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3

第十二章 蓝图和借用字母

    19世纪的作家往往把历史看作是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进程。这一转变的主要标志,包括农业的发展、冶金、复杂的技术、集中统一的政府和文字。其中文字在传统上是最受地理限制的一种标志,由于囿于一隅,以文明自诩的民族总是把文字看作是使他们比“野蛮人”优越的最鲜明的特点。

    知识带来力量。因此,文字也给现代社会带来了力量,用文字来传播知识可以做到更准确、更大量和更详尽,在地狱上可以做到传播得更远,在时间上可以做到传播得更久。文字同武器、病菌和集中统一的行政组织并驾齐驱,成为一种现代征服手段。作者认为,信息在文字出现以前的社会里也可以用其他手段来传播,但文字使传播变得更容易、更详尽、更准确、更能取信于人。但既然文字具有这种压倒一切的价值,为什么只有某些民族产生了文字,而其他民族没有产生文字?

    历史上只有几次是人们完全靠自己发明出书写系统的,从那以后,所有其他民族可能是通过借用和改造其他文字,或至少受到现有书写系统的启发而发明了自己的文字。早期文字不完整、不明确或复杂难懂,或三者都有。对一些简略、笨拙、不明确的早期文字的使用,同它们的使用者的人数一样都受到了限制。

    虽然粮食生产就是成为文字演变或早期文字采用的必要条件,但还不是充分的条件。大多数有文字的社会之所以获得文字,或是通过向邻近的社会借用,或是由于受到它们的启发而发明出文字,而不是靠自己独立创造出来的。

    并不是说那些没有文字的社会就是完全与世隔绝的。作者回顾第十章的内容:非洲和美洲内的南北轴线和生态障碍阻滞了作物和家畜的传播,认为文字史引人注目地表明了类似的情况:地理和生态条件影响了人类发明的传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