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所有的婆媳矛盾原因,都可以从这里找到

今年,我所在的城市媒体公开报道了三例产后抑郁女士自杀的事件,让人扼腕叹息。

每个自杀女士的背后,都有各自的抑郁源,如果她们能够重视,得到心理疏导,就不会失去花样的年华,让亲人悲痛欲绝,让孩子过早失去母亲。

今天这例案例,表象是由婆媳矛盾引起的。看后你就明白了融洽处理婆媳关系的开关在哪。

今天,来了一位咨客,小云,28岁,编辑,已婚,儿子1岁7个月,现与丈夫和孩子租房居住,日常由保姆照顾。自己是个独生女,婆婆住在附近,父母家在外地。


                          目前状况

自已感到最近感到情绪很不好,周一已经无法坚持上班,于是请假来咨询室。



                    咨询前心理测试

咨询谈话前,先做心理测量:SDS:68.75抑郁中度,SCL-90抑郁3.0,人际3.11,焦虑2.7,敌对2.3,其他3.14


图片发自简书App


        引导咨客描述自己的感觉

小云自述:自己很讨厌看到自己的婆婆,一见到婆婆就会感到强烈愤怒。自己婚后是与丈夫和公婆同住,自己产假休完就去上班,孩子很小只能由婆婆照顾。

但是婆婆总是不按自己的意思照顾小孩,给小孩子喂零食,做的婴儿饭也没营养。自己说过很多次,婆婆还是我行我素。

婆婆天天带孩子,而且婆婆话很多,天天和孩子聊个不停,孩子也比较依恋婆婆,但是婆婆带孩子时总喜欢咋呼,会让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自己带孩子去早教班,早教班老师都说孩子注意力不好,自己觉得一定和婆婆有关。

自己在孩子一岁时,实在不想和婆婆同住,因为感觉房子是婆婆的,所以婆婆才不听自己的,于是自己和老公搬出来,租房子住,在婆婆家附近。并且请了保姆照顾孩子。

自己想让孩子和婆婆分离开,和保姆建立关系,自己下班后再带孩子。这样就减少了婆婆和孩子的接触。

但是婆婆还是每天会来自己家,和保姆一起照顾孩子,甚至婆婆每天过来只让保姆去做家务活,婆婆自己带孩子。这让自己难以忍受,为此和丈夫吵过几次。

自己母亲、丈夫、和公公都指责自己不懂事,无事生非。最近自己经常失眠,情绪难以控制。

小云:自己现在还没有给孩子断奶,因为自己觉得平时要上班本来带孩子就少,孩子的依赖性应该很强,自己不舍得断奶。

再说一旦断奶之后,害怕孩子和自己不亲,而去亲奶奶。

自己也但心孩子3岁时上不了幼儿园,自己感觉到孩子肯定无法适应。     

………. 

图片发自简书App


                  咨客的成长背景

小云:我刚生几个月时,父母发生争执,母亲一气之下就撇下自己回娘家了。

父亲带不了自己,因为也要上班,于是就把自己放在老家奶奶家抚养,爸爸又回到城市上班。

自己一岁时,妈妈才从娘家回来,于是又把自己从奶奶家接回来。

到一岁时,就把自己放在幼儿园了。

自己感觉到长这么大一直没有安全感。从小经常看到父母吵架打架,甚至动刀动棍子互打。自己只能躲在被窝里哭。


图片发自简书App

                    深层动力学分析

分析:来访者对婆婆的愤怒来自于以下原因:

