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诞行为经济学》中“选择的相对论”对设计方案的启示

[核心观点:人们通过相对比较的方式来做选择。让客户选择设计方案时,我们可以提供2个方案,并且引导他们做利于我们的选择。]

《怪诞行为经济学》中第一章“相对论的真相:为什么我们喜欢比较和攀比” 揭示了人类行为做选择时的重要心理状态:人们很少作不加对比的选择。我们的心里并没有一个“内部价值计算器”,告诉我们某种物品真正的价值是多少。相反,我们关注的是这种物品与其他物品的相对优劣,以此来估算其价值。

作者举了一个《经济学人》订阅的例子。《经济学人》推出3种杂志订阅方式:1.电子版,每年59美元,可享用网站全年和1997年以来的所有在线内容权限;2.印刷版,每年125美元,可享用全年各期印刷版的《经济学人》;3.电子版+印刷版,每年125美元,可享用方式1加上方式2的内容。是的,第3种方式和第2种方式价格一致,并且它还包含第1种方式的电子版内容。毫无疑问,大部分用户都选用了第3种方式。用户很难比较1种方式和第2种方式的优劣,但他们可以确信,第3种方式比第2种方式划算,“简直白赚了电子版的权限”。人们便是通过这种相对的方式来做价值判断。一切都是相对的,这就是关键所在,尤其是用户陌生的事物。

还有一个关于餐厅菜单定价的有趣例子。菜单上主菜的高标价能给菜馆增加盈利——即使没有人来点。为什么呢?原因其实与《经济学人》的例子类似。因为尽管人们一般不会点菜单上最贵的菜,但他们很可能点排第二位的。出于这个目的,餐馆推出一道高价菜,这样可以引诱顾客点次贵的菜。

上面给我的启示:让客户选择设计方案时,我们可以提供2个方案,并且引导他们做利于我们的选择。给客户递交设计方案时,最忌讳只提供一个方案。因为设计方案的好坏会有些主观成分,好坏很难理性评估。因此,一个设计方案常常会让客户无法选择。提供2个设计方案是最好的方式,并且有1个方案是自己希望被选择的,那么另外一个方案则只是一个选择的诱饵,可以比自己中意的方案差一些。最好不要提供超过3个以上的设计方案,一方面说明自己没有对设计精益求精,另外一方面,请期待我的下一篇文章《《怪诞行为经济学》中“多种选择的困境”对设计方案的启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就在这一瞬间 我看见 红颜色的花 白颜色的花 一齐绽放 绽放在夏夜的雷声中 打湿了绣满麦穗的床单
    月上柳梢头儿阅读 2,498评论 1 2
  • “在这个无论多么操蛋的世界里,我总会等到姗姗来迟的你。” ——阿肆
    饶川玉阅读 3,385评论 0 1
  • 文/一月木水 前些日子跟好久没见的兰姐见面。兰姐属于见一次面下次见就要隔很久,基本作为女强人的她一切都很美满,工作...
    一月木水阅读 1,625评论 0 0
  • 故事的时间线在昨天发的文章之后,我又转回了我们镇的破旧的学校。那里宿舍是睡的通铺,几十个人挤在一间房里,冬天会在房...
    碳哥哥阅读 2,865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