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女神陨落记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非首发,首发平台:“燕影书痕”公号,文责自负

花一个多月看完托尔斯泰这部大部头名著《安娜卡列尼娜》,在阅读安娜这条叙事主线时,我始终怀有一种深切的无力感。对于这位真诚美好的女性,一百多年后的我即使站在上帝视角,依然想不出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帮助她规避不幸的人生。

看得出托翁对安娜是抱有极大同情的。他不吝用最美妙的词汇,借旁人的视角给予安娜最大的赞美。安娜一出场便光彩夺目,赢得所有人的喜爱。

描写青年军官伏伦斯基在车站对安娜一见钟情:他必须再看她一眼,倒不是因为她长得美,也不是因为她整个姿态所显示的风韵和妩媚,而是因为那可爱的脸上现出一种异常温柔的神态。

伏伦斯基的妈妈最初也很喜爱安娜:“我同您在一起,就是走遍天涯也不会寂寞的。有些女人就是那么可爱,你同她谈话觉得愉快,不谈话同她一起坐坐也觉得愉快。您就是这样一位女人。”

姑嫂情深互为知己,嫂子陶丽不肯原谅背叛家庭的丈夫,安娜特意从彼得堡赶来莫斯科劝慰陶丽。陶丽的一众孩子缠着新来的姑妈,一刻不肯离开。陶丽的妹妹吉娣被安娜的风采所折服,认为她内心另有一个感情丰富又诗意盎然的超凡世界。

安娜在她生活盘桓的上流社会,是舞会皇后,是话题发起者,是妥妥的社交达人。

这个魅力四射,人见人爱的安娜在书中近乎完美地出场,如女神一般的存在,却因为一场婚外恋情走向毁灭,以卧轨的方式结束了年轻的生命。实在太让人遗憾了!

她的香消玉殒,让我想到了福楼拜《包法利夫人》里的爱玛,白先勇《谪仙记》里的李彤。这些才貌俱佳的女子,无一不是高光出场,却都落得红颜薄命,结局惨烈。她们是与命运争斗的失败者。

回归这本书,在我看来,安娜的悲剧虽然难以避免,但还是能带给现代人一些思考和启示。

男权社会下的女性枷锁

我想如果安娜活在21世纪,应该是能活得畅快的。可她所处的19世纪下叶的俄国,资本主义自由思想虽开始萌芽,但封建统治依然占优势地位。道德败坏的男人和妇女在贵族上流社会过着虚伪腐朽的生活。 这样的圈层,注定容不下一个追求自由的灵魂。

贵族少女安娜自幼失去双亲,经包办婚姻嫁给了大她20多岁的官僚卡列宁,过着刻板沉闷的婚姻生活。与未婚的近卫军官伏伦斯基的邂逅,唤醒了她沉睡的爱情,她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这份感情里。

安娜发现怀孕后,打算通过离婚为他们的爱情争取一个合法的未来,但那个时代基督教教义必须判定男女通奸才能离婚,安娜只好不了了之。为了过上自己想要的浪漫爱情生活,安娜生下他们的孩子后,便离开原来的家与伏伦斯基生活在一起,还一同在国外游历了一段时间。

当时的上流社会,私生活无论怎样混乱都能被人接受,但光明正大地发展婚外关系,则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安娜的所作所为,不仅让丈夫脸面无存,还引来社会舆论的谴责,她被舆论宣判为破坏秩序和道德规范的坏女人。曾经的社交皇后,被上流社交圈抛弃。

而始作俑者之一的伏伦斯基,由于是男性,在男女问题上是享有豁免权的,所以他依旧是社交圈的常客。

受资产阶级自由思想影响的安娜,想大胆追求幸福生活,向贵族社会的虚伪道德发起挑战,但她势单力薄,注定是以卵击石,成为封建社会转型下的牺牲品。

如果她生活在包容性较高的现代社会,我想很多问题都不成问题吧。

当爱情成为生活的全部时,幸福容易崩塌

很多文艺少女容易对爱情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将爱情当成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的唯一出路。安娜就是这样一个女人。

当安娜在无爱婚姻里挣扎时,伏伦斯基从天而降,像火花一样照亮了她内心的渴望,她自然而然将伏伦斯基视为救命稻草,期待他能给予自己梦寐以求的爱情和自由。为此,她不惜代价。

但追求爱情和自由的代价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

曾经左右逢源的社交皇后,因为社交圈的排斥,只得离群索居,大部分时间和伏伦斯基在乡下度日,曾经的闺蜜陶丽也和她渐行渐远。她内心是渴望交际的,因为社交就是那个时代贵族夫人的事业,展示自我的舞台。

可现在不仅没有了社交,连她深爱的儿子也没办法见上一面。为了爱情她孤注一掷,陆续失去了名誉、家庭、孩子、朋友,她心上的空洞越来越大,除了爱情,她一无所有了。现在只有牢牢抓住伏伦斯基,感受到他更深更多的爱,才能证明她存在的价值,才能带给她安全感。

纨绔子弟出身的伏伦斯基,不甘寂寞,继续发展着自己的事业和爱好,出入各种社交场合,常常留下安娜独守空房。伏伦斯基是不是还爱我?我是不是还有魅力?猜忌和自我怀疑不断困扰着安娜,她变得越来越敏感和神经质。

殊不知爱情是吸引,不是束缚。依旧美丽的安娜,在爱情中患得患失,失去自我。伏伦斯基虽然对安娜初衷未改,但在他眼中安娜早已没有了初见时的魅力。

安娜觉察到爱情已渐渐褪色,伏伦斯基对她的态度越来越淡漠,倔强骄傲的她心态近乎崩塌。直到有一天她猜测伏伦斯基要另娶他人,她赶去车站倒进滚滚车轮之下。这个美丽的女人就此结束了她可悲可叹的一生。

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但也是极其不稳定的事物。浪漫的梦幻抵制不了现实的压力。安娜对爱情理想化的寄托导致她飞蛾扑火,注定牺牲。

安娜的困境让人心疼,她身上浓缩着我们每一个人对爱的极致幻想与现实的无奈挣扎。但她的挣扎提醒我们,真正的救赎或许就在我们自己手中。

爱情只是人生的重要部分,而非全部。健康的人生需要平衡爱情和其他重要领域。阅读她的故事,我想有助于我们在生活的十字路口,能更清醒、更温柔、更有力量地选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