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宏涛
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设计了一个著名的关于“延迟满足”的“棉花糖实验”,就是对小朋友说:盘子里有棉花糖,你如果肯多等待一会儿,可以给你两个。如果你不能多等一会儿,就只能拿到一个棉花糖。
15分钟后,实验人员发现,只有只有30%的孩子可以等到15分钟。
多年以后,米歇尔偶然发现,这30%的孩子人生各方面表现更好。
一,延迟满足训练在中国的现状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延迟满足的实验和“对孩子进行延迟满足训练,有助于成功”的观点开始在中国风靡,几乎每个年轻的家长都知道这个观点,很多教育专家,甚至心理学工作者也都认同这样的观点。
到处都有各路专家在宣扬“延迟满足”。
青少年心理专家宋少卫说:
“延迟满足能力是一个小朋友未来能不能成功的必备条件,就是说你没有足够的延迟满足能力,你将来一定不能够成功。”
还有某亲子教育专家说:
“一岁多后,当孩子能听明白大人话的时候,就可以进行延迟满足训练。孩子在物质方面的需求,我们需要让孩子学会延迟满足。”
两位专家说的还算含蓄,还有底线,比如提出精神上的需求需要满足,物质上的需要要延迟(但孩子的物质需求,往往都是包含着精神需求的,两者往往是一体的,根本没法区分开),比如提倡一岁多以后再开始训练。但民间就不分这些了。所以,孩子哭了先不抱、饿了先不喂等哭声免疫法、定时喂奶法等种种反人性的教育观念大行其道(行为主义心理学提倡的驯兽法也占很大“功劳”)。
直到四年半前,《当我遇见一个人》的作者、心理学者李雪发文《总是不被满足的孩子,最容易被欺骗利用》才算是开了批判延迟满足训练的先河,倡导及时满足孩子的需求。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教育专家尹建莉也在《 正是“挫折”损害着未成年人的道德》一文说:
“心理学研究证实,儿童对世界的反抗萌生于某种心理受阻,每一种受阻都是一次挫折。这种挫折感会慢慢演化为内心的敌意和无力感,道德变异就从这里开始。因此,减少挫折感是呵护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之一。”
延迟满足训练,正是在人为的、故意的增加孩子的受阻和挫折感啊。
可惜,延迟满足训练有助于成功的观点,整体在中国还是大行其道的。
上个月,李雪的“180天李雪陪你重新养育自己”群第一期结束了。结束时,一个群友发了一篇一个妈妈讲述自己成功培养出孩子延迟满足能力(没写怎么培养的,只是在晒成果——女儿已经具备延迟满足能力了)的文章,问这是否与李雪的观点冲突。
作为李雪群里的助教,我立刻回答说:冲突!
下面,我来详细讲一下我对延迟满足的理解。
二,我对老婆的延迟满足训练
讲严肃的话题前,先讲几个好笑的但又是真实发生在我身上的故事吧!
十年前,我和老婆刚相识相恋,我们俩逛街的时候,常会发生矛盾,就是她想买个东西,我会告诉她,在某个地方有更便宜的。
最典型的就是比如她想在外面小店买瓶矿泉水,我说:等一会儿,路过那个大超市的时候,去那里买便宜一半。
她说:我现在很渴,现在就想喝。
我说:你就不能忍一忍吗?要锻炼延迟满足的能力,克制诱惑,这样将来更容易获得成功!
然后老婆忍了,过了一会儿,她又想买水果或者别的东西,我又阻拦,说到大超市买便宜……
在商场,老婆看中了一双鞋,我说,过几天是圣诞节,商场会搞活动,估计会打折,等几天再买吧……
老婆一忍再忍,最终爆发,吼着告诉我:我想要的东西,必须立刻满足。如果不立刻满足,我就一点也不想要了!你明不明白?
我说:堂堂一大学生,你怎么能没有延迟满足能力呢?没有更要锻炼啊!怎么能任性而为呢?
她说:去TMD延迟满足!别在我面前提这个词!……
大吵一架,不欢而散……
我还特委屈,我是为你好啊!延迟满足能力多重要啊!
