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词不达意都是因为这…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一种感受,就是心中有非常多的想法,并且你自己感觉认识得挺深刻独特的,但是让你用语言把它表述出来或者用手把他写出来,这种感受的意境就已经削弱了五六分了。

        我原来一直以为是因为我写作能力不够,找不到适合的词语来解释心中所想,也只认为这个问题只有像我这样的写作小白才有。

        但其实不是这样的,老子李耳其实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到过“言不尽意”这个说法。庄子也提到过他的很多文章都“得意亡言”,意思就是懂得了这件事的某件道理但是要把它表达出来却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南朝梁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刘勰也在《文心雕龙》中写到“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就是说我们的思想感情可以天马行空,但是语言文字是落到实处的,很难做到你是怎么想的就怎么表达出来。

        那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那么多文学家和思想家都会有这种情况发生呢?这我斗胆推测并不是由于人的差异性才出现这种情况,而人们普遍性都会出现这种情况。

      而我看了杨宁老师的《文学理论》后找到了答案。原因很简单,语言与思维不是一一匹配的。语言具有普遍性和公共性,迄今为止最大的作用就是用来交流。但是思维不同,思维具有私人性和个体性。每个人都可能说一样的话,但是却做不到每个人都有同样的思维。我觉得如果用数学语言来解释,“思维”更像是母集,“语言”更像子集。

      语言和思维就因为这些特性所有才有所矛盾。虽然我们在利用语言,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语言也在限制我们的思维方式,限制我们的表达。

      如果写作的话文字限制我们的思维,这是无法避免的。我们唯有更加从细节入手,精炼我们的语言,让我们写出来的文字能够越来越接近我们所想表达的意思,从一开始的五六分变成六七分七八分,我想这样写作就能更上一层楼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们平时都在讨论如何表达自己,可以让对方更好的理解自己,尤其是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表达已经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技...
    觞咏阅读 9,834评论 5 15
  • 翻看学生答卷,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的失分较多。除了审题不准外,学生失分的表现大致有这三个方面:词不达意,要点不全与画...
    新我语文阅读 3,709评论 0 1
  • 电影的语言机理呈现给人的文字DNA更像是一种高级排列组合,或是愉悦、或是伤悲,都能折射出这般人性。 ...
    Leejer阅读 994评论 0 0
  • 因为昨天的大雨,天空被洗得很干净,走路的时候时不时抬头望着天,真清澈啊,蓝色的天,道路两旁大树上的叶子一起把这条路...
    周兴哲阅读 3,935评论 0 1
  • 我是黑夜里大雨纷飞的人啊 1 “又到一年六月,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欢乐有人忧愁,有人惊喜有人失落,有的觉得收获满满有...
    陌忘宇阅读 12,723评论 28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