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与中秋同框的假期就要落幕了,我没有加入高速免费的出行大军,去追逐远方的风景。望着窗外阴雨绵绵,网上网友们晒出的美图美景、美食美味,还有不少奇事趣闻,这些固然令人心生羡慕,但这个假期,我在与一台扫地机器人的“交锋”中,也收获了独属于自己的欢愉。
故事要从节前说起。一时兴起,我入手了一台科沃斯T80S上下水版扫地机器人,花了三千五百多,图的就是一个一步到位的“高级”。可兴奋劲儿还没过去,安装师傅的话就给我浇了盆冷水:“上下水版不像水箱版,得装在有电、有水、有落水管的地方,您家这装修没预留位置啊。”阳台不行,最后只能勉强安装在卫生间了。虽然有两个卫生间,可装了扫地机器人的那个卫生间就彻底没法洗浴了,着实让人遗憾。
假期一到,我便下定决心解决这个问题。思来想去,唯一的办法就是重做洗漱柜,把机器人基站嵌在柜子下半部分的旁边。想法挺简单,真动起手来才知道其中的复杂:拆旧柜、卸水管、测量尺寸、画线切割、包边打磨、重新组装、打胶固定、接管试水……。在没有专业工具,更没有装修经验的情况下,全凭做根雕时攒下的那套家伙事儿硬撑,一系列操作下来,整整一天,手忙脚乱,汗流浃背,可当基站稳稳嵌入新做的柜子下面,机器人顺利启动建图、开始扫地时,一股难以言喻的成就感涌上心头。那一刻,竟觉得自己俨然成了木工、管工、电工、装修工外加家电师傅的“全能高手”。
这场与扫地机器人的“较量”,也让我对“老去”有了新的感悟。
其一,人老了,思想不能老。当年装修新房时,我也算有远见:房间布的是光纤而非普通网线,家电都选了能连物联网的,甚至在没装智能马桶的那一个卫生间也留了插座。可千算万算,没料到如今扫地机器人成了“刚需”,竟忘了预留基站位置。这提醒我,时代在变,新鲜事物层出不穷,若固守旧念,很容易被时代甩在身后。
其二,人老了,潜能仍有盈余。拆柜时的果断、测量时的细致、组装时的耐心,都是岁月沉淀的礼物。比起年轻时的莽撞,如今更懂得三思而后行,成功的几率反倒高很多。适当“折腾”,既能活跃脑筋,又能灵活四肢,何乐而不为?
其三,人老了,更不能服输。思维必须活跃起来,看着家里这台勤恳工作的扫地机器人,我忍不住给售后留了言:“它帮我解决了打扫的重活,省心省力,但要是能加个聊天功能就更好了。”年轻人工作忙用它图方便,他们是目前最大的用户群体,可对居家老人来说,若能边扫地边陪聊,该多贴心?以目前的技术升级一下应该不是难事,就像当年手机因拍照功能“干翻”了家用相机,小小的功能升级,或许就能打开一片新天地,增加的是庞大的老年用户群体。
这个假期,没有诗和远方,却有汗水与成就;没有人海喧嚣,却有与新事物对话的思考。原来,欢愉从不止一种模样——它可以藏在网友的美图里,也可以藏在自己亲手打造的便利中,藏在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