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农业不仅是国家的根本,而且担当国家的命脉,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也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关键。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就要实现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业宜居、农民富裕富足。
要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一是要严守耕地红线,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切实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以提高耕地地力为基本要求,通过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引导农户承担耕地保护责任,提升农业生态资源保护意识,积极主动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坚决做到耕地不撂荒、地力不降低。二是要加强对农村耕地、粮食种子、农业生产技术以及农民生产积极性保护。保障粮食生产稳中有升,种植总产超额完成,实现农民增收致富,提高群众幸福度。三是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跟乡村振兴步伐,以产业为先、村民致富为目标,因地制宜,利用本土资源打造产业链,建设产业园,同时要紧紧围绕“政府引导、产业培育、企业带动”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要实现农村宜业宜居。一是要优化镇村布局规划,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形成常态化机制,将环保意识铭记于心,加快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二是要以文化培育为支撑,优化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以文化之美为灵魂,加强乡村内外兼修,新农村的建设基础是人文环境的建设,不仅要拓展农民自身的能力,更要加强农村的自我发展。
要实现农民富裕富足。一是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二是要留住乡村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人兴则乡村兴,人旺则乡村旺,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要加强农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同时也要鼓励本土人才学习新技术,积极投入到乡村建设工作中来,带动当地农业技术和产业经济发展,唯有稳固人才支柱,才能筑牢乡村振兴大厦,实现农村稳、农业兴、农民富。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只有深刻理解“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三农”工作始终是贯穿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一条重要主线。踏上新征程,推动乡村振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