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作家大前研一所著的社会观察类作品《低欲望社会》去年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引进出版,暂且不论多少人读过又有多少人读懂,伴随着各种消费(不得不)降级的哀嚎,书名“低欲望社会”一词倒是一时风靡中国互联网,成了当代年轻人的又一个不那么光彩照人的标签。
如果对严肃的“低欲望社会”一知半解,那年轻人酷爱用之自嘲的“佛”与“丧”则更具普遍性,更加具象化——其意味也更加消极。
这种消极的极端面反映在这样一条消息上:自杀是15-29岁年轻人排名第二的死亡原因,仅次于交通事故(2016年数据)。
1 年轻人目睹的成功人士太多了,以至于让他们自我感觉相形见绌
有人指责是年轻人太过贪婪,陷于虚荣的攀比之风,然而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而言,没有经历过饥饿、战争的一代年轻人在温饱不成问题、安全得到足够保障的前提下,对爱、尊重和自我实现的追求无疑合情合理。
问题在于,生活并非总会这么一帆风顺,特别是作为时代浪潮中微不足道的一滴水,当滚滚河水都在经历考验,大部分人的努力能起到的作用,也就使自己不至于被甩出队伍独自干涸罢了。
可悲地是,年轻人(包括我自己)看到的更多的是享受改革开放时代红利的成功者,或是如昙花一现的“名人”。他们光芒耀眼的模样深深印刻在我们的脑海中,而他们的成功则有意无意向我们渲染着一夜成名的神话。
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在1987年提出的“15分钟定律”讽刺地概括了这一点:每个人都能出名15分钟,——这一名言的下半句常常被人忽略——再用15分钟被人遗忘。
互联网时代别有用心的人尤其擅于制造神话,硅谷臭名昭著的“坏血”骗局始作俑者伊丽莎白·霍姆斯显然已经被钉在世界级耻辱柱上,而在她的所作所为被揭发以前,不知她是多少年轻人的榜样和偶像。
关于她的故事除了令人深觉资本逐利的本性令人胆寒,也不能不引发另一种担忧:倘若一个年轻人从霍姆斯的教训中学到的不是不能作恶而是如何作恶的具体方式呢?毕竟在全盘皆输以前,霍姆斯风光无限,而围绕着她异想天开的“创新”点子的是各界大佬们纷纷递来的橄榄枝。
对于渴望出人头地的年轻人,大概必须要把霍姆斯的结局多看几遍才能将注意力从她前面罪恶的辉煌中拽回来。
中国本土上也有一位曾被过度包装的90后创业明星王凯歆,她崛起和陨落的速度都远快于霍姆斯,这倒是有一点好处:让我们不必担心会有太多年轻人追随她的脚步。
生于1998年的王凯歆高二休学,创办深圳大爆炸科技有限公司,其名下最出名的产品是神奇百货APP——现在已经无法访问。
围绕王凯歆的丑闻包括数据造假、闪电搬家和非法辞退员工等,自然,这都是在2016年5月那篇发表于《GQ》中国版的特稿《17岁CEO王凯歆:风口少女的神通与孤独》公开一切以后的事情了,在此之前的王凯歆和霍姆斯一样,让对真实的她们一无所知的人赞叹不已。
霍姆斯和王凯歆并不能代表所有年轻人心向往之的创业者,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媒体们太过于热衷创造类似的迷人故事,而没有人提醒年轻人不要只看到他们的一时风光,要谨慎选择崇拜的对象。更重要的是,要清醒地认识到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无疑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这是我们多数人都不具备的,因此不必苛责自己的失败,更不必因此妄自菲薄,将自己打入尘埃的行列。
2 低欲望是年轻人不自觉对抗消费主义的手段,但并非好的手段
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消费主义绑架了我们的思想,让我们笃定地认为必须拥有了足够丰富的特定物品才能获得幸福,比如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车、更昂贵的服饰、更先进的电子产品。
当年轻人对老年人买保健品的行为百思不得其解之时,一转身他们就在毫不犹豫用信用卡和花呗购买MAC口红或平衡车了。至于扪心自问是否真的需要,这一步骤显然被省略了,因为无数的商家和同龄人早已身体力行地告诉你“你需要”。
断舍离这一概念的火爆,足以从侧面反映出许多人已不是利用物质享受更好的生活,而是反而为物质所奴役。
当经济水平不足以为物质生活买单时,一部分人把精力投入到打造朋友圈等社交平台的形象,另一部分人则走向低欲望的入口。
前者无疑塑造了庞大的产业链,现在想要发一条豪车豪宅标配的成功人士朋友圈已经不需要借车借别墅了,也不再是微商专有,只需要在网络上搜索相关的店铺,支付极少的费用,自然有取之不尽的素材可供甄选。
后者则致力于节俭生活,废物利用,每一分节约下来的银两都化作银行卡上增长的余额,望之令人心旷神怡。
日剧《凪的新生活》女主角大岛凪的爱好就是节约
弄虚作假不可取,谎言总有破灭的那一天,届时只会一地鸡毛;可压抑内心的欲望,把全部的乐趣聚焦于省钱和攒钱,听起来也并不美好。
经济不宽裕的年轻人似乎陷入了两难境地,事实上这背后隐含着一层逻辑:买不起(自认为的)高档商品,还不如不买。
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买不起宝马,就不能开着桑塔纳享受兜风的乐趣了吗?