1、小云和自己的儿子,婆婆和自己的丈夫都会有母子间的俄狄浦斯情结。

自己和丈夫在公婆家住,自己和婆婆发生分歧,大部分时候丈夫会偏向自己的妈。这让小云有寄人篱下的感觉。

而婆婆在带孙子时,并不会按照媳妇的意思养育。这让小云有自我边界被侵犯的感觉。

而婆婆和孙子过于亲密时,自己与儿子的俄狄浦斯关系会受到威胁。这也是一种自我边界被侵犯的感受。

二人都不懂这种潜意识,所以家庭矛盾和焦虑就会产生。

2、自己搬出婆婆家,小云觉得之前在婆婆家是寄人篱下,所以婆婆会不听自己的,那么自己就搬出来住,自己就能成为家庭的女主人。自己就会有话语权。

因为根据家庭系统理论,如果婚后媳妇与婆婆同住,在一个家庭中就出现两个女主人,媳妇认为自己住的是丈夫的房子,丈夫的房子就是媳妇的。

而婆婆认为房子是自己儿子的,儿子的房子就是妈妈的,也是媳妇可能会出现边界不清的争权行为。俩个人都想当家作主。

最好的办法就是分家住。媳妇周末回婆婆家就是客人,而婆婆偶尔来媳妇家也是客人。

3、小云担心儿子和婆婆过于亲密,是害怕儿子以后会抛弃自己,这种过度的感觉被抛弃感是来源于小云童年生活的分离创伤。

根据温尼科特的理论,第一次分离创伤是出生,孩子与子宫分离,第二次分离创伤是断奶,第三次分离创伤是上幼儿园。每个人一般都要经历这样的分离。

但小云的分离创伤比较严重,小云几个月是因父母吵架,被父亲送到奶奶家。小云经历了忽然的断奶以及和母亲的分离。

但婴儿具有自我修复关系的能力,小云在分离创伤后可以和奶奶建立关系。

但是当与奶奶关系建立好之后,自己又一次被迫和奶奶分离,又被送回母亲身边。

于是小云会再一次与母亲建立关系,当关系建立好之后,小云又被迫送去幼儿园(3岁时适合的入园年龄,但小云提前了1年半)。

小云婴幼儿期的掩护人频繁发生改变,会让她内心中对亲密关系有强烈担忧和不信任感。总是会觉得亲人会忽然离开自己。

小云看到儿子和奶奶亲密,就会担心儿子会离开自己。小云说不舍得给儿子断奶,以及对儿子未来不适应幼儿园,实际上是自己对分离焦虑的投射,是小云过度依赖儿子。而非儿子依赖自己。

4、世界上所有的爱是为了在一起,但只有母爱是为了分离,因为母爱的质量越高,越能让孩子更好的成长,去建立探索自己的空间。

而有的母亲会通过对孩子的过度担心和压抑孩子的能力来控制孩子不离开自己。这个过程是潜意识中逐渐促成的。

小云过度担心孩子的注意力问题、以及婆婆带孩子会导致生病等担心就是一种继发性获益。过度担心的事情其实是希望发生。因为如果孩子真的出现了生病或者养育问题,小云就有理由让婆婆与孩子分离。

其次是不给孩子断奶是为了让孩子始终和自己保持共生,这样孩子就会因为能力缺陷不能远离自己,这样就能一直和孩子在一起。以上理论出自经典精神分析,不要用道德评判,因潜意识的机制是非道德、非理性的。

5、根据家庭系统排列理论,家庭的早年重要经历会由下一代无意识的复制出来,在精神分析中这种现象叫强迫性重复,小云小时候经历了严重的分离创伤,监护人频繁发生变化。

小云在养育自己孩子时,希望能忽然中断儿子与奶奶的联结,并且让保姆与儿子建立联结,等到儿子3岁时,再辞掉保姆,让孩子去幼儿园。

这个过程重现了小云小时候所经历的被迫频繁更换监护人的经历。小云试图把自己的命运在儿子身上重演。这对孩子来说是具有伤害性的。

6、小云现在把8成以上的情感放在孩子身上,丈夫经常抱怨,夫妻二人很久没有出去玩了。但是小云只要看不到儿子就会焦虑。这有可能造成丈夫被边缘化。

家庭的支柱是夫妻关系,只有夫妻关系良好,才能稳定亲子关系。小云现在的做法让孩子承受巨大的情感投注,孩子会缺乏独立性,丈夫一旦被小云母子边缘化,可能会通过向家庭外寻求情感投注(出轨)。

图片发自简书App


看到即治疗。深层剖析,精神分析。看到这个过程,问题才有可能被缓解。

小云还好有自我救赎的意识。如果她没有,那么你作为男人,就必须要有。

你看出了你家的婆媳关系问题出在哪里了吗?如果没有,建议从头再看一遍。



用眼睛去微笑,用文字去记录。我是蝉舞,满满正能量的心理咨询师,走心文案师,你2019年的幸运女神,快跟上我的步伐,把我2019的好运也传递给你。

(微信AA402632072)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是一个偏远的小乡村,在中国,这样的小乡村有很多,背靠着大山,面相着广阔的平原或者小山丘,世世代代依仗着大自然给予...
    妮妮安阅读 5,186评论 0 0
  • 站『育儿解忧博士站』内的盆友都知道,每到周五都有美食分享。这些美味从可口小食到惊艳硬菜,样样俱全。谁让我们都...
    橙子1027阅读 2,967评论 7 3
  • 《美国第一犯罪律师案的反思》 网文:一位美国律师买了盒极为稀有、昂贵的雪茄,还为雪茄投保了火险。 结果他在一个月内...
    洋州客阅读 7,423评论 0 1
  • 每天多努力,可以吸收的阳光就多一点,今天上班的时候,同事老是抱怨工作中的烦恼,做了很多琐碎的事情,烦这烦那的,今天...
    千羽塔罗师阅读 952评论 0 0
  • 岛民骨子里自带爱吃爱玩属性,有事没事就找吃的找玩的,在离开镇江之际发现了一家小众的泰国菜【泰美】,尤其适合三两好友...
    eudorazhou阅读 1,33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