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确实挺累的,就像今天的课程,听了三遍依然有些云里雾里的感觉,更不用说写心得了,那肯定是要烧死一片脑细胞的。
跟着感觉走多好、多轻松啊,一切都不用费力,自动的就发生了,就像看一些肥皂剧,只要跟着剧情去感受喜怒哀乐就行了。
可是,感情又是如此的不可靠,它来的如此迅猛而又直接,总是让我们做出一些不理性的选择,甚至伤害到自己。比如为了一时的爽的感觉购买不需要的物品,使自己入不敷出;比如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暴饮暴食,无限制的摄入脂肪和糖分,在肥胖的路上奋勇向前;比如情绪来了一上头,各种恶言恶语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伤人害己......所以才有那句话:冲动是魔鬼。
这样看来,好像感情是一无是处了,事实上并不是。感情更直观,它为我们提供热情,也是形成结论的最佳开端。就像在看到不认识的虫子、动物的时候,或者经过一个阴森的环境的时候,我们第一反应就是远离,不会等着理智思考、确认危险之后才会离开。感情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给我们打造了一种原始的保护机制。
在这一点上,最早给我触动的是多年前看到的刘远举的一批文章《“歧视他人”有时是必须的》,只看标题就感觉那么的政治不正确,可是深读下去,你会发现这个观点是多么的正确。
文章从“歧视”的概念着手,用经济学作为工具进行了分析。
“歧视,是由个体实施的,对个体生命来说,趋利避害是最基本的本能,而趋利避害四个字,就是所谓的收益与成本。
以研究家庭、犯罪和歧视问题闻名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教授,给“歧视”下了这样一个定义:只有当歧视者愿意放弃一定的利益,例如收入、利润、工资,或者享受,以便满足他个人的偏好时,才是歧视。
简单的说,只有当一个人情愿伤害自己的利益,也要表达瞧不起,或损害另一个人,才叫歧视;否则,只能叫出于自利的择优。
作者还举出了一系列的例子来进行说明。
比如地铁上,大家远离一个衣衫褴褛、散发臭气的人,这种行为不叫歧视。因为虽然远离他会让这个散发臭气的人感到不快,但其他乘客是为了自己的利益——避免臭气,才实施站起来远离他的行为。如果上来的是衣冠楚楚的人,亮出暂住证之后,有乘客远离他,这才叫歧视。因为为了让这个外地人感到不快,乘客宁愿自己利益受损,承受站着的劳累。
再比如一个单身女性在郊外,遇上一个有文身的人搭车。她没办法去打电话问警察,调查这个人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更没办法自己亲自去了解,这个成本甚至会大到失去生命。所以,拒绝一个有文身的人搭车,是基于大概率的、低成本的合理的自我保护与择优,并不是什么歧视。”
感觉和思考并不是对立的,它们是互补的关系。我们总是以感觉开始,然后通过思考获得更深入的理解,最终解决问题。只有感觉不对了,才会引发思考,思考之后才能做出最有利的决定。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对男性这样的评价:“你怎么跟个女人似的”、“这个人真娘”,一般男性会把这句话当成对自己的侮辱。我过去只是觉得有些不对劲,可是说不出来哪里不对,直到看见了《不讲逻辑的世界里的逻辑艺术》的作者尤金妮亚·程这段分析:
“1.如果你认为女性是一种低等的存在,你就是在侮辱女性。
2.如果你认为“哈!这人怎么像个女人似的”是对男性的一种侮辱性的说法,那你就是认为女性是一种低等的存在。
显然,根据逻辑推导的传递,如果你认为“像女人”是侮辱男性,你其实就是在侮辱女性。而且我们还可以更进一步,如果你本身就是女性,你这么说就是在侮辱你自己。”
我不知道很多女性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是怎么想的,不过最终一定是侮辱了自己。缺少思考真的好可怕,自己把自己骂了还不知道,甚至可能以为自己是在侮辱别人而洋洋得意。
尤金妮亚·程在书中有一句话,堪称是金句 ——
“如果一个人在逻辑世界里生活了太长时间,他和人打交道就会有困难。而如果一个人在感情世界里生活了太长时间,他和世界打交道就会有困难。”
我们讲逻辑也不必排斥感情,感情是一个特别有用的武器,逻辑和感情并不是互斥关系。如果你能既懂逻辑又懂感情,还会使用类比之类的手段去赢得别人的同情,争取别人的支持,那不是更好吗?
参考文献:
刘远举《“歧视他人”有时是必须的》;
尤金妮亚·程《不讲逻辑的世界里的逻辑艺术》;
万维钢《精英日课—逻辑思维7:愚蠢争论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