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坚信的一件事情就是,别人能做到的我也可以做到,花的时间多少的差别而已。
对自己的要求是不需要多牛逼,但是每天都能比昨天厉害一点点,所以我一直都在思考如何能够比昨天厉害一点点。
1、坚持
这个是最重要的一点,坚持为什么重要呢,坚持与努力是差不多等同的,但是努力却分为高效的努力和低效的努力,无论是哪种努力,都需要坚持,我相信没有人会说一个只背了一天单词的人努力吧。就算是那些使用低效努力的人,结果就算不会太好,也是不会太差的,毕竟你拿着一本书装着看一年,你至少会读前两页吧。
说几个事吧,我这么多年坚持下来的事情其中有这么几件取得的成效比较明显:坚持学习专业知识,每个月至少都会读一到两本书,每天做俯卧撑。
坚持学习专业知识这个不用说了,其中大学占了大量的时间,所以我成了一个程序猿,我的工作就是从这份坚持来的,虽然说不上多高大上,但是至少毕业后的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份工作是超过10K的。
每个月读一到两本书,真正开始有意识地执行是从大学开始,到现在六年下来,共也读了大概超过一百本的书了。
每天做俯卧撑,到目前一共坚持了大概五年多了,虽然比不上专业的健身专家,但是腹肌,人鱼线什么的都还是有的。
其中还有一些比较小的坚持,比如说坚持了一年把新概念英语2全部听写读都完成了一遍,坚持每周跑步一次,最近几个月开始坚持的写字,早起,背单词,还有现在的每日500字计划。
很多人问我,师兄怎么学好编程,怎么练出腹肌,其实都一样,每天看半个小时书,写半个小时代码,大学四年下来,肯定可以找到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每天5分钟做几个俯卧撑,几年下来,腹肌人鱼线什么的肯定都有。真正的问题是什么呢,很多人听到几年就直接放弃了。
2、总结
上面说过努力分为两类,高效的努力和低效的努力。所谓的低效努力简单点说就是用身体的勤奋来掩盖思维上的懒惰。高效的努力是指投入和产出能够成正比的付出和努力。而要取得高效的努力,我认为最要的方面就是善于总结和系统学习。
在总结学习方面取得明显成绩的主要有两件事,高考和XX(已取得一定成果,但还未成功,留个坑)。
主要是我高中的成绩实在是不怎么样,差到什么程度呢,最严重的一次考试,九科一共七科不及格,再加上我的高中实在不怎么样,所以想要进步,只能靠自己了,当然老师也会帮上一些忙,但学习的事情主要还是在自己身上。
高三开始努力学习,高三经常会有考试,每次考试都会有排名。我的人生第一信条出现了,别人能做到的,我也可以做到。于是,我一科一科地和全校第一名比(我们学校的全校第一名也不是很厉害,哈哈哈),把比他弱的科目全部列出来,当然是全面地比他弱啦~然后每一科差多少,哪一些科目已经到达我的极限了,哪一些科目我还有努力的空间,比如说物理,我物理跟第一名只差10分之内,那么这一科我进步的空间就比较小了,而化学,我跟他差了60分(150分制),那么我就把这一科列入重点学习。
细化到科目,我不认识第一名的同学,但是我认识班里边各科的第一名呀,班里单科第一名和全校第一名虽然有差距,但是差距基本不大。我就一科一科地去找他们要试卷,然后一题一题地对,我跟他们比,哪一部分是做得比他们好的,哪一部分是做得比他们差的,接下来就重点练习这一部分。如果比他们差的做到跟他们一样,再加上我比他们强的,分数加起来大概是多少,离第一名还有多远,这样的YY就是我坚持下来的动力。
这么做的结果就是成效极好,成绩突飞猛进。然后会给我正反馈,做一件事情得到了成就感,就会促使人去取得更大的成就感,当我喜欢上这种感觉后,也就坚持下来了,其实一共就坚持了几个月就高考了。
结果就是我高考的成绩总分是班里的第一名,和全校第一名的差距大概40分,我考上了本科上了大学。
3、体系
体系这个课题有点大,但是却是精进的必经之路,因为要进步,不能单纯地去做一些重复而没有意义的事情,要高效!
举个栗子,英语的语法,我们的英语一共学了多少年呢,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还不算上有些人小学就开始学的,一共十几年。有多少人的语法是过关的,我相信绝大多数人的语法都是不过关的。一本语法书撑死了就800页。《张道真实用英语语法》一共669页,还是算上附录的。一天看一页,不需要两年就可以看完了。而我们学习十几年,效果竟然没有一天一页书来得好,原因是什么呢?就是没有认真地进行系统学习。
计算机是一门庞大的学科,包括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程序设计语言,软件工程等等。编程下面某一具体的语言又有各种语法,用法,规范等等,有很多人学了那么久的编程,依然说不清楚一些概念,一些基础知识也不能理解好。这些都是缺乏系统性学习的结果。
缺乏系统性学习的结果是什么呢,基础差,会遗漏很多的东西。无法进一步地深入学习探索,这是进步路上的一个极大的绊脚石,简直是某一具体学科的学习瓶颈。系统性的学习,现在开始还来得及,如果现在不开始的话,那么无法突破瓶颈,将一辈子原地踏步,卡在那个地方。
顺带提一下系统性学习的工具:思维导图。
4、计划
没有计划的日子是极大的浪费。
我把一个月的日子做成一个表格,然后每一天一个格子,每天早上把整一天要做的事情放在里边格子里,做成一个List,做完一件事情,在List上面打一个勾。一天下来,看着全部打上勾的列表,我就有一种极大的满足感,致使我成为了一个List控。而一个月下来,你做了哪些事情,哪些事情没有完成,一目了然。写月度总结,年度总结,简直太方便了,尤其写工作报告的时候。我是一个重度的拖延症来的,List把我的拖延症给克住了。
列表计划是其中一类,还有一类计划,就是时间安排,这个我目前做得不够好,但是一旦做得好,效果是非常明显的。我人生中唯一一次完美地执行了时间安排的计划的时间段就是高三,可以说我的高三是我后面日子的模板,我后面的日子基本上就是在高三的行为模式上面改进而来的。几点睡觉,几点起床,刷牙洗脸用多少时间,吃早餐用多少时间,什么时间段看什么书做什么题,分别分配多少时间(根据分差分配)等等,这样的时间安排计划的好处是不会浪费时间,目标明确,一旦完整执行,成效极可观。缺点就是太不灵活了,在大学、工作后我也尝试过执行,应该说大部分是可以执行的,但是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导致了经常破坏了时间表。所以后来就改为了上面的List模式。
5、目标
当你的目标是1000米的时候,你的极限就是1000米。
当你的目标是10000米的时候,你很容易就达到2000米,就算你最后只能跑8000米,也比1000米要好得多。
当然,我能跑的远不止10000米。
最后,一直驱使我向前的动力就是,不努力大部分活得不好,努力的大部分活得不错。不要像小部分事件来说事,没有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