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写作中收获最开心的事情,不是日更完成了,也不是今天有多少贝收获,而是想写却下不了笔。
理论上是最不开心的才对,为什么我还觉得是最开心的事情呢?
01战场
如果一名指挥官在战场中指挥,第一,战争发生了,必须要战斗;第二,怎么样指挥才能获得胜利呢?第三,对方不会等己方想好了再打!
在这个过程中,打也得打,不打也得打,而且还必须打,还要想尽一切办法给敌人重创。这个作战指挥基本上就是零反应。重点是在指挥,为什么不是胜利呢?战场中胜利都是生命为代价的,一将功成万骨枯,唯一办法只有在指挥出色时才能有机会获得胜利和减少牺牲。胜利只是一场优秀的指挥顺带来的。
这和写文章有什么关系呢?写作又不是战争!
好像有点相同的地方。别的作者一天能写出12000字,同样的我也是写作者。不和别人比的时候,我们是听不到冲锋的口号。
第一,日更开始了,必须要写出来才有机会完成任务;第二,简书不会等我写好后才会计时;第三在头脑糊成一片的时候如何下笔把文章写出来呢?
像吗?大脑只能零反应去组合各种知识来完成任务,快速响应能力就会提高。
当然这样和精心准备对比,就像一方是筹划多年,一方是临急应对,战争的天平一开始就偏向于筹划多年的一方。
临急应对多了,就习惯了。同时也要借用写作日更这个机制来鞭策自己,提高自己,为自己解决问题。
比如每次写文章时候都不知道写什么,写之前在干啥呢?
02巧妇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啥等到煮饭的时候才想起没有米呢?在前几天做什么了呢?
我也一样,等到今天要日更时,才想今天日更要写什么呢?在写昨天的文章时就要顺便想一下今天要写什么了。
我们在听别人讲故事的时候,差不多到结尾时都是“预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下回一直是有的。
为啥我要等到需要写作的时候才开始构想呢?这本来就是一步人的思维,这是个问题点。
我们再看看比尔·盖茨离婚,18亿美元股票转给梅琳达,事情已经处理很快捷简洁,就这速度还以为是离婚专业户呢!
所以这个问题点要改,怎么改?人在舒舒服服环境下能改吗?成功的概率如何呢?让处在舒服中的大脑去变得不舒服,和大脑对抗时输的概率非常高,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大脑去主动解决麻烦的事情,养成一种对它有利的行动。
我喜欢写不出来又不能不写的这种感觉!因为我的大脑总得解决这一个问题。
所以我会从这种感觉中走出来,这个问题解决对于主导大脑来说,对它是非常有利的。
巧妇如果解决无米的问题就舒服了,有时我感觉留点痛苦的事情给大脑去解决,说不定又重新养成一个好习惯。
03习惯
有时每一个好的习惯往往都是慢慢培养的,当我们一切都顺着以前的做法的时候,习惯已经变成自然了。一个好习惯就像利率一样,比如一直是1%,突然之间外面都在折腾到10%的时候,1%就是负值了。
好习惯有时会变成一个发展缓慢的好习惯。随着他人的认知提升,随着人口素质提升,慢慢地我的好习惯就有可能变成了一个落后的好习惯。
《边防军人为清华学子念战友遗书》19岁,扛起了守卫国家的大梁。在疫情时,有多少年轻的医务人员给我们撑起了一片睛朗的天空!5G,自动驾驶,我们看到了更多的同胞在进步,我们曾经优秀的习惯有可能就变成了不那么优秀的习惯。
《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一两项艺术特长》:美育课堂要教会学生基本艺术知识、艺术技能,让学生有欣赏美、体验美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1—2项艺术特长。国家也在努力让大家变得更优秀!
有时我以为自己的习惯很优秀,《妈妈陪孩子练跳绳结果自己骨折》这件事情告诉我一个真理,看起来自己成,拉出来试试看。
所以有我时就不得不打破这些习惯,日更的100字我习惯了,我就把数字写到500,500字我习惯了,我就弄到800字,800字我习惯了,我就写到1200字,1200字习惯了我就写到3000字,3000字习惯了我会写到6000字,6000字习惯了我会写到10000字,反正暂时我就是数量叠加。
或许友友会问:“为啥不写简单点的,写好一点点的呢?”
因为不会。
04不会
不会就是不会,或许友友会说:“三边静你把文章写的字数多就有用吗?”
因为做的多就会错的多,写的多也一样会错的多,错的多才能有机会去修改,能改进不就是在进步吗?
当我能轻松完成10000字时,内容没有重复,还能保持着通顺,不也是一种进步吗?
当我能写着10天,10天没有重复的时候,我想不进步都有点难度了。
有时解决不会的最好办法就是迎难而上,而不是躺在舒适圈里,只会让肚子上的肉肉猛长,而是让肚子长了点墨水。
写长文还有个好处就是我得想办法不断地应对断层问题,写着写着就写不出来那种感觉。
当我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和处境,应对和解决办法才是最重要的。
《老师揪学生头发致皮骨分离被刑拘》,这种掀起红骨头,看满堂烛影摇红中应变?必须在发生这事之前就STOP!
