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子开始烦我了,而我也早开始烦他。
我对他的一些行为实在忍无可忍,他身体里安了一个小炮弹,随时会被点燃,你跟他讲几句话,好像都是错的,他立刻把你往死里怼,一点情面都不讲。
碰上我心情好时,看看他就转身走开了,这时候他好像会突然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会来拉我,会陪笑,我一般是面无表情的离开了,也不想说多的。
碰上我心情不好时,那我一定会回怼他,尤其是在气头上时,那完全就是愤怒。他就不在吭声。
但这样有个几回是非常受伤的。在他心情还好时,我也劝他莫要这样控制不住情绪,如果养成了习惯,对外人也会因突发情况直接开怼是要不得的,对父母如此没有礼貌也是不得行的。
有时也讲点理论性的东西来佐证他的态度和行为的问题。他要么说我又来老一套,要么说他啥都懂。懂不是看你说你懂,得看行动呀!
前段时间他搞调研,说要住宾馆,说了好几天,也没见他收拾行礼,至少要准备换洗衣物吧。结果,晚上九点多打来电话,让我帮他收拾好了,给他送过去。为了说服我,还强调自己的忙碌,还要赶稿还要这那的。
我听的气就不打一处来,坚决不去送,前面已经提醒了你要准备好东西,知道自己在外面住要提前安排好。即便你没安排好,你就自己回来拿,甭使唤你妈。你妈也在外面辛苦了一天。
外面还下着雨,何况那么晚了,你一天不换洗衣服也能兑付过,牙刷可以就在附近商店里买,干嘛一定要指使人呢?我最烦他这种。
他以为还是高中小学时,一切为了他的学习,指使我跑断腿我都乐意。现在你是成人了,自己的行为自己负责,老娘没空为你的行为买单。
在饭桌上吃饭时强调了百遍不要边吃饭边看手机,依然不改。
有一天,刚好老公也在,他又是边看手机边吃饭,我被彻底激怒,大声训斥他,结合家教家规一顿劈头盖脸的训,开始他还狡辩,看到我已是盛怒,就埋头开始吃饭。
这之后几天一直表现较好了。为什么一定要这样才有所改变呢?
他内心里并不认可我的要求。一天下班回到家,看到桌子上是他吃剩的午餐和没洗碗筷。
这在前面也是跟他交待过,吃过的剩饭要么放回冰箱,要么找东西盖起来,碗筷要洗干净。每次下班回来看到这些就把他从屋里叫出来去收拾。
那天他不在,我又生气了,打电话问他为什么还这样。他说他忙着去看电影,晚上回来洗。他想什么时候洗就什么时候洗。
我说这是我家,不是你想怎样就怎样,家有家规,在我家就要遵守我家的家规。如果你自己有了家,你爱咋咋,我管不了。有本事你自己去买个房子搬出去住,我就不用管了。
说完他,我也没管桌上的一摊,等他个人回来收拾。他晚上十一点多回来,立刻就去收拾。我什么话都没再说。
没有人伺候的家待着挺无聊的。他直接上小姑那里去了。小姑非常宠他,这一去就待到过年才回来,期间都没打电话给我,我也没打电话给他,懒得管他。
团年饭那天跟小姑一起来家,头发又烫了,跑过来跟我打招呼,我心里有气,就客气的把他当外人来回应他,他立刻感觉到了,就又陪笑着说自己有多忙。
他身上有些非常不好的小毛病,不利于未来的发展,我需要去纠正他,肯定是晚了,所以特别难,弄得总冒火。
但现在唯一不怕的是他难过,就要吵他训斥他,让他感受被指责所带来的痛苦。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别人的影响。这在过去是不行的,要保持他情绪的稳定以利于学习。
上大学前,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都是以学习为重,初高中全是住校,在家的时日非常少,老公也很少在家,一家人一起吃饭几乎仅限于春节那几天,所以家规一直没有良好的普及。
有时也就任着他,但这样下去怎么行呢?一家人在一起不交流,不沟通,各看各的手机,那还有家的样子吗?吃了饭不收碗,穿了衣不洗,只等别人来伺候,以后在外生活,或者成家,那岂不是矛盾重重啊。
有主见的儿子是不吃我这套的,他知道我要求的是对的,但觉得听我的话就是懦弱的表现,也许是逆反心理在作怪。虽然行动上有所改变,但用逃避来面对。
反正我不管他喜欢不喜欢,我是不打算顺着他的,烦我,我也要管。别想用这些小毛病来碍我的眼,也别等着碍了别人的眼时,由别人来收拾他吧!
唉,说得挺容易,教起来真的非常难,想想心都痛,感恩没在学习上如此费力,不然早衰。
原创文字侵权必究
网络图片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