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分割算法

OTSU算法(大津法或最大类间方差法)


otsu使用的是聚类的思想,把图像的灰度数按灰度级分成2个部分,使得两个部分之间的灰度值差异最大,每个部分之间的灰度差异最小,通过方差的计算来寻找一个合适的灰度级别来划分。 所以可以在二值化的时候采用otsu算法来自动选取阈值进行二值化。otsu算法被认为是图像分割中阈值选取的最佳算法,计算简单,不受图像亮度和对比度的影响。因此,使类间方差最大的分割意味着错分概率最小。


假设图像的背景较暗,并且图像的大小为M×N

  • 图像中像素的灰度值小于阈值T的像素个数记作N0
  • 像素灰度大于阈值T的像素个数记作N1
  • 对于图像I(x,y),前景(即目标)和背景的分割阈值记作T,
  • 前景像素点数占整幅图像的比例记为ω0,其平均灰度为μ0;
  • 背景像素点数占整幅图像的比例记为ω1,其平均灰度为μ1
  • 图像的总平均灰度记为μ
  • 类间方差记为g
    灰度值(黑色 0:白色 255)
    ω0=N0/M×N; (N0+N1=M×N;)
    ω1=N1/M×N; (ω0+ω1=1;)
    μ=μ0 * ω0+μ1 * ω1;
    g=ω0(μ0-μ)^2 + ω1(μ1-μ)^2;
    由上述两式可得 g=ω0ω1(μ0-μ1)^2;
    采用遍历的方法得到使类间方差最大的阈值T.即为所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二值化是图像分割的一种方法。在二值化图象的时候把大于某个临界灰度值的像素灰度设为灰度极大值,把小于这个值的像素灰度...
    木夜溯阅读 13,190评论 0 10
  • 效果: 参考文献:[1] 齐丽娜, 张博, 王战凯. 最大类间方差法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J]. 无线电工程, 20...
    持续学习的程序员阅读 4,880评论 1 2
  • Otsu算法:最大类间方差法(大津算法),是一种确定阈值的算法。 之所以称为最大类间方差法是因为,用该阈值进行的图...
    小松qxs阅读 14,539评论 0 2
  • 如果你是一个计算机视觉研究员,那如果连最最基础的图像处理知识大津阈值都说不明白就说不过去啦! 转载自博客园_大津阈...
    zhnidj阅读 1,501评论 0 4
  • 一、投资组合是分散风险的关键 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在投资上说的就是把你的资金进行分散投资就是所谓的投...
    Arc清水先生阅读 54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