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见到的程序是从main函数开始,直到遇到了一个开源库,main函数中的代码还没有执行,业务逻辑已经开始了。
其实程序运行到main函数之前做了很多工作:
操作系统装载程序之后,首先运行的代码并不是main的第一行,而是某些特别的代码,这些代码准备好main函数执行说需要的环境,并且负责调用main函数,这时候你才可以再main函数里放心大胆的写各种代码:申请内存、使用系统调用、触发异常、访问IO。在main函数返回之后,他会记录main函数的返回值,调用atexit注册的函数,然后结束进程。
——《程序员的自我修养--链接、装载与库》
从程序加载到main之间的过程,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以后会有文章重点讨论这块内容。
如何做到Main函数之前或main之后执行代呢,其实上面引用已经提到部分,使用全局变量和atexit函数。
上代码先:
#include <stdlib.h>
inline int startup_1(){
printf("startup_1执行\n");
return 0;
}
inline void exit_1(){
printf("exit_1执行\n");
}
inline int exit_route_1(void (*func)(void)){
return atexit(func);
}
int static no_use_variable_startup_1 = startup_1();
int static no_use_variable_exit_1 = exit_route_1(exit_1);
int main(int argc, const char * argv[]) {
printf("main执行\n");
return 0;
}
执行结果:
startup_1执行
main执行
exit_1执行
在代码里我们定义了静态全局变量no_use_variable_startup_1和no_use_variable_exit_1,它们分别通过startup_1()和exit_route_1()完成全局初始化,全局变量的初始化工作是在main函数之前完成的,所以startup_1()和exit_route_1()就达到了main之前调用的目的。
no_use_variable_startup_1和no_use_variable_exit_1变量的作用就是提供调用函数的接口。
在main之前我们通过exit_route_1调用atexit将exit_1注册给进程,等main执行完后会调用exit_1函数。
在微信的mars库里面有一段对此的封装:
#ifdef __cplusplus
extern "C" {
#endif
__inline int boot_run_atstartup(void (*func)(void)) { func(); return 0;}
__inline int boot_run_atexit(void (*func)(void)) { return atexit(func);}
#ifdef __cplusplus
}
#endif
#define BOOT_RUN_STARTUP(func) VARIABLE_IS_NOT_USED static int __anonymous_run_variable_startup_##func = boot_run_atstartup(func)
#define BOOT_RUN_EXIT(func) VARIABLE_IS_NOT_USED static int __anonymous_run_variable_exit_##func = boot_run_atexit(func)
通过以上代码就可以使用宏BOOT_RUN_STARTUP和BOOT_RUN_EXIT添加在main之前或之后运行的代码了。
关于程序的装载相关知识强烈推荐《程序员的自我修养--链接、装载与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