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伍子胥的一生太过悲壮不易,细想又觉得或许命运始终都在眷顾着这个有勇有谋的人。
楚平王受到奸臣蛊惑。扣押了伍子胥。的父亲伍奢,并且想要以吴子胥的父亲为人质,招伍奢的两个儿子即伍子胥和他的兄长来宫里一并杀了他们。但是楚平王明面儿上却说你们兄弟俩来,我让你们的父亲活着,纵然都知道这是楚平王的阴谋。但是摆在吴子胥面前的其实有两个选择。一个是为尽孝道, 进宫救父,以死成全了孝的美名。另一个便是不为世俗所累,隐忍等到时机成熟在为父报仇。伍子胥当然没有选择白白就死,当然他此时选择生存也还要逃避追杀,只能是苟且偷生。而且以后若不能真正报仇,便会落得个贪生怕死的评价让人耻笑。这个决断,死生大义的选择,面对搭弓拉箭的使者而无一丝惧色的走掉,真是智慧与勇气并存。
有勇有谋说的是伍子胥,这样的人身上断不能少了有情有义。逃避官兵追杀,受困江边之时,得到了渔翁的救助。反手就将价值百金的宝剑赠与渔翁,虽然渔翁也是仁义之人,没有接受,但是从后来他在路上颠沛流离讨饭生存便知,宝剑也不是什么情况都能用的,细枝末节的地方可见其仁义之心,绝非一般。
仇恨的种子早已在他的心中种下,父亲去世的这些年,报酬是他心中的唯一大事。 所以当伍子胥掘楚平王墓,拖出他的尸体,痛鞭三百下,这种大仇得报的酣畅淋漓,想必无人能够体会,甚至面对朋友的指责,听着那些人们说他做的过分的话,也只是对知交朋友,微表抱歉。不禁想到了那些劝谏别人要胸怀宽广,和敌人和世界和解的人,是如何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侃侃而谈的?未经他人难,莫劝他人善,平王在世,想取伍子胥性命之时,又何曾想给过伍子胥一丝的生的希望?不过是你死我活,鞭尸行为,得到的也只能是世人的赞叹与称道,爽到极致,干得漂亮!
伍子胥死于政治发难,确乎惹人悲哀,世事无常,或许命运让他继续存留,从始至终便只是一个关于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故事。好在,伍子胥不辱使命。至于后来的功业名声,那便都是命运的馈赠。
死虽含恨,可是生的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