祖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尽一份力。
傅雷,赤子之心,大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