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始了,我们班的劳动部长重新分配了劳动任务——将室内外卫生区分为12块儿,每四人负责一块,一个人负责一周,四周为一轮儿。
没想到第一天,就遇到麻烦了。
一进办公室,我就发现桌子上躺着一张信纸,上面写着“公车上书”四个大字。我仔细一读,才知道原来是负责拖走廊的四个同学嫌自己的劳动任务过重——又要拖走廊,又要擦两扇前窗——,因此联名上书,要求减轻任务。
我喊来三个劳动部长,询问他们这件事该如何解决。经过商议,最后决定将走廊上的一部分地板分出去,这样,他们的值日区域就小了一点儿。
本来觉得这件事已经结束了,但是,又有事儿了。
劳动部长找到我,说这四位走廊值日生觉得一人干一周太累了,要求每天都四个人一起值日。我一听就生气了——就那么大的一片儿地方,一个人轻轻松松就干完了,怎么能用得着四个人一起干呢?再说了,一人一周,干一周,可以休息三周,总比每一天都要值日强吧。我想都没想,就一口回绝了:“不行!就按照值日安排表,一人一周!”
下午预备前,我到教室去,发现四个值日生都在走廊上保洁,说是刚拖完地,还湿着呢,其他班的值日生洗完拖把从这儿过,又踩脏了,需要不停地拖。我顿时哭笑不得,揶揄他们说:“你们是不是准备以后每一天的饭后时间,四个人都不学习,都站在这儿保洁呀?”或许是听出了我话中的不满,四个人不吭声了。
我赶紧缓和了口气,说:“我是担心你们每天都四个人一起值日,影响你们的学习。我觉得一个人值一周,这一周虽然累一点,但是接下来的三周都可以安心地坐在教室学习,挺好的呀。不过,这只是我自己的看法,或许你们并不这样认为。你们四个可以商量一下,看怎么样既能将卫生区打扫干净,又能节省出更多的学习时间。”
四个人想了一会儿,王中磊说:“我觉得每天都四个人一起干比较好,两个人拖地,两个人擦窗,这样虽然每天都要值日,但活儿少,干起来比较快。”
孟子硕说:“可以四个人一起值日,一个人上午值日,两个人中午值日——中午从卫生区经过的学生比较多,保洁任务重,一个人晚上值日。这样虽然每天都要值日,但是一天只干一次,不累。还有一种方法,就是两个人一组,一人拖地,一人擦窗,一干一周,休息一周。”
郑语涵说:“我觉得还是一人负责一周比较好,这样后三周就不用值日了,很心静。”赵畅赞同郑语涵的方法。
天啊,我一直都觉得,值日只有“一人一周”这一种分配方法,无论如何我也想不到,这么简单的值日,居然还可以有四种分配方案!真是佩服孩子们的发散性思维!
我忍住笑,说:“咱们还得再讨论,从这四种方法中选择一种。”
四个孩子不说话。我说:“如果选择有困难的话,我们就先枪毙一种方案吧。你们觉得哪一种方案最不好?”三个孩子一致决定枪毙王中磊的方案。
我说:“现在还剩下三种,再否定一种吧。”这次,大家放弃了孟子硕的第一种方案。
现在,只剩下两种方案了——一种是两人负责一周,一种是一人负责一周。这次,无论如何也达不成一致了——孟子硕和郑语涵都坚持自己的方法,只有王中磊因为自己的方案被枪毙了,暂时保持中立。
我想了想,说:“这样好了,郑语涵和赵畅希望一人负责一周,你们俩就一人一周值日。孟子硕和王中磊都觉得一人值日太累了,你们就组合起来,两个人负责两周,一人拖地,一人擦窗。现在,你们俩决定谁拖地,谁擦窗。”
孟子硕很大方地对王中磊说:“我干什么都行,你先挑吧!”于是,王中磊拖地,孟子硕擦窗,他俩连干两周,休息两周;赵畅和郑语涵一人负责一周,干一周,休息三周。
看到四个值日生满意地离开,我也笑了。记得以前读过一本书,书中谈到学生之所以不愿意执行老师的命令,是因为老师所采取的方案,只是老师自己一厢情愿制定出来的,学生没有参与方案的制定过程,没有对这方案做出贡献,自然不会彻底执行的。就好像一盆花,如果这花儿是孩子亲手种下的,她一定会小心呵护,不允许任何人将它折走。反之,如果这花儿的成长过程中,孩子没有任何付出,她就不会呵护这花儿,甚至会毫不心疼地将花儿折断插入自家的花瓶中。
同样的道理,学生自己辛辛苦苦制定出的解决方案,他才会记得牢,执行得彻底到位。最重要的是,在制定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他们学会了妥协、放弃、抉择、尊重、合作,这,才是做老师的最大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