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呢,就是这样的一件事。对我什么影响,但对两位老人家影响不小。关于我的婚姻状况(本人身份证97年,实际96年)大二的时候很意外参加一个饭局说是介绍个小姑娘给我认识,接下来的两年又通过饭局说给我介绍小姑娘。三次无感,回家听父母一顿评价和幻想后连连点头然后睡大觉。其实每个人都是特别容易受周围影响的,正如爸妈是受到同龄人的影响,看到一茬一茬的父母站在酒店的舞台上在司仪的主持下进行“改称呼、发红包、说祝词”然后一波一波的小萝卜们出世从被抱着到可以站起来到学会走路到会讲话,此类的事情的感染力不谓不大。坐在嘉宾席上老爸会朝我说一句“就看你什么时候”,抱着别人家的小宝宝会朝我说一句“我们家的大孙子呢”。人是感性动物,虽说从小到大没谈过恋爱,但我也慢慢的发现自己可能需要谈恋爱了。不是受父母影响,不是受文化影响,不是受环境影响,不是自身情感需求,不是生理需求,那又是为什么呢?
谈恋爱这件事情,我没什么理解。完全出于学生思维我的想法是:上帝造人的时候总是一对一对批量生产。每一个阳极的背后靠着的必然是最吻合的阴极。合在一起不一定是标准的形状,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形状会让阴阳两极都很舒服。这是我所期待的,会有那么一个人年纪合适、经历相似、想法相差不多、看过一样的电影、读过一样的书、喜欢在傍晚跑步、喜欢早起做早饭、喜欢听着相声入睡、喜欢在周日的下午骑车去郊区、喜欢和他不谋而合的人。
任何可能的接触另一半方式我不反对,同样出于学生思维我的想法是:接触的目的是认识、了解、交往。如果你喜欢什么样的人第一反应是让自己成为差不多的人。举个栗子——我喜欢爱运动的女生,那么就会自己运动。不会存在一个每天躺在床上二十小时以上的妹子说我最喜欢跑马拉松的男生。也不会有一个喜欢看动漫的男生说我要找就找热爱科研的女博士。如果有人说出和自己行为不符的话只能说明他在撒谎。再搬一枚栗子——我现在喜欢积极阳光乐观文艺的女生,我会任由自己每天躺在床上的混吃等死吗?不会,因为我是一个24岁的青年男子。如果大家发现我在这样做不会发生的事情,那还有一种可能性。保护自己,因为不敢幻想拉到上面那位女生的手,他在保护色下默默努力。如此而已。
我爸,我认识到我们之间的思想状态了,当然也知道自己错哪儿了。晚上回去和你促膝长谈,希望你别打我,我还是个孩子。你们是最好的,千万别揍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