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终于定稿,到公园走了五公里,累了乏了看部韩国电影吧,听说《辩护人》 很不错,豆瓣评分9.1分。
该部电影的剧情是这样的:
1978年,只有高中学历的宋佑硕通过多年的艰苦努力,终于通过司法考试,并在成为法官后很快转行成为一名律师。他敏锐地从最新政策中嗅到商机,以不动产代书业务起家。虽然被同行讥讽为随时随地派发名片的夜店小弟,但佑硕不以为忤,一步一步朝着心中的目标迈进。他依靠赚来的钱让妻儿过上富足的生活,也还了七年前在饭店大婶那里欠下的良心债。进入20世纪80年代,韩国民主化斗争愈演愈烈。佑硕全然不管窗外事,关起门来继续赚钱。然而社会的巨变已经不容他置身事外,饭店大婶的儿子朴镇宇因从属的釜山读书联合会被控为左翼社团而遭到逮捕,更受到残酷的虐待和不公的指控。虽然爱钱却更重感情的佑硕,就这样走上了为民主辩护的道路……
作为一个法律人,可以从中受到哪些启迪呢?
第一,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永远不要放弃梦想。主人公宋原是一名建筑工人,吃不饱穿不暖,穷困潦倒,在面汤馆里吃饭经常赊账,连老婆生二孩的住院费都是岳母交的。痛定思痛之后,他从废品收购站赎回了自己的全部书籍,卧薪尝胆,埋头苦读,终于考取律师资格,成功地实现了人生转型。
第二,要用心感恩,钱固然好但不是万能的。宋在落魄时,律师界的大哥引他走上法律道路,面汤馆老板娘在其饿肚子的时候愿意给他赊账。宋在干律师后拼命赚钱,毕竟穷怕了。随着金钱的越来越多,他开始有点膨胀,以为凡事都可以用钱来回馈。带他入行的大哥与他渐行渐远,好同学与他打架,面汤馆的老板娘拿盐巴砸他。直至他完成心里的蜕变,成为朴镇宇的辩护人,重新获得了所有人的尊重。他是真正的勇士,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勇于改变。
第三,律师不能永远把赚钱摆在第一位,要做好社会效益的统筹结合。宋以敏锐的洞察力,在同行中率先捕捉到不动产登记代理、税务代理的商机,赚了大把大把的钞票,换了大房子,买了游艇。可当真正发现面汤馆的儿子可能被冤枉时,他毅然受理全釜山律师都不愿碰的“敏感案件”,儿子被威胁,高额的法律顾问费泡汤,他全然不顾,像一名斗士一样开始了针锋相对的较量。为了推动民主法治进程,他不惜以身试法成为犯罪嫌疑人,全釜山142名律师有99名律师自愿免费为其辩护。自己的一小步,推动了社会一大步。
第四,凡事不要先入为主,主观臆断。本片9名学生被确定为“犯罪嫌疑人”,固然有当时的时代背景,但跟办案警察急功近利、先入为主有很大关系,以致刑讯逼供,捏造证据。“我认为你可能涉嫌犯罪”,“我是多年的老警察,会看走眼吗”——多可怕的逻辑。凡事要用证据说话。
第五,刑讯逼供是导致冤家错案的罪魁祸首。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非常重要,要始终坚持孤证不能定罪、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原则,不放过一个坏人,但也不能冤枉一个好人。
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所说:“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好比污染了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