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翻看朋友圈能够与鸡汤文、养生文、谣言文一争高下的,除了干货文,其他的都没有这个分量。
有个写文章的朋友告诉我,想要在公众号中得到更多的转发和赞,有个百试不爽的方法就是写“干货”。
一篇“有用”的干货文可以得到更多的转发,如果是相同类型的文章,标题里加上“干货”,会得到更多的点击。
干货看起来是个好东西,看了它我们就能找到正确的道路,避免误入歧途;看了它我们就能找到合适的方法,避免做那无用功。
干货文浑身都散发着诱惑,光是看标题,就觉得一大波的好知识向你靠近,亲,快点我吧、亲,快收藏我吧。
照我说的做,准没错~不看后悔,不看浪费,不看你就是有罪。
可是,看了那么多的干货文,你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吗?
找到更有效的工作方法了吗?
身体更健康了吗?
该减的肥减下来了吗?
聊天时情商提高了吗?
并没有吧!
你还是你!
干货文看时倍感恍然大悟,似晨钟暮鼓醍醐灌顶,但现实生活仍一塌糊涂才感叹,看过很多干货文,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干货无罪,崇拜可畏。
02
干货为什么能得到大家喜欢?
干货文给你提供了捷径。
当我们处在当下竞争激烈的时代?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问题。
如何能够获得高薪工作?
如何才能考研成功?
如何才能改变自己?
如何能够提升当下生活?
这时候,有人站出来跟你说,看着几个网站、关注这个几个公众号、读这几本书、养成这几个小习惯、吃这几样东西。
哈,你的问题都能解决了。你怎能不喜欢?
干货给了你节省时间的感觉,觉得一篇好文能让你更准确,更简单,更快速地了解一件事情,或读完一本书。
只要花个三五分钟,就能打一针鸡血,斗志昂扬,涨一波姿势,逼格满满,这种感觉似乎真的很不错。
干货给了你装逼的资本,你向朋友圈宣告,自己是多么的热爱学习,自己是个清新脱俗的有志少年。
因为懒惰我们更想不劳而获,不愿去花力气去探索。
因为急功近利,我们放不下心来好好努力,企图速成。
干货文就这样迎合了你的心理需求。
干货只会让你更加贪婪,更加自以为是。
阅读了干货文以为自己就能get到新技能,学习到新知识。
能够快速变得牛逼,终究不过是自己不愿醒来的梦。
03
干货不干,太多的水分。
谁在写干货文?大部分“纯干货”文章的内容都是作者的个人经验。个人经验是极私人的事情,也就是说,未必具有普适性。
能写出干货的人,是对该领域有一定认知的人。而看干货的人,大多数却未必对该领域有足够的认知。
每个牛逼大咖,都有自己的积累过程,不然不会写出干货。实上,干货真正的营养已经被他人压榨。
一次快餐化的阅读,最好的情况也不过是让我们了解,却很难让我们理解。
现在“伪干货”盛行。太多的干货文走了标题党的路子,哗众取宠。
这世上哪儿有什么不劳而获,哪儿有什么轻而易举的成功?人生哪有那么多捷径可言?
与其花那么多时间在阅读一篇又一篇“纯干货”文章上,倒不如把时间节约下来,做些实际的事情。
别人说的话随便听一听便是了,人生的路总归要自己一步一步地走。
04
干货根本帮不了你!
一篇帮你读书的干货文,确实省去了你看书的时间,可是在实际操作中,你会遇到更多障碍,甚至是无解的障碍。
所以,你只能浪费更多的时间去看更多的干货。
如果一本书,只求一个大纲,那读它还有什么用?
每一个爱看干货文的人都能讲出几个牛逼的大咖,并把他们奉为权威。于是自己的想象力和判断力会逐渐的消失,自己就像是沙僧一样,那些心目中的权威就会成为大师兄,而你只会说,大师兄说的对,失去了质疑的力量。
与其花时间盲目阅读积累日后用不上的干货文,还不如花时间去探索、去经历、去体验、去积累、去总结。
这些亲身实践所带来的收获要远远大于阅读鸡汤文或干货文所带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