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婚礼三日行

半个月前,堂舅就在家族群里发了喜讯:儿子儿媳的婚礼定在9月16日,诚邀亲朋光临。

这么大的喜事,群里自是恭喜祝福不断。

                9月15日:出发去东莞

堂舅离开老家湖南去东莞近30年了。

这次堂舅的儿子大婚,老家的至亲一致表示得亲自去送恭贺,由于路途遥远,最好在婚礼的头一天抵达。

来回三日。

两辆小车坐满后,剩下的上十人只能坐高铁去。

我在这“上十人”之列,坐的高铁。

陪读妈妈出去几天还真不容易,我这还是第一次出门。

出发那天早上,我让儿子检查书包,确定是否放了钥匙,叮嘱他下午放学后就待在租房里,爸爸下班后会赶来接他回县城的家,星期日下午再送他回租房,妈妈下午也会赶回来,等等。

15日中午,我们坐上了开往广州虎门的高铁,开启了喜乐的东莞之行。

我们是4:45分在虎门站下的车。

虎门正下着蒙蒙细雨,走出站台,感受到了丝丝凉意。

堂舅安排了一辆商务车来接我们。

师傅姓何,操着一口带着广东腔的普通话说:“我送大家去茶山,平时一个多小时可以到,今天星期五,又下雨,会稍微堵车,可能要两个小时。”

果不其然,路上堵车,我们7:20才到茶山某酒店。

清早出发开车去的一行人,已先到两个小时了。

堂舅堂舅妈热情招呼我们,一再表示路上辛苦了,很感谢各位能亲自来参加婚礼。

我们纷纷送上祝福。

亲友们相互打招呼,热切交谈起来。

我看到了洪舅,走近一问,才知他也是下午才到,特地从贵阳赶来的:

嫁在东莞的表妹带着女儿来了,去年暑假我见过她女儿,一年不见又长高不少,上五年级了……

吃完晚饭已九点多了。

堂舅在酒店早订好了房间,我和姨妈(婆婆的妹妹)住一间房。

洗澡上床后,和姨妈聊天,直到哈欠连天才沉沉睡去。

                      9月16日:参加婚礼

今早7:30去酒店早餐厅吃早餐。

八点半,老家来的亲友们坐上了大客车,去堂舅茶山的家里。

十多分钟就到了。

这是栋四层别墅,是十几年前堂舅建的。

别墅的大门做了红彤彤的气球拱门,中间一个大大的“囍”,两侧贴了“金玉良缘合百年,佳偶天成结同心”的喜联。

一楼客厅的正中有个家神位,已精心布置好,新人要在家神前拜堂成亲。

桌子上,摆满了糖果,零食,小孩子剥开一粒喜糖放入口里,边嚼边追逐嬉闹。

大伙都说上楼看看,沿楼梯而上,扶手上全用粉色气球布置,满屋的喜庆。

婚房设在东莞市里。

这里只是迎娶新娘子进门的“老宅”。

四楼是新人住的房子,倘大的主卧床上,有几个小男孩在“滚床单”,你滚来我滚去,快乐无比,寓意早生贵子,大人看了笑的合不拢嘴。

九点半,婚车来了。

穿着枣红色礼服,笑容满面的舅妈撑着大红的喜伞,打开车门牵出新娘子,知书达礼的新娘子给了舅妈一个暖暖的拥抱。

新郎也走出车门,与新娘并排站在一起。

新郎新娘身着中式礼服,在礼花中走入厅堂。

在司仪的指引下,新人在家神位前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后答谢在场的亲友。

还有一个读《朱子家训》的仪式。

一对着中式服装的新人,同声朗读: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我参加过不少婚礼,从没见过这样的仪式。

今天算是长见识了,传统的家风理应得到传承。

十点多,我们坐上大客车去东莞市内办婚礼的酒店,大约个把小时车程。

来到婚礼现场。

来宾们在红本上签上名字,旁边还备有很多张新人的结婚小照,来宾们选择一张在背面写上祝福语。

每次做客参加婚礼时,被现场的气氛感染,感性的我都会产生共情,流下热泪。

今天也不例外。

当看到新娘子的父亲挽着身穿白色婚纱的宝贝女儿将她托咐给新郎时;当新郎在致辞时说到那个被爸爸抱着坐火车来东莞的小男孩长大了有责任有担当了,由于激动几次哽咽讲话停顿时;当看到堂舅妈眼含泪花上台为儿子体贴地送上纸巾时;当看到堂舅在致辞时的那份激动,喜悦,感谢,祝福时……

