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女性朋友,现在30多了,条件挺好,要身高有身高,要相貌有相貌,工作也不错,却还是单身一个人。每天除了规律的上班下班,就是和朋友逛逛街、看看电影,或者在家宅着追追剧,养下多肉植物,日子过得是有声有色。对结婚这回事,她是不急,可家里急了,都催着她赶紧找个人嫁了,也不断给她安排各种相亲对象,有公务员、有律师、有医生、还有拆迁户,可她就是没中意。别人问她为什么这么挑,她说:“我也不是挑,只是没有感觉,不来电,又不想随便把自己打发掉,这对双方都不公平。”
我们好奇她到底要找个什么样的,真的遇到了,会不会晚了,因为还有恋爱、生小孩一系列的事儿要办,她笑笑说:其实我要求也不是那么高,只是还真得是我的菜。如果是那个人,从现在开始总是刚刚好的;如果不是,开始那么早又有什么用呢?谁知道哪天会不会提前结束呢?这话似乎也有些道理,于是我们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今年国庆期间,我们有些意外地收到了她的喜柬。带着七分恭喜,三分好奇,我们在宴席上见到了新郎,他是一名装饰公司的设计师,高大帅气,也是因为忙于事业,而耽搁了婚姻大事。在一次聚会上他们经朋友介绍认识,因为共同的爱好,自然话语颇多,后来留下了联系方式,经过半年的接触了解,终于走到了一起。
张爱玲说过,“出名要趁早,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这句话初闻起来,似乎有些道理。年轻人,有热血、有冲劲,头脑灵光,干起事业来确实容易成功。可细细咀嚼,青年人还是有些局限的,像易冲动、不够专一,也难于耐得住寂寞、守住得繁华。
国画大师齐白石32岁开始学刻印,55岁孑然一身成为北漂一族。在北京,这位木匠终于成为画坛巨匠。日本推理小说家松本清张当过街头小贩、公司学徒,迫于生计41岁时开始创作,最后经过不懈努力开创了全新流派,成为一代宗师。这些活生生的例子告诉我们,许多事情,只要你决定开始去做,永远都不会太晚。怕就怕你在犹豫、在观望、在怀疑中继续浪费了自己的时间,以至于泯灭了斗志,而一事无成。
这句“出名要趁早”,感觉也适用于爱情。大学时的恋爱,总是那般青葱美好而不世故,而一旦过了那段时光,到了30出头再去恋爱,大多会考虑这里,考虑那里,人就越难心动,甚至于相亲见的对象多了,而生麻木之感。
世界上的人口有60多亿,人这一生会遇到约2920万人,两个人相爱的几率是0.000049。“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 于千万年之中, 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 没有早一步, 也没有晚一步, 刚巧赶上了, 没有别的话可说, 惟有轻轻地问一声: 噢, 你也在这里?”
有人说,我们都处在和那个心动之人相遇前的状态,而世间所有的相遇,不过是久别之后的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