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又名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病理改变为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但引起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神经系统老化等有关。该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主要症状是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平衡障碍:
静止性震颤常为首发症状,多始于一侧上肢远端,静止位时出现或明显,随意运动时减轻或停止,紧张或激动时加剧,入睡后消失。典型表现是拇指与屈曲的食指间呈“搓丸样”动作。
肌强直有两种:被动运动关节时阻力增高,且呈一致性,类似弯曲软铅管的感觉,故称“铅管样强直”;在有静止性震颤的患者中可感到在均匀的阻力中出现断续停顿,如同齿轮在转动一样,称为“齿轮样强直”。四肢、躯干、颈部肌强直可使患者出现特殊的屈曲体姿,表现为头部前倾,躯干俯屈,肘关节屈曲,腕关节伸直,前臂内收,髋及膝关节略为弯曲。
运动迟缓是指随意运动减少,动作缓慢、笨拙。早期以手指精细动作如解或扣纽扣、系鞋带等动作缓慢,逐渐发展成全面性随意运动减少、迟钝,晚期因合并肌张力增高致起床、翻身均有困难。
姿势平衡障碍在疾病早期,表现为走路时患侧上肢摆臂幅度减小或消失,下肢拖曳。随病情进展,步伐逐渐变小变慢,启动、转弯时步态障碍尤为明显,自坐位、卧位起立时困难。有时行走中全身僵住,不能动弹,称为“冻结”现象。有时迈步后,以极小的步伐越走越快,不能及时止步,称为前冲步态或慌张步态。
此外,除了具有特征性的运动症状外,帕金森病的患者还可能伴随感觉障碍、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非运动症状:感觉障碍早期即可出现嗅觉减退,中晚期常有肢体麻木、疼痛。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夜间多梦,伴大声喊叫、肢体舞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便秘、多汗等,疾病后期也可出现性功能减退、排尿障碍或体位性低血压。精神障碍主要是抑郁或者焦虑,还有约15%~30%的患者在疾病晚期发生认知障碍乃至痴呆,以及幻觉,其中视幻觉为多见。
总之,帕金森病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虽然早期症状临床上并不典型,但是,只要细心观察,也是可以尽早发现的,所以提醒大家,尤其是老年人,发现帕金森病的类似症状,一定要引起重视,尽早去医院检查,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