回想起来,真是让我汗颜!我们为此吵过很多次架,她居然都没和我分手(真是真爱啊!想想都觉得庆幸和后怕)!
正是老婆多次抗议,我才不得不放弃了对她进行延迟满足能力的“训练”。进而,我开始反思:为什么我老婆就不能延迟满足一会儿呢?明明多等一会儿,会有更好的回报啊?
三,少年时,我是如何被延迟满足的
后来,我突然想到了我自己。我的确很能忍,很能延迟满足,而且我都延迟了二十多年了,都还没打算满足自己呢!
小时候,我喜欢的东西,父母很少给我买。即便是生活必需品,比如换季的衣服,他们也是推迟很久很久,直到快过季了,衣服都降价处理了,他们才给我买。
记得我上初二那年夏天,天好热,大家穿的都是凉鞋,只有我还穿着球鞋(我表哥家卖球鞋)。我就让我妈给我买双凉鞋。她带着我在农村的集会上转来转去,就是不舍得买,我挑中了一双,不算贵,但很好看,可是母亲还是嫌价格贵,说再等一个月,便宜了再买。
我很生气,也很绝望,大家早都穿凉鞋了,全班就我一个穿球鞋的!我气冲冲地回学校了。母亲看见我生气了,就赶忙把我喜欢的凉鞋买下了,还送到了我们教室,可是我一点都不想要那双凉鞋了(全班同学都注视着我妈给我送凉鞋,都看着我脚上的球鞋,当时我很喜欢的女孩也在场,好羞耻啊)!
上高中之前,我想要的东西,母亲总是要这样反复纠结无数次,在我绝望了,不要了之后,才会给我买。但每次,在死心之后。再得到这些我原本特别想要的东西时,我都真的一点喜悦的心情都没有了。
想到这些,我突然发现,我和我老婆是一种人,都是不能延迟满足的人。之所以现在看似能延迟满足了,但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延迟满足,这只是压抑了自己的需求而已。也许是因为过去失败了太多次,对立刻就得到想要的东西,不抱希望了。
父母对待我的方式,也内化成了“内在父母”,虽然后来我离开了父母,不在父母身边了,也实现了经济自立了,但是我还是像他们当年对待我那样,很少轻易满足自己。比如喜欢一个东西,哪怕很便宜,我也会犹豫再三,考虑很多天,最后往往也还是放弃。
更可怕的是,我不仅这样对待自己,我还试图这样对待老婆。幸好她反抗了。
我小时候很喜欢吃点心,但没有机会吃。长大以后,每次到超市我都垂诞欲滴,但总是忍。后来老婆看不下去了,给我买了两斤。就这样吃了几次之后,我对点心没兴趣了,以后到超市,也不会馋了。
四,童年时被延迟满足训练,给我带来的悲催后果
再接下来,我更深入地思考,我发现在我童年时,母亲就已经对我进行延迟满足的训练了。我在《你这么穷,一定得从童年找原因》一文详细阐述过,这里节选一部分:
小时候,每当街上有走街串巷的小贩卖水果或者玩具时,我总会要求妈妈给我买。几乎每个孩子都会要求妈妈给自己买。所以,只要小贩经过,街上必然是哭骂声一片。
有的小孩见妈妈不肯,就会躺到地上,撒泼打滚、哭闹不止;
也有的是小孩一再要求买,妈妈哄劝不住,怒了,就按住孩子,照屁股上一顿猛揍,把孩子打得鬼哭狼嚎……
结局当然只有两种,要么最后孩子妥协了,哭一阵儿收场;要么最后妈妈妥协了,给孩子买了,孩子这才破涕为笑。
我妈妈用的是第三种办法:“你真想要吗?我可以给你买。但有两种做法,你选哪一种?一种是先甜后苦,我给你买。你要什么我都给你买,然后我们家很快就没钱了,一家人只能拄着拐杖,去当流落街头四处要饭的乞丐了。另一种是先苦后甜,你先忍着,不吃这些好东西,不玩这些玩具,把钱都攒下来,将来我们会有很多钱,那时候,你想吃什么吃什么,想要什么就买什么。你选哪一种?你自己选!”