我被莫名感动着。

满桌丰盛的佳肴,水果糕点,美酒饮料,宾客们把酒言欢,祝福一对新人。

下午三点左右,我们坐车去茶山堂舅的“老宅”,还有一个给长辈“俸茶”的仪式。

同辈都坐二楼。

一会,但闻楼下欢声笑语,热闹非凡,这是长辈们在给新郎新娘出“茶钱”。

俸茶完毕后大家又同坐大客车去昨天住的酒店。

离晚饭时间还早,有的去附近的生态公园散步,有的坐房间里聊天,有的小憩一下……都沉浸在婚礼的喜乐中。

                    9月17日:快乐返回

参加完婚礼,今天得返程了。

热心的舅妈昨天还邀请我们今天去惠州玩。

我挂念读书的儿子,姨妈惦记着家里的两个孙孙和小超市,还有一个小堂舅妈明天要上班,我们三个昨天就让表弟买了回程的高铁票。

刚好洪舅也是从虎门上车去贵阳,只比我们晚二十分钟上车,我们四人便相约同往。

七点多吃完早餐后,在深圳多年的表弟坚持要送我们去虎门高铁站,我们说时间还早,只送到地铁站就可以了。

洪舅带着“我们仨”在地铁站买好票,上车后约四十多分钟就到了虎门高铁站。

取好票,离上车还有一个半小时。

我们坐在候车室里聊天。

轮到我们这趟车检票了。

我们和洪舅挥挥手,依依不舍道别。

我们是14号车厢,进站后急急忙忙地找对应车厢地标,找到后就站在那里候车。哪知上车后找不到车厢和座位了,姨妈说还在前面,这还只是几号车厢呢,往前走就是了。

我感觉不对劲,便问一个高大帅气的乘警14号车厢在哪里,乘警看了我的票后说你们上车前没有看地标颜色上错了位置,要等到下一站停车时,你们下车找到14号车厢再上车就可以了。

原来是这个原因。

这几天坐车来坐车去,晚上和姨妈上床后还唠叨半夜,上车前居然忘了看地标颜色。

还好,列车很快在广州南站停车。

我们下车后找到14号车厢,上车厢后找到对应的座位这才放下心来,姨妈和小堂舅妈都说闭眼眯会。

我闭上眼陷入沉思。

回忆这三天的东莞之行,真的有很多感触:

想多年前,堂舅堂舅妈带着年幼的儿子来东莞,人生地不熟,一个外地人得付出多少艰辛,才打拼到现在的事业有成,家业发旺,在东莞安居乐业;

一个人无论在外多少年,骨子里都念故乡情和亲情;

亲人们平时都忙工作和生活,但无论多久不见面,依旧熟络,因为有相同的根;

这么一场完美的婚礼,堂舅堂舅妈得花多少心思,这份心思里更渗透着对儿子深沉的爱,儿子带着这份厚实的爱,掀开了人生崭新的篇章,奔赴幸福的未来。

在回味东莞三日之行时,列车很快到站了。

我又回到陪读妈妈的角色中来。

晚上,儿子让我在家校本上签字,解释说作业爸爸仔细检查完了,但签字得等我回来,因为平时都是我签字,如果换了笔迹就得跟老师作说明。

我在家校本上签完字,忍不住问了儿子一句:这几天有没有想妈妈?

儿子回答:想,希望妈妈早点回来。

霎时,我又想起了堂舅的儿子在婚礼上打动人心的讲话。

多年后,儿子也会是婚礼上的那个新郎,旁边依偎着他美丽善良的新娘。

那时的我,一定会眼含热泪目送儿子奔赴幸福快乐。

何止是我,天下的父母都是这样的。

东莞参加婚礼三日行是我人生中一次美好的回忆,不忍删掉某个细节,以流水账的形式记录下来,文笔有限,但真情无价。

感恩亲人们,祝福亲人们。

愿我们的明天更美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