写长文并不是目的,目的是风险许可的情况下能提高应急和处变能力。
05救场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我想在我没有养成一种提前准备并安排今天和明天、未来的日程安排表前,我就需要让我具有应急的能力,即使是我安排好了一切,也一样需要这种能力。
巴菲特在我的心目中,就像神一样的人物,他花了4亿美元买皮鞋公司,最终亏光,他也一样会失败。不同的是他有钱,有足够的能力亏的起,也有足够的能力救场。而我最有利就是在出现异常前少量亏损逃跑,不能亏光,我需要这种救场能力。
假如我们突然收到去考试的指示,作文题目是他人制定的,我们没有办法去搜索资料,也没有办法让我们花多少时间去精心准备。今天就必须完成任务,而且是2个小时需要完成,还包括其它题目,怎么办?好歹我也是参加日更过的,至少不能输。
《教科书总主编回应语文变难》中提到有15%的学生是答不完卷的,我能不能答完呢?
应急的事情在工作中会遇到更多,只是不像考试,但是有时是没有资料参考,或者没有时间去查更多资料来参考与填充。
应变能力就是为了应对突发事情的。除了应对,还得想办法去完成快速完成任务。机会往往就是给时刻准备的人的,有时和别人现场聊天,我想我们是要查资料才能告诉他人一些事情方便还是直接告诉他人方便呢?有的机会是不是可以在现场直接展示我们的能力并把握住呢?
06机会
什么是机会?写作和机会有什么关系呢?文章不怕差,只要会找大神指点,大神点赞,找到二三十个大神点赞,文章就会逐步成为好文章。同时高分也会带来光环,慢慢地就能积赞人气,机会就来了。
一个人是用什么样的性格去走一条什么样的路,就决定了会遇到什么样的机遇。
这和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相对应。
我采用了苦逼的模式来完成这个任务。我的机遇就是做到更苦逼,就不会再苦逼了。
找大神能解决我写作的问题,但是解决不了我自身的问题。不能文章进步了,我都没有半点进步呢?
我采用了捆绑方式,把我的认知和写作捆绑了,解铃还须系铃人。
在风险起可下我自己就坑自己一把,也是件让人开心的事。
就像现在的我,正在为3000字而苦苦思索。
007思索
文章写着写着就断了,不管是成语接龙也好歌曲接龙也罢,接不上就会失败。
我就得去思考,去想更多的问题,难道我们写文章就只想拥有一篇文章?
写作可以跟这么多产业链连接在一起,写作还能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
我们是不是可以在让自己写作进步的时侯,顺带提升一下自己的能力,顺带弄点钱钱呢?
我们是不是可以在提升自己能力的时候,顺带提升一下自己的写作水平,顺带弄点钱钱呢?
是不是有点像教徒问神父的味道:
“我祈祷的时候能不能抽烟?”
“我抽烟的时候能不能祈祷”。
我只想多收获一点,不管是能力还是写作,我都要锤炼。
有个大前提摆在面前,我得承认我现在写的差,因为差,所以我更要去写。
而且要写长文就必须要有故事素材填充才能够写得长。
故事怎么来呢?
我相信三千个字我还能碎碎念,我不相信我写了1万个字还能碎碎念。
自然而然地我就会找到好的办法来解决素材的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我就写不到这么多的字,我就会失败。
而我写作已经定个核心框框,框框定下来了,不是马上就会生效的。
我需要更多的内容来填充进去,也需要写更多内容进行揉合,加深自己的理解。
08理解
理解万岁!
这个词用在这里对吗?所有的小朋友都会举起手来说不对。
理解Beautiful?
不管是理解自己,理解对方还是理解知识,其实都是让大脑轻松的事情,也就不会那么累。
人类的很多问题其实都是大脑觉的不舒服而产生的,所以人类很多的发明都是为了应付这个大脑不舒服的问题。
因为不想走路,所以有了车子;因为不想到处寻人,所以有了电话;因为不想离开位置,于是有了遥控器;因为大脑感觉到热,所以有了空调。
大脑的机制就是如此,谁让它不舒服,它就会去干掉谁。
为了自己能得到更多的价值,怎么办呢?就找一点高难度的事情让大脑去玩玩,玩久了总有个结果,没有结果就是方向不对。
所以我得找一件方向是对的,又能让大脑感到有点痛苦,然后它又能解决的事情来做。
符合这种条件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就剩下写作可以折腾了。
也只有写作才能达到这一种效果。
今天日更文章或许不是很难,但是明天的文章呢?后天的文章呢?根据我对自己写作能力的理解,如果我不能提前做好准备,我想3000字的日更一定会失败在五更,甚至是在四更。
09收工
收工也是开工,看过生产线的都知道,今天停止的工作就是明天开始的工作,所以今天日更结束就是明天的开始。
我建议友友不需要花时间来看我写的长文,因为现在不熟手,还很烂,碎片知识太多,甚至都没有有效地形成一种很强战斗能力。
各种概念还是没有运用自由,各种能力都是各自为政。
一直期待着秦始皇的到来,这样就能统一六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