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滨街道树人学校陈静娟――有感

余映潮教育思想交流暨伊川县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
地点:实验小学明德楼四楼会议室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专家介绍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本次活动主题

1.教学教研能力培训之五――小学语文文言诗文的教学技能。

2.强调课堂阅读教学中的三个要素的落实:语言学技能训练;知识渗透;学生课堂实践活动的设计。

教学理念

余老师指出了教学发展的两个关键词:增强学问背景和苦练教学技艺,还强调了课的最简设计理念:充分利用课文。去了解背景,学字词,段的精读及训练读写能力等;设计实践活动。强调实践活动要有一定长度的时间,一定的任务。余老师用了五个比喻句来诠释教学设计理念:

“教材研读”:是教师教学能力的试金石。

“利用教材”:是阅读教学理念的指南针。

“知识渗透”:是课文阅读教学的智慧泉。

“实践活动”:是学科高效课堂的聚宝盆。

“集体训练”:是学科高效课堂的顶梁柱。

在评课前余老师给我们分析了语文教师的重要理念与技能:

1.研读课文提取资源。

2.教学思路明晰单纯,提出用“版块式”教学,。这种教学设计,思路清晰,重点明确,每一个版块都是一个学习内容,孩子们能更容易明确学习重点。

3.主问引领实践活动,包括话题,任务,活动建议,活动要求等。

4.着眼班级集体训练。

5.课堂积累丰富厚实。余老师指出课堂积累包括显性积累和隐性积累。显性积累是指字词掌握,诗文背诵等,隐性积累是指思维,技能等能力的潜移默化。余老师还指出低年级积累最重要的途径是以读和背为主,好好读(美读,品读,诵读,趣读),好好背。

6.教学语言的优雅专业。余老师强调优雅专业是多说书面语,不说土话及淫秽之语,语言要干净、简明、生动。

最后,余老师指出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教授知识应浅显一点,通俗一点,孩子会更容易接受。结合西场学校的李晓燕老师和实验小学的李姣民老师的教学过程为课例,余老师分别从教学流程、课例分析及新的创意三个方面对二位老师给予评课。语言精炼,一语中的的评说,记录教学流程的一字不漏,教学设计的新创意,让我更加期待明天余老师的言传身教。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