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郭莺莺焦点解决网络中期第14期坚持原创分享第916天,咨询第338次,“悦”读打卡第599天,语言基本功练习第387天,健身打卡第139(2022.2.22)《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课程(十八)——识别沟通中的绊脚石》
很多辍学的,抑郁的,与父母发生冲突的孩子,无论表面上他们的行为有多么的不同,但共通的特点是亲子关系破裂,与父母无法沟通、交流,不惜以伤害自己的身体为代价,以牺牲自己未来为代价,做一些反抗父母的事情。
为什么很多父母不再被孩子信任?是什么样的沟通让孩子的内心充满了愤怒,委屈和压抑?为什么父母是孩子最亲的人,却成了伤害孩子最深的人?因为我们的表达方式中充满了绊脚石。因为我们在沟通中经常使用绊脚石,太多的孩子已经对我们筑起了心墙,拒绝和我们分享他们内心真实的感受,他们发现和父母说话是不安全的,说的越多,挫败感越强,于是就决定闭嘴,关闭心门,很多的父母就这样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失去了千万次走进孩子心灵的机会,在不知不觉中失去能够协助孩子解决生活难题的机会。
一、识别沟通中的12个绊脚石。
1.命令指挥控制。告诉孩子去做某件事,不得反抗。
2.警告,训诫,威胁。威胁孩子不做什么,会有怎么样的后果?
3.规劝,说教,说理。告诉孩子应当怎样做?
4.忠告,提供建议。经常给出解决方案,告诉孩子怎么做,直接告诉孩子答案。
5.说服、教育、逻辑辩论。家长试图用事实辩论逻辑以及自己的经验影响孩子。
6.评判、责备。对孩子作负面评价和判断。
7.赞扬、夸奖。
8.归类、嘲笑、羞辱。
9.解释、心理分析、诊断。告诉孩子他做这件事的目的、意图、动机,看穿他心。
10.安慰、同情。尽量让孩子好受一点,说服他摆脱不良情绪,试图让他的情绪消失。
11.质问、审问。那为什么试图找出理由原因追究责任?
12.回避、讽刺,转移话题。试图让孩子远离这个问题,分散他的注意力,用开玩笑转移话题。
以上这些沟通方式会攻击孩子的爬行脑,会让他们情绪高涨。而这些沟通方式中为什么建议、给出方案也成了沟通中的绊脚石呢?为什么赞扬和夸奖也是绊脚石呢?为什么规劝说服也是呢?
二、沟通的绊脚石对孩子的影响。
1.忠告、提供建议、给出方案。当我们在愤怒、委屈等负面情绪的时候,我们最希望别人了解的是我们的难过呢,还是希望给予我们一些我们并不采纳的建议呢?老师、律师都是最会讲道理的人,也有很多处理问题的经验,非常知道事情该怎么做,当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就会迫不及待的告诉孩子如何做,自己觉得是在给孩子提供帮助,但实际上抹杀了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当我们意识到生活中绊脚石太多,请我们及时刹车、及时止损。
我们的孩子刚踏上人生路,很多想法不一定有我们的完美,不一定有我们的周全,但重要的是那是孩子的想法。孩子都是在错误中成长的,如果一个孩子连错都没错过,怎么能够知道哪种方法更有效呢?如果我们剥夺了孩子所有犯错的机会,剥夺了他所有试错的可能,他们很可能不知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样的决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如果我们以前经常告诉孩子如何做,从今天开始,让孩子开始为自己的事情想办法,若暂时想不到办法,我们可以列举几个选择,请他挑选。
2.教导、指点、说服。我们经常会对孩子居高临下的教导和指点:“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多,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多。我给你教导、指点是防止你走更多的弯路”。可是在我们难过的时候,在爬行脑和情绪脑协同战斗的时候,孩子听到这些话,会让孩子觉得“我们能,他不能,我们聪明他不够聪明”,他收到的是贬低的信息,于是孩子的爬虫脑又一次被攻击,情绪会更加高涨。
3.赞扬、夸奖。当孩子处于负面情绪中,所有的表扬,让孩子感受到我不被父母接受。
案例1:当孩子情绪低落时,对我们说:“妈妈我太难了,我不想学习了,我不想去学校了“,我们的回应是:“妈知道你是个好孩子,你很快都会振作起来“。但这句话背后是绑架,潜台词:你是好孩子,你就应当想出办法潜台词,我不接受你这个样子。
案例2:一个学习成绩比较落后的学生,老师对他说:其实你很聪明,咱班没几个有你聪明,只要你稍微一努力,没几个人是你的对手”,这句话给孩子的感受是指责他不努力。
4.质问。当孩子说:“老师不喜欢我”,我们的回应是:“老师为什么不喜欢你呢“?这句话给孩子的感受是,妈妈不相信自己在学校的表现,隐含着责备。一个人在负面情绪中,最不能问的三个字是:“为什么“,所有的问句都会让孩子情绪高涨。
5.回避、转移,开玩笑。用回避和转移的方式并不会让情绪消失,这些情绪会储留在身体里,成为孩子成人后的情绪按钮。案例:当孩子不想上学的时候,我们的回应是:“你去吧,上学回来请你看电影吃大餐”,这句话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根本不了解他,他的感受不重要,会让孩子无比委屈。
《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课程(十八)——识别沟通中的绊脚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中原焦点团队郭莺莺焦点解决网络中期第14期坚持原创分享第883天,咨询第337次,“悦”读打卡第567天,语言基本...
- 1、沟通中的绊脚石对亲子关系的影响 为什么有很多的家长不再被孩子信任?是什么样的沟通让孩子的内在充...
- 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爸爸妈妈常常觉得力不从心,找不到有效的沟通方式,从而拉大了和孩子之间的亲子距离,那在和孩子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