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说的人越来越少了?
NO!NO!NO!
而是读者对故事的质量要求越来越故精致了,加上越来越多的故事平台崛起,将爱读小说的人分流了。
最后补一刀:成功的小说作品那么多,为什么你是扑街的那一个?
你扑街了,没有流量,没有收入,于是产生了错觉:看小说的人越来越少了……
我经常问自己,新坑一个接一个的开,到现在某本小说的开头三万字改了不下二十遍是为哪般?
在写小说这条路上,越折腾越荒废,问题出哪儿了?各种app免费问答和付费故事网课上了不下百个,怎么就没收获了?
在一个一个的问题中自我灵魂的拷问——有两个主要原因。
免费的知识有好的问答,但它不够系统,给我输入的内容是零碎的,而写故事,特别是小说这块,从大纲到剧情,从台词到人设都是需要系统的设置,一环扣一环,不可以散而碎,出现毫无关联的情节。
虽说网文界有水文的说法,但我在小说故事这块是个较真的人,希望自己的每个字都能值钱的基础上赚钱。
原因之二是:付费内容多,也系统,但是没花时间去实践和消化,光有输入而没有从源头上做出能够输出的内容,也就无从有实践的兴趣。
所谓"源头输出"是什么?
就以我这次刘丽朵小说故事训练营为例:最后落笔写小说是听完课的实践,而将每一节课程内容对应到小说本身,30天课程结束,一部说的大纲至少可以完结了,可是训练营20多天了,还有一大批人没有拿到大纲的通过卡。
而卡住的这一大批成员,就是卡在了“源头输出”这里,也就是对课程本身消化不良。
同样的连字成句,确是字读得来句看不懂,人家可以阅读理解满分,到自己这儿就是60分,在小说的世界里,60分就是0分,没有及格这一说。
若是业余爱好多写文图自海,就别盯着流量和钱,若是想用小说赚钱,那就要戒掉“我是卖茶叶蛋里那个会写小说的人”这种心态。
此刻起,做一个专业写小说的人,以专业的标准要求自己,因为现在与我们竞争的是从小看番剧长大的孩子,比脑洞,他们可谓阅片量极大,什么模式的套路都是如数家珍。
对手越是强大,就越能激起我的斗志,将目光盯在课程那几十分钟上,我将每节课的笔记一次不落写完第一遍,第二遍就去搜刮课程精华,用精华部分去修改我的故事大纲。
若中途还在卡壳,就依照课程去把类似的影片扒出来拆解它的结构。
总之是以拆解各类例子素材为手段去拆解课程内容。
这样想的就直接写出来,也就跟着这样去做。
所以说写作又可以梳理思路是非常正确的说法。
这个训练营的课程质量高,适合有一定基础的人去学习,而纯小白也可以从零开始去学习里面的专业内容,虽然对小白来说有些不好啃,但一旦拿下,就可以少走几年弯路。
课后的作业,每一次都是需要大量的脑容量思考,只有自己悟出来的才是自己的。
所以我又去刷课了。
第106周第1篇总31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