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期末,本无暇顾及追剧,最近也不知为何对追剧丝毫提不起兴趣。直到看见《凭栏一片风云起》的宣传视频,还是忙里偷闲,沉浸其中。原本只是被他们的爱情故事所吸引,却没想到最终被他们的爱国情怀感动得泣涕涟涟。
“凭栏一片风云起”出自晚清诗人陈三立的《登高亭春望》,原句是“凭栏一片风云气,来作神州袖手人”。此处用作“凭栏一片风云起,莫做神州袖手人”,以此表达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青年、读书人士以及所有满怀爱国热情之人的内心呼声。
抗日战争时期,战争的硝烟弥漫天空,而北平的三个知识分子家庭的两代人,面对时局动荡,无畏于牺牲,英勇善战,“不做神州袖手人”。有人弃学从军,投笔从戎,加入中国第一批飞行员队伍,义无反顾投入救国救民的苦难中;有人舍弃梦想,教书育人,育人以救国;还有人潜心学问,静心育生,把关乎祖国安危的文学研究视为比自己生命还重要的东西……正是他们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和不惧死不惧难的勇气,换来了今日的山河无恙。
他们是飞行员,是在国家军事力量薄弱时期依旧选择翱翔蓝天的军人。孟秘书长曾说:“陆军受伤还有幸存下来的机会,可空军,一旦坠落下来就粉身碎骨。”明知会有牺牲的那天,他们还是义无反顾选择从军,只是为了换来国家无恙,人民幸福。他们大多出生名门望族,正当青春年少,原本当承欢父母膝下,拥有锦绣前程。可他们却献出了自己已有的年轻的一切,把将来还有的机会、可能的情爱、家庭、儿女、生的权利和喜爱,全部献给了当时那个苦难深重的祖国。作为第一批飞行员,他们没有良好的装备,没有充足的人力,常常以少战多,牺牲成仁,可他们心中的信念依旧是“坚持抗战,航空救国”。第一代飞行员,几乎全部殉国,他们的自我牺牲,让中国挺过了抗战最艰难的岁月。
含光中队的每一位成员都值得我们尊敬和爱戴。他们是天上的雄鹰,抵御外敌,舍身护国。我想对他们说:你们是一群饱含爱国热情的优秀飞行员,更是国难当头为国许命的英雄。你们是可以把后背交给对方的战友,这份战友情无数次感动了我。二哥纪念币上的“航空救国”,多次保护了你们珍贵的生命;张启在念乔受伤之时依旧拼命将念乔带离危险之地,因为他不愿念乔像二哥那样牺牲在自己面前,那是他终生的遗憾……战争面前,你们冲锋在前,无畏于牺牲,用自己的生命保护祖国一片热土。看着你们从刚开始的一群人到最后只剩两个人,内心十分悲痛,但想到曾先生曾言:“大丈夫许国,求仁得仁,复何恸为?”我则安慰自己,你们是牺牲成仁,死得其所,死得有意义有价值,我当为你们而欢欣。如果可以,我多想让你们看看如今盛世之中华,倘若你们和我一样生逢这盛世,应当早已过上了幸福安逸的生活。
战争年代,除了血战沙场的军人,仁人志士也在用他们的方式救国救民。战争年代的文人,是真正具有文人风骨的人,教书育人,培养人才。凌先生用生命守护武丁甲,守护证明我们中国源远流长历史的《殷代历法考》,对他来说,这是比他生命还重要的宝贵文物,关乎我们的中华文化、我们的历史;孟先生和一群热血爱国主义者宁死也要保护凌先生和文物,既是感人肺腑的友情,更是内心热烈的爱国情怀;还有一生都在为中国物理学做贡献的曾先生。他学贯中西,半生育人,为中国物理学奉献了毕生心血。他的研究对战机改造也起了重要作用。很可惜,他最终没能看到他心中所期待的新世界。他们一生都在教书育人,研究学问,守护中华文化,赓续文化血脉。犹记得康先生在复华大学师范学院第一堂课上教导学生:“诸位,你们都是未来的先生,你们的模样就是你们将来教出学生的模样,光和热,是从事教育之人的原动力。”的确,老师的一言一行时刻都在影响着学生,他们是向我们传递光和热的人,温暖和鼓舞万千学生。而我们,也要追随光,成为光,发散光。用鲁迅先生的话来说就是:有一份热发一分光,不必等待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他们是“凭栏七君子”,以君子之意,一心报国,不做神州袖手人。作为出身富家子弟或是书香门第的他们,是真正“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热血青年。他们或是参军救国,保家卫国,或是写报登报,传递重要情报。令我心生佩服的是:女子不能读书,读不了书,是当时社会的陋习。基于此,海棠带领大家申办女学,让更多的女子进入课堂,让渴望读书的她们也能遨游于书海。巾帼不让须眉,即使不上战场,她们也可彰显女性力量。这就是青年的力量,是民族复兴的脊梁,是国家的栋梁之才。
听闻民国爱情,十有九悲,一生只够爱一人。当时那个年代,他们认定一个人,就是一生一世一双人,因为,他们不知道下一次上战场能不能安全回来,会不会回来就找不到她了。破山以身殉国,媛茵随之殉情,多么悲壮凄美的爱情!长辈们虽然含蓄委婉,却是相濡以沫,钟爱一生的爱情。可我钟情于张启海棠别样的爱情:他冲锋在前,保家卫国;她教书育人,不离不弃。第一次相遇,他便对她一见钟情,并告诉她他的远大抱负:“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相共凭栏经风云,莫做神州袖手人。”生逢乱世舍身救国,她从来不做他的负累而是他的后盾,是他活下去唯一的光。比起把他留在身边,她更希望他能升空御敌,翱翔蓝天。他们是最懂对方的人。即使不说一句话,一个眼神就能知道彼此的心事。比起儿女情长,保家卫国是他们心中头等大事。因为他们坚信只有战争结束,他们才能长长久久,相爱一生。
战争年代,生离死别是人不想面对也必须要面对的残忍之事。战争,不知使多少原本完整的家庭变得支离破碎。他们从北平南下,一路到昆明,看着自己的家人战友朋友相继牺牲,该是多么痛苦。世界上最伤心的莫过于离别。看完《凭栏》,让我更加懂得了珍惜。因为不知何时,我们也要经历离别。趁着岁月静好,何尝不珍惜当下,享受生活!
《凭栏》把当时那个年代的战友情、亲情、友情、爱情还有以身殉国的伟大感情展现得淋漓尽致。是一部有温度,有情感,值得我们观看的民国剧。以前,很少看民国剧,不是不好看,不想看,而是不敢看。不敢面对当时苦难深重的祖国,不敢面对英勇牺牲时的悲痛。越长大,发现自己越是看不得感动到流泪的影片。可这次,还是选择观看,果不其然,把大量眼泪都“贡献”了出来,但我却收获颇丰。喜欢剧中具有文学色彩的台词,欣赏“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热血青年,更被浓厚的爱国情怀感动。
生逢盛世,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铭记历史,更应传播我们的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像习总书记所说的那样:“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
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们便是唯一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