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本书书名的时候,内心还挺多OS的,比如——
看书在哪里划线都能写一本书?
自己想画哪里就画哪里呗~
顺便也想了一想自己平时都画哪里的,比如——
一些知识点性的总结
让我觉得眼前一亮的观点
颠覆常识性的内容
听了子木的分享之后,发现读书画线这件事,其实也反应了个人思维,你的关注点在哪里。而子木的分享内容,也不仅仅是书本内容,结合她个人经历经验,很实用。
听完这本书,摘录一些当时听书时有让我去思考的一些点。
书好不好看不重要,有用最重要。这一点呼应了上次的分享内容,读书最终还是能够为自己所用,能帮到自己解决问题,提升能力,赚到钱钱才是正经事。
读书的目的:强化已知,吸收未知。我们要去接收不同的价值观,去理解别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我常常在看到不同的观点的时候,哪怕是非常厉害的人物,我也会想:你说的一定就是对的吗?但现在我觉得,先不谈对错,看看人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观点,先做一个了解,知道有人是这样看待事物的。
去接触不喜欢的人,不喜欢的事,不喜欢的观念。虽然开始会不太舒服,但一定会有新的发现,或许曾经不喜欢的,反而喜欢了。尤其在蓝风暴年里,我们可以拥有不一样的自己,不一样的未来。
不管挑书还是啥,选品质好的,让自己怦然心动的。其实也蛮早听过这个观点,但实践操作起来,还是会常常为了省钱去买一些不太喜欢的,最后就是周围大都是将就的一切,生活也不觉得那么美了,也不是那么的开心,那么的满意。不用多说,改!我要记得吃日料的故事,高端的日料店,除了好吃的日料,还有很多有形的无形的附加值,比如美美的环境,极致的服务,这一切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
审美力的背后潜藏着一个人的学识和经济实力,毕竟美感需要真金白银堆出来。
卖产品永远不止是卖产品,好产品只是标配,对于顾客来说,产品之外的附加值才是你的竞争力。个人气质,魅力,谈吐,能给到的其他叠加的服务等等。结合上一条,我要好好修炼一下自己的审美力,比如最近学习摄影,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2020.08.12
王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