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做一名“耳顺”的教师

想要雪花❄️



今天又是充实的一天。

改卷。改作业。备课。上课。准备明天上课材料。准备班级周末阅读材料。修改打印元旦朗诵稿。

修改微课稿。准备明天的湿地专栏稿。写十九大报道稿。接待徐州文学会周老师。

伴随着这些劳动的是我此起彼伏的咳嗽声,和总也擦不完的鼻涕。

比咳嗽和鼻涕更令我难受的是熊孩子的语文和英语的月考成绩。

让我喘不过气来的真不只是感冒啊。

但让我转变心情来记下这些字的是收到一个老伙计的微信。

老伙计向我分享今天的新沂头条。

我们的简短对话就逗笑了我。笑点从来就这么低。

是的,生活还有很多美好的地方,一切都还不算什么。

要知足,要感恩。

熊孩子的成长继续耐心纠正,相信在中考到来之前,他会回到他想要的自己。

在揭晓孩子和学生成绩之际,最适合读王君老师的文字了,读罢,心情就会好一些。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在孔子心里,人只有到了六十岁以后,才会获得这样的一种修为,这个时候才能做到最大限度地尊重他人,能够理解任何一种事物存在的道理,更够虚心倾听各种声音,并能够站在别人的出发点上去了解他为什么会这么说、这么做。

但是,我们每一个做老师的真不能等到六十再“耳顺”,“耳顺”真的要趁早。

王君老师赋予“耳顺”以另一番意义,我觉得不仅有道理,而且有必要。

“耳顺”,意味着教师能够真正认可和理解每一个孩子。

老师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看不惯”。虽然内心也懂孩子个个不同的道理,但还是往往情不自禁地希望“五根手指头一般齐”。

尤其是每次考试成绩揭晓后,那些低分儿最让老师看不顺眼,特别是屡教不改的顽劣学生。

王君老师说,这其实就是老师们缺乏“耳顺”精神,心胸狭窄、在教育上妄想一锄头挖个金娃娃的表现。

的确,让人烦恼甚至让人束手无策的孩子很多。但是,如果你真正弄清楚这个孩子的生活经历成长经历之后,你就会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有成为“这一个”的充足原因。当你以自己的价值体系去看待其他人的生活方式时,你当然有惊讶的理由;但是,如果你知道他带着什么样的生活历程走到了今天,也就是说你的这个体系能够进入他的体系,也许就会多一些谅解。

是的,对孩子,我们必须要修得一种平常心: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存在的就必须看得“惯”,听得“惯”。

唯有如此,才能使自己能够心情气和地站在教育的起跑线上,真心诚意地帮助每一个孩子开启他的每一点一滴的成长。

  “耳顺”,意味着我们有因材施教的可能。

  认可孩子的现状,接纳孩子的现状,以良好的心态去规划每一个孩子的成长。

  “耳顺”了,就能以欣赏的心情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学习生活细节,让孩子在他快乐从容的笑容中感受到被认可被重视的快乐。

  “耳顺”了,才能心顺,心顺才能理顺,理顺才能事顺。

顺就是顺天性而为,顺德性而塑。

“耳顺”,意味着我们提升自身学识和修养。

要想“耳顺”,还要对中国传统的“中庸”有更为深刻的了解。

中庸其实就是学习了所有外在知识之后,经过 内心的陶冶和熔铸,而达到一个融会贯通的境界。

要允许差别的存在。

看来,读了这么多的书,还是没有修炼好一颗可以随时保持“耳顺”“眼顺”的心。2018是要别了,等着来年一定好好修炼。

老子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天下没有哪一样东西比水还柔弱,但任何能够攻克坚强的东西,却都不能胜过水。

我是不是要好好学习学习水的柔弱。

上周六和小爹吃饭,他说,没想到我能有今天的成长,表扬我的事业心。

从来,对于别人说的事业心,我都持有强烈的反对意见,我总觉得这是个贬义词,我的心里,一个女人被说成事业心很强是做女人最失败的一件事。也许是我误解了事业心三个字。当然了,我也并没有取得什么事业上的成功。在这里我先嗤笑自己一下。

对于工作,对于人生,总觉得做一事就要忠一事。活在世上,总得把工作做好吧,总得把生活过好吧,总得对自己的精神长相负责吧,否则到人生走一回,有什么意义呢。

从来不强求,不渴求,但也从来不应付。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课堂和学生就永远是我要途经的庙宇。

所以,每一年的每一天,我都会尽力做好手头该做的事情,在做每一件事时,我也确是从来没想过我会从中得到什么,或者是能得到什么,走着走着,就到了今天。一抬头,发现自己真的已经得到了很多很多。

我时常在心里感恩眼前所拥有的一切,我会永远记住那些在我生命中给予我真诚和关爱的人,俯首致以十二分的谢意!

以下截屏老伙计与我的对话,我们都很怀念在五中时的生活,相约新年第一周相聚!

快乐就是这么简单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