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中旬,周五下午。真**烦,每天都骂娘,跟某站期末复习到破防的那个人一样,“上个大学怎么那么多*事。”
时间都不知去哪里了。有个朋友准备半夜去和一群人跨城去爬山,他朋友还叫了隔壁学校一群女生,真是潇洒和疯狂。而我呢?每天都整队伍的那点事,还有结课要补的作业、落下的课程,还有膝盖痛。至于我昨天才说哪里哪里不足,有不足就不会去改吗?有没完成的不会去做吗?但是生活总是这样,忙不完的,一定要学会忙里偷闲,就好像现在一样。等忙完这阵子,几乎是马上有那阵子要忙。
*,真**烦。但是学学群论、吃吃东西放松一下,还是不错的,它们全部都是相互联系起来的,抽象数学具有十分强大、和谐、自洽的功能和感受方式。我的娱乐不怎么多,有的同学很早就考虑五一去做什么,我没有太多娱乐的想法,能安静学学数学就觉得是精神的满足。不过上了大学后,也接触了一些躁动的思想,这些思想的主要观点是,人生苦短、及时行乐。我觉得这和艰苦奋斗虽然不同,但也有道理。人类的娱乐是高级而复杂的事,如果你能让大家感到开心愉悦,那么人们也会给你丰裕的回报。玩是人的天性,我们不能总是压抑天性。玩不是求意义的,玩就是玩,玩得开心就是玩得开心,它自己就是自己的目的。人就是要玩。
尤其是大学时光确实短暂,青春也就是这么几年,如果可以谈恋爱,谁又会不乐意呢?但我也讨厌快餐恋爱,讨厌那些为了谈而谈的轻浮者。我不知道大学生是怎么了,很多人每天嚷嚷着要谈恋爱,结果每天除了干饭还是干饭。“男大学生找女朋友,女大学生找男朋友,谁也不打扰谁。”羞于表达,不善言辞,不会制造机会,就是这样。而且专业男女比例两极分化严重,工科专业男生生活密度过高,从睁眼到合眼连一个女的都见不到,更别提说话聊天、接触邀约了。反过来看文教、师范类专业,情况也是出奇地对称。爱情是体现人类双重性的绝佳领域,爱自从人类诞生开始就出现了,直到人类灭亡才会灭亡,爱将与人类历史一样,久经不衰,永葆青春。男女的话题是说不完、道不尽的。爱情一方面是最高尚的,人类最浪漫的地方,一方面也是最低俗,最泛滥的地方。
(虽然我喜欢提到“人类”,但是我更想要指涉具体的人,所以把“人类”换成“人们”、“大家”、“我们”也是可以的。没有具体,抽象什么也不是。)
英语老师每天上课除了不讲课外,其他什么都讲。他喜欢输出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虽然缺乏论证、过于偏激,但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泛。有些虽然不令人明面上信服,但是暗地里还是叫人隐隐感到好像是这么回事。他讲过,大学无非就是混文凭、谈恋爱,或者搞学术的,如果两样都不沾,只是碌碌无为,不如早日退学。
虽然我们嘲笑他,但是实际上,大学教授可能是我们所能接触到的人里社会地位最高的了。我觉得我在大学,知识和技术是一方面,玩和社交是一方面,另外锻炼身体、发展爱好也是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