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慈悲,我脑中更直接的反应是英语单词compassion。Passion是一个人心之所爱所恨,是强烈的情感和情绪;com-这个词有共同,联合之意;那么compassion应该是由己及人,因为对自己心中强烈的爱恨有所思有所感,所以对他人升起同样的理解共情之心,所以称之为慈悲吧。
《佛教大辞典》云,慈爱众生并给与快乐(与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拔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佛陀之悲乃是以众生苦为己苦之同心同感状态,故称同体大悲。又其悲心广大无尽,故称无盖大悲(无有更广、更大、更上于此悲者)。
不管怎样,慈悲都像是描述一个正向的状态。深知其苦,愿与之乐。什么样的慈悲,会是“愚蠢”的呢?
“以身饲饿虎”是一种“愚蠢”的慈悲吗?
传说久远阿僧祇劫之前,有一位名叫摩诃萨埵的小王子,和自己的父王及两位哥哥去山林中游玩。他看到母虎正在给两只虎仔喂乳,母虎因饥饿逼迫,打算吃掉两只虎仔。小王子心中暗想,“我在漫长的生死轮回中无数次抛弃身体,但都是白白地丧失身命。有的是因为贪欲,有的是因为嗔恚,有的是因为愚痴,没有一次是为了正法。今天有幸碰到福田,这个身体为何不能舍弃呢?”他打定主意,支开兄长,卧躺在母虎身前,而饿虎却虚弱得不能张嘴进食。这时王子便取来锋利的树枝刺破身体流出鲜血,饿虎舔了以后,口才能张开,随即吃王子身上的肉。
等到小王子的兄长和父母发现时,这个小王子已经血肉模糊,仅仅剩下一堆骨骼。国王和王后伤心得哭晕过去。而摩诃萨埵命终后转生在兜率天,他看见自己前世尸骸仍在山间,父母悲伤怀念,痛苦不已。恐父母伤悲累及性命,摩诃萨埵前往劝慰父母。所谓存在的法归于空无,生必有死,做恶堕入地狱,行善生于天界,生与死都是自然规律。如今何必沉溺在忧愁烦恼海中,而不觉悟勤修众善呢?父母答道:你修大慈心怜爱一切生命,舍弃我们而选择牺牲。可我们却因想念你而昏绝心碎,痛苦无比。你怎么能这样来修大慈大悲呢?
故事看到这里,我觉得摩诃萨埵王子的选择和父母的质问都没有错。只是,身为人子,父母如此的质问,又该如何回答?佛经上说,“天人又用种种善妙辞句答谢父母,父母于是略微有些醒悟,便做成七宝盒子,将骨骸装到里面,埋葬后在上面建塔。天人这才离去,国王和眷属们也返回王宫。”
生活在物质世界的我们太容易把眼前的一切过得太真,又有多少人能真正记起我们的灵魂脱离肉体之后的种种体验呢?仅从王子以身饲饿虎的选择来说,他所做的一切在于更加珍爱老虎的性命甚于自己,他的牺牲毫无恐惧,相反,却是出于爱和慈悲。论发心,这即是善吧。而他那心疼儿子的老父母,却同样因为珍爱儿子的性命,却对他的牺牲痛心不已,这也果真是人之常情。这对遭遇丧子之痛的父母,大约也必须要经历这一场刻骨铭心的悲痛,从中悟化生命无常,灵性不死的幻象吧!
这个以身饲虎的故事,网上评论的人很多,大致反对或是贬斥的观点,无怪乎这么两类:
其一,人命重于动物之命?还是动物之命重于人命?
佛法常提到“一切有为众生”,若论平等之观,只要是生命则皆为宝贵吧。虽然有六道轮回之说,但强调的却不是造业得惩罚,重点还是落到因“业”所感之“苦”。既然生命皆宝贵,众生皆平等,从小王子摩诃萨埵的发心上看,愿意舍弃自己的身体而顾念老虎的生命,这不是一种大慈悲吗?
其二,责怪小王子不顾家人的痛苦而做出错误的选择。
要说到佛法根本,万事无常,不过因缘聚合。既然一切聚散终至生灭,生命也是如此。有生皆有死。对于聚与合太执着,就一定会升起悲伤情志。最大的解脱之道,应该算是接受无常,去跟随那永远不死的吧。每一个生命的生与灭,都是多么神奇!所谓生生不息,重点不是生,而是那个“息”。一呼一吸之间的停顿谓之“息”,所谓一口气不来,往何处安身,也是这“息”字的造化。明白我们的肉身终将远离,而我们的精神永远不死。这是不是真的可以让我们从眼前的幻影之中超脱出来?
“以身饲猛虎”是不是一种“愚蠢”的慈悲,相信无关对错,无关真相,而关乎思考这个问题的人到底持何种观点。在我看来,这是我心向往之却未必有勇气做到的大慈悲,是真正对生命尊敬的大勇者的创举,是一种致死地而后了悟的大智慧。愿它继续在我们的文化中流传,唤起讨论、唤起争执、唤起解脱、唤起大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