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感悟-简笔记

一、事情:

昨天家里发生一件小事,其实是经常重复性发生的一件事情。我经常会为这个而情绪不好,所以想反思一下。

其实是常规套路,孩子吃饭,老人煮上排骨汤,娃不太喜欢喝汤,喜欢吃肉。娃不太喜欢吃蔬菜,喜欢吃荤菜。娃喜欢先吃菜,然后最后吃饭,当然等他吃了大量的菜后,有可能饭吃不下。(需要吃自己想吃的

娃吃饭有些慢,特别不喜欢别老人管着,如果老人在过程中多说了一些话,他会在言语上反抗,从而情绪上不想吃饭。(需要?)

娃吃饭时,有时候想参与大人的讨论,会被忽视,说他多管闲事。(他关心大人的世界)

具体的语言:

昨天老人看到孩子看并没有开灯写作业。于是,她非常的着急,说不开了你的眼睛不想要了?

看到桌上一片混乱,会说不会收拾桌子吗?不要去学校了。

先生看到老人着急,会对孩子说你不会让我们省省心吗?就为你作业的事情烦神。如果你再这样,不要去上学去了。

双休日就知道出去,吃吃吃。心思不放在写作业上面。

做作业不会坐好吗?要站着写?什么样子?

二、感受到的情绪:

孩子的情绪:不开心,开始反抗,邹眉头,哭泣

我的情绪:愁,面色难看,努力按自己的方式沟通

其他人的情绪:愤怒

三、自省:

1、接纳

其实冷静下来,首先这种事情在所有有孩子的家庭中,十分常见。不同的教育方法,带来不同的行为,也会有不同的情绪。

2、觉察

对于自己:自己不开心,是因为关注这些表面的语言,以及附带背后的强烈的情绪。这些行为,让我在想难道不能好好说话吗?我的信条是,在情绪激烈时,我不会说太多,因为我知道,这种情绪释放后,孩子只会哭泣,情绪激烈,而不写作业。我达不到沟通的目的,让他写作业或者吃饭。

对于家人:

不发火,不能引起孩子的注意,不得过。每当发火有用后,会强化这样一个观点。发火有用-继续发火。

其实冲突的来源在于我们信念的不同,我觉得发火,会让情绪激化,孩子不明白到底怎么了?而家人认为的是发火有用,可以让孩子改变,变好。

转念:

首先家人都是为孩子好,希望孩子有好的习惯。

微改变:

1、在我自己的情绪调整方面,也许当下我做的是,保护好自己的情绪,告诉自己,这是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教育孩子而已。仅此而已。另外我可以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去听听舒缓的音乐,去走走路,跑一跑,学着打一打太极。

2、找到合适的与家人沟通的方法

A、孩子,

与他一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什么家人会这样?与他共同寻找合适的与家人沟通的方式。

B、老公

好好问一下,是这样吗?是因为觉得发火有用,所以采用这样的方法吗?


四、反思:以终为始,在情绪激烈时,还知道你自己的目标吗?

昨天听到一个音频,说是三只猎狗去追一只鼹鼠,鼹鼠在前面跑,狗狗在后面追,鼹鼠在前面跑。突然鼹鼠跑到树洞里面了,此时来了一只兔子,看到了猎狗,他很慌张,立马跑上了树,结果一个脚步没站稳,从树上掉了下来,结果把三只猎狗砸晕了,兔子起来以后赶紧跑,猎狗气急了开始追兔子,结果兔子跑掉了。

在这个故事中,鼹鼠是那个目标,而兔子是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设置的障碍,烟雾弹。需要自己去识别和判断。

在教育孩子时也一样,什么是自己的目标呢?是让他养成好的习惯吧。这是我们中心的目标。在这个问题上,应该所有的家人都是伙伴,因为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希望孩子好。那后一个问题是,如何让他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应该采用什么方法和手段?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孩子想养成这样的好习惯吗?还是他理解成,你们在逼他写作业,逼他干什么。

让别人养成一个习惯,是否也是需要他自己从心底去认可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亲子日记第1天 4月24日,星期一,小雨 今天开始写亲子日记,记录孩子成长的点滴,希望自己可以坚持下去,每天至少一...
    月儿贝贝阅读 7,885评论 2 22
  • 今天,买了一张电影票,一个人去看了一场电影。 《你的名字》里令我最感动的镜头就是无论时间过去了多久,也无论是否还记...
    羨鱼阅读 1,260评论 2 3
  • 听蒋勋讲红楼梦,说起贾政对待宝玉,是典型的中国古代父权思维。顺便提到了中西方父权的差异,整理思考如下: 所谓中国古...
    彼得潘潘阅读 437评论 0 0
  • 2018.01.17 沙盒 iOS开发是在沙盒中开发的,对一些部分的文件的读写进行了限制,只能在几个目录下读写文件...
    摹喵居士阅读 19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