再退一步,骑共享单车的乐趣、散步的乐趣也不能享受了吗?
正好比一个致力于身体力行破除迷信行为的人,我们已经无法区分他和迷信者谁更迷信,我们也很难区分以低欲望为手段对抗消费主义的年轻人,是否比被消费主义洗脑的年轻人更加理智和清醒。
只要他们依然在围绕着消费主义生活,不管是赞同它还是反对它,无疑都已经被它蒙住了双眼。
年轻人需要的是另一个角度的解决方法。
3 年轻人自救指南:真正的洒脱不等于无欲无求
《年轻人自救指南》和所有教你如何、做怎么做的书籍截然不同,它提供的不是具体的方法,而是润物无声地阐述了一种生活理念。
作者蔡澜可谓鼎鼎有名,既是作家、美食家,也是电影监制、电影节目主持人和商人。在“斜杠青年”一词经历了被追捧又被批判的过程之前,这位出生于1941年的老人早已身体力行告诉世人何为身兼数职,且样样精通。
不过千万别误会,他并非工作狂,这一点从《年轻人自救指南》即可窥得。不如说恰恰相反,若论享受生活的能力,蔡澜先生绝对是个中翘楚,值得年轻人好好学习一番。
在直播访谈节目《十三邀》中,许知远与蔡澜先生面对面,其对话也颇有意趣。
满头白发的蔡澜先生不管是从阅历、成就还是经验上,都有足够的资格给年轻人些许指点,但是他也没有倚老卖老说些空泛的大道理,和《年轻人自救指南》中展现的一样:平和、接地气、有趣。
说回《年轻人自救指南》,不必细看文章内容,单说章节名称就挺有趣味。
“年轻时总要挨点苦的”“生老病死都躲不过”“人生就得有趣地活着”“今天活得比昨天高兴”“好奇地把一生活完”,既有过来人谆谆教诲的味道,也有不知前路凶险的大无畏乐观精神,总之没有要你奋斗、要你努力、要你拼搏去追逐梦想,反倒处处流露出小富即安、知足常乐的态度。
一切都大而化之、化而简之,大抵如此。想做的事情,便去做,但不必先给自己背上沉重的思想负担;不想做的事情,该拒绝要拒绝,该反驳要反驳,何必憋一肚子气迎合他人?
蔡澜先生大概是不屑于与人争论的,所有文章篇幅都极短,举例论证也是寥寥几笔,抒发感情也是点到为止。有些句子能看出时间沉淀的痕迹,有些则有如孩童的话语般天真又犀利,叫人一时哑口无言。
考试、爱情、金钱的苦恼,大家都经过,一经过就笑。那么为什么不先把笑借来用用?让哀愁慢慢地分期付款还清?
蔡澜先生作为美食家自然对吃颇有研究,书中涉及到“吃”的内容可谓不少,这大约是最能引起广泛共鸣的内容,谁都要吃、谁都会吃,但是确实不是谁都晓得吃的妙处。
纵览本书,单说食物一项,能被蔡澜先生赞美的山珍海味并不多,不少不过是家常菜式,这是否有悖于我们的直觉呢?
我们总以为,要顶尖的食材经由顶尖的厨艺进行烹饪,才能有顶尖的味蕾体验,这当然不是寻常人等有福享受的。
若是按照前文所述,我们只能流着口水看别人在朋友圈分享所谓的大餐,同时哀叹着年轻人不得不过着低欲望的生活,好攒下每一笔小钱。
然而,让蔡澜先生念念不忘的好些美食并不多费钱,不过是两广一带的家常美味罢了,无非是风味更正宗,用料更实诚。
另有一些名不见经传的路边小店让他赞不绝口,可见享受美味不必拘泥于昂贵的价格就能获得最纯粹的快乐,这岂不是许多自诩为吃货的年轻人梦寐以求的吗?
从欣赏美食即可看出,蔡澜先生的追求不在于昂贵和少见,他更注重的是内心的感受。一碗牛肉丸能费多少钱?其美妙却值得大书特书。
同理,没有宝马奔驰可以坐着兜风,就散散步感受微风拂面能有什么花费?那感受却仍然可以叫人难忘。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我们要有主动去感受的积极性,先做的就是把“佛”与“丧”踩在脚下。若有这两样顶在头上,无非还是在消费主义的框架里转圈圈,持续消极的生活,又怎么能有心情去体会其他美好之处呢?
要相信,微风拂面之时带来的快感,不管是坐在敞篷跑车里还是站在泥地上都是一样的。
WHO关于自杀的文章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suicide
GQ关于王凯歆的报道http://www.gq.com.cn/topic/news_194527cc36942ce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