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分享-公司成文的制度都去哪了?

        细心的职场人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那种统一版式、排版规整、内容繁多、盖着红色印章的公司制度文件已经太久没有在我们的视野里出现过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PPT培训内容、通知公告和来自企业邮箱的邮件来规范我们要做什么、该怎么做。

      那么,这些支撑企业正常运作的基础框架都还在吗?它们又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在运作呢?它们是如何演变成现在这样的?企业的管理人员应该如何利用这些“老古董”来有效管理企业?让我来跟大家掰一掰。

    企业的规则制度作为企业运营最重要的基础始终像一个巨大的齿轮在默默的运作。它时而出现在入职培训时的PPT中,时而出现在公司的通知公告栏,时而又出现在工作邮件中。它始终像个幽灵一般出现在职场的各个角落,时不时的敲你一下,又在各个业务单位开支散叶,但始终又捉摸不到它的根系。目前通过以下几种形式来规范和约束我们:

1、领导者的风格及习惯。经过上一拨传统形式的规章制度的推行,这拨人已经成为了我们现在的领导,所以一些普适性的规则,你会发现它们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所以这些规章制度已经成为了他们潜移默化的工作习惯。

2、人事行政部门组织的培训。通常在新员工入职的时候HR会组织相关的培训,告诉你哪些是允许的,哪些是不被允许的,遇到什么事该找谁谁谁。但当你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这些规则在不断进化。

3、通知公告。时不时被告知谁谁谁被通报批评了,什么事被列入了不被允许的清单,什么流程做了变更。

4、企业邮件。同上。

    目前新企业的发展对管理框架的要求有以下特点:反应迅速、架构灵活、高效率、低成本。  

而传统的规章制度模式我总结了如下特点:

1、内容繁多:通常由多页A4纸组成,细的内容泛的内容全在上面,所有人需要做的都在上面。

2、操作冗余、不能突出重点:如上所述,什么内容都写在一起,自然不能突出重点,因为所有内容都是重点。

3、可执行性低:如果新制度跟现有的操作模式相差比较大的话,很难在极短的周期内适应新的制度。

所以,我们在推行一项新制度时,往往会虎头蛇尾,尤其是高层不是特别重视的情况下推行,经常会草草了之。

   我们在建立和推行规章制度的时候,应该按照如下方式:

1、制度内容应该尽量简洁,表明原则,规避法律风险;

2、涉及操作层面且灵活性高的内容不写进制度内容中,可在后期通过通知公告的形式推行和调整;

3、推行一项新制度或新规定都需要耗费很大的精力,跟各部门领导做前期沟通和预热,上线前的培训,上线后指导各部门按照规定进行操作及考核,操作过程中同样需要维护更新和完善制度本身(这也是操作层面的东西不要放进制度内的原因,能够提升灵活性)。

  相信通过以上方式推进新制度的落地,你能够收获到不错的效果。  

注: 上述方式不适用于业务已经非常稳定及管理非常成熟的企业。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如果我是童话里的角色,那我就是白雪公主?灰姑娘?都不是……(此时已过两分钟)那我应该是美女与野兽里的……野兽!这个...
    橙色Julie阅读 1,696评论 0 0
  • 共享经济是当下一个非常火爆的话题,各种打车软件以及Airbnb式的短租服务早已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共享经济其核心是按...
    feiyun阅读 3,411评论 1 4
  • 假如我独守一座空城;假如我被时空静止;假如我成为人类的弃儿;假如我在无声无息中消亡;假如…… 那日的早晨,阳光轻轻...
    晚成寄语阅读 1,287评论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