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友友沐沐书写疗愈的文章《谁又不是在平凡地生活》,文章说自己不方便回老家看望妈妈,妈妈就来郑州看望她,母女俩在一开心地聊天,体会着平凡地幸福。我看了之后,感慨万千,有个好妈妈真幸福,为你高兴。
我父母在我五岁那年离婚,离婚后不久我妈妈改嫁,我跟父亲爷爷奶奶生活。从小没有母爱,从小缺爱。爱是个动词。罗翔说:“我们以为贫穷就是饥饿,衣不蔽体和没有房,然而最大的贫穷却是不被需要,没有爱和不被关心。”这句话简直扎心了,也是失联摄影师鹿道森的真实写照,更是我的翻版。读了鹿道森的遗书,我才发现原来不幸的童年都是相似的。我也曾经历过校园凌霸,同学之间的各种污言秽语,冠以各种外号,最难听的莫过于你妈不要你了,还有来自同村小伙伴的孤立……我小时候性格懦弱自卑,缺乏安全感,谁都能欺负我,别人欺负我,我不知道反抗只会哭。
所以看电影芳华的时候,我是哭着看完的,苗苗饰演的女主何小萍引起我的共鸣,从她身上看到了我的影子,一样是单亲家庭,也一样从小缺爱,一样被舍友欺负……最打动我的一句台词是:一个始终不被人善待的人,最能识得善良,也最能珍视善良。从小缺爱的人,长大后婚姻通常不幸福,为什么呢?因为我会因为别人对我的一点点好就感动得一塌糊涂,就觉得非他不嫁。事实证明我错了。因为内心的缺爱和匮乏,在择偶方面,我总是感性的。遇见前夫,被他的几句甜言蜜语所打动,就稀里糊涂地结婚生孩子,过了五年极度贫穷的日子,前夫还出轨好几次,女儿四岁多,我跟前夫离婚。
离婚后我独自抚养女儿,没人帮我,前夫一分钱没给过。结婚后不久我就怀孕了,辞了工作,在家当全职家庭主妇,一直到离婚,五年没有工作过。感觉跟社会有点脱节,离婚后得养活自己和女儿,得找工作赚钱,我高中毕业没有学历,好工作肯定找不到,只能找一些临时的简单的工作,刚开始没找到工作,我就去工地打小工,一天60,工地的活儿都是男人干的,我一个弱女子在工地干小工,肯定很累很辛苦,一天干下来,到晚上感觉自己浑身都要散架了。在工地干了一个多月,朋友给我找了份建材市场卖油漆销售员的工作,一个月一千块加提成,这份工作不累,挣的钱也够养活我跟女儿,就这样一干好几年。十年前来到北京干了推拿,收入多了点,生活慢慢好起来了。现在的生活跟以前对比,那真是太幸福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