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语类》二十七:某有知得某人诗好,某人诗不好者,亦总是见以前人如此说,便承虚接响说取去,如矮子看戏相似,见人说好,他也道好。乃至问著他那里是好处,元不曾识。
无独有偶。有个瞎子,听见别人在笑,也跟着大笑。人问:你笑什么?他回答:你们都笑,想来笑得有道理,所以我跟着笑一定没错。
朱熹用矮人看戏的事,比喻文学评论方面盲目从众的现象,而瞎子的故事,则反映了社会上一种普遍的跟风心理。
世间有这种“随大流”心理的人不在少数。当然,很多时候,真理往往存在于大众的认可之中,但不能因此就认为只要是大家都说好的,就一定是好的;大家都说对的,就一定是对的。
人不能一味地盲目从众,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但为什么还是愿意这样做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这种从众的做法,很多人认为比较保险,“大家都这么认为,应该八九不离十。”即使跟错了,也会因为“责任分担”的因素,不会责怪自己,因为“大家都错了嘛”。
说到“责任分担”,我想举例解释一下。
比如有人掉到河里需要救命,如果岸上的人非常多,就可能出现谁也不愿意第一个施救的情况,因为每个人心里都可能会想:“肯定会有人去救的。”假如此时只有他一个人在场,这时情况可能就会变了,他很可能直接想办法救援了,因为此时,他认为是“责无旁贷”的。这种现象,也叫做“责任分散效应”。
再比如“中国式过马路”,只要聚集了几个人,就好像可以心安理得地闯红灯了,因为“法不责众”嘛。如果警察追究他责任,他一定会说:“他们也闯了啊,为什么只抓我?”
此刻他的心理状态是,大家都这样,责任分担到我身上,应该可以忽略了。而且他认为,人越多,自己的责任就越轻。
再比如,许多家长,看见别人家的孩子学钢琴、画画、上这个班那个班的,就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也这样,也不管自己的孩子到底是哪块料。
再比如,某人发表了某个作品,众人便不究好坏,蜂拥赞美,甚至有的人或许根本不懂,也“随大流”跟着叫好。
我有个学生喜欢韩国的“艺术”,迷恋到不行。我问她,这些东西到底好在哪里?她说:“我也不清楚,别人都说好,我就觉得好。”
微信朋友圈转发帖子,按理说应该是自己觉得是好文章,自己认可才发的吧?但我们经常发现,转此帖者就没好好看内容,或许看都没看就转了,所发帖子内容要么内容不实,要么错误百出,要么逻辑混乱,要么毫无营养。殊不知转发帖子会暴露智商的。就因为人家发了,我也发出来凑几个点赞呗,其实就是想刷一下存在感。(有个人,有一天居然在朋友圈转发了40多个帖子,我称之为“圈霸”。这类人,我已经把他归入“不看他的朋友圈”里面了。)
如果这种效应发生在领导层,做出重大决策失误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后,这种后果很可能无人分担。(这种事现在还少吗?)
这种现象,还不能简单的认定为道德缺失、自私自利等。据说心理学家目前还在研究产生这种现象的心理原因呢,所以只好让他们慢慢琢磨去吧。
但是我想说,这种“盲目从众”的现象目前已然形成一种社会风气了,长此以往,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自我认知能力便会逐渐削弱,对许多事物就不会有自己的见解,会产生一大批亦步亦趋,人云亦云的无主见、无头脑的盲从者。进一步说,这会影响整个民族的创新能力,首创精神,甚至影响社会的进步。一个缺少独立思考的社会令人担忧。
作为个体的每个人,对于大家都认可的事物,也应该过过自己的大脑,经过自己的分析判断后再考虑是否应该那样做。每个人不都标榜自己有“做人的原则和底线”么?不是都认为自己有自己的评判标准么?用自己的原则、底线和评判标准衡量一下再做决定,就可能会避免“人云亦云”、盲目从众了。
所以,不懂的就不要瞎掺和,感兴趣的要过一下自己的脑子再说话。
此文为“随人说妍”者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