这不就是经典的“延迟满足”训练吗?而且是不打不骂,讲道理的!事实上,也是很有效的:
作为懂事的孩子,我当然会选先苦后甜。
偶尔,太想要了,我也会不管不顾地说:“我选先甜后苦!”
妈妈会继续语重心长地给我讲道理:“你真选先甜后苦吗?你不管父母和弟弟了?你为了一时的眼前利益,就让一家人将来都去街上讨饭吗?你忍心看妈妈去讨饭吗?你忍心看你弟弟去讨饭吗?你一向都那么乖,现在怎么突然变得这么自私自利了?你……”
“妈,你别说了,我不要了,我真不要了……”最后,我都会哭着这样说。
但这样的延迟满足,只是节省了一时的钱,却给我带来了长久的深远的负面影响。
最大的负面影响就是——妈妈一遍遍的洗脑,导致我不敢去享受美好的事情!
每次,当有机会或者幸运降临的时候,我不是怀着欣喜去迎接、去享受,而是下意识地往后躲。童年的心锚已经种下了,这个心瞄就是——先甜会导致后苦,先苦才能后甜。
我自己可能没有意识到,但潜意识一直控制着我。潜意识担心如果我享受了美好的事情,就必然会有悲惨的事情在后面等着我,所以我会不由自主地逃避美好的事情。潜意识鼓励我去吃苦,甚至自讨苦吃,因为在我的潜意识里,觉得先苦了,后面就会有甜。
可“后甜”什么时候到呢?是年老的时候吗?反正我一直没觉得这个“后甜”该来,总觉得自己还年轻,还早着呢,“后甜”还不会来。但同时,我一直惧怕“后苦”的到来。
“先甜后苦”仿佛一把利剑,一直悬在我的头顶,仿佛长着眼睛,只要我尝到了甜,就立刻会落下来让我大祸临头一样。
总之,就是这样一个哄孩子不买东西的方法,导致我一直不敢主动去品尝我自己想要的东西,哪怕这个东西就在我眼前。这看似很荒诞,但却真实地影响了我影响了我三十多年。
因为惧怕甜会带来苦,我的生活像一个苦行僧一样……
好了,不再引了,总之,现实生活,不像做实验,你不知道延迟满足多久,才会有两颗糖果的奖励。你也不知道如果你及时享受了,会错失多大的机会。就这样陷入到了“一直延迟,却从不敢满足自己”的荒谬境地了。
五,鲁迅也被延迟满足训练过
在你最想得到的时候,得到的那种满足感;往往会超过延迟满足得到双倍物质奖励时的满足感。
在你最想得到的时候得不到,等后来再得到的时候,哪怕是双倍,也许,你的兴趣早就消失了。
比如很多人年少的时候很穷,很想吃一种食物,但吃不到;等后来有钱了,可以吃很多很多那种食物了,然而时光境迁,却一点胃口也没有了。勉强吃下去,也不会有当年那种独特的味道了。
鲁迅先生在他的回忆散文《五猖会》里也提到了这样一个典型的被延迟满足的事情:
少年时,他想去离家很远的地方看五猖会(当时罕逢的盛事)。
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父亲此时出来延迟满足他了,要求他将《鉴略》背上二三十行,背会了,才能去;否则就不能去。
鲁迅只好一遍遍地读背起来,长工、保姆、母亲等人都静静地等着,太阳一点点升高起来,鲁迅终于一口气背完了。
接下来,鲁迅是这样描绘的:
“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
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原本兴致勃勃的少年鲁迅,被父亲这样延迟满足了一下后,鲁迅对原本期盼已久的事情,以及眼前这一切好玩的事情,都失去了兴致。
这不是鲁迅一个人的经历,这是无数孩子都有过的惆怅经历。
父母只看到了延迟满足所带来的好处,却看不到延迟满足给孩子带来的心灵伤害(几十年后都还没有释怀)。
(未完待续,下半部分,同样五部分,从逻辑角度谈延迟满足实验的不靠谱。明天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