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宋词 贺铸《更漏子•上东门 》

更漏子•上东门

贺铸(宋)

上东门,门外柳,赠别每烦纤手。一叶落,几番秋,江南独倚楼。

曲阑干,凝伫久,薄暮更堪搔首。无际恨,见闲愁,侵寻天尽头。

注释:

更漏子:词牌名,又名“付金钗”“独倚楼”“翻翠袖”等。以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为正体,双调四十六字,前段六句两仄韵、两平韵,后段六句三仄韵、两平韵。另有双调四十六字,前后段各六句,两仄韵、两平韵,双调四十五字,前段六句两仄韵、两平韵,后段六句三仄韵、两平韵等变体。始兴唐代,流行宋代。

东门:指洛阳东门。

搔首:抓头的情态,指有所思。

侵寻:渐渐扩展到。

赏析:

    上片:“上东门,门外柳,赠别每烦纤手。”上片点明分别的地点,时间,在洛阳东门外,我们折柳相赠,“烦”字体现了作者对离别的无可奈何及烦恼。自然从叙事转而抒情。

    “一叶落,几番秋,江南独倚楼。”树叶飘落,几度春秋,漂泊江南,独上高楼。此处作者用了起兴的表现手法,景中含情,“独”字体现了作者的孤独寂寞。作者登高倚楼而望,将读者的视野引入更为广阔的时空,天地之大,而人之渺小,以“倚楼”二字体现了出来。

    下片: “曲阑干,凝伫久,薄暮更堪搔首。”倚在曲折的栏杆旁,长久地伫立,久久凝望。傍晚时分更是深深思念。此三句紧接上片,描写词人倚栏而望,思念心上人的情景。词人写思念并未直接道出,而是通过动作描写,“凝”、“伫”、“搔首”及程度副词“久”、“更”,生动形象地反衬出细腻的情感变化,含蓄而深沉。

    “无际恨,见闲愁,侵寻天尽头。”无边无际的离愁别恨,慢慢漫延到天的尽头。作者在此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无形的闲愁离恨,化为有形的云朵,随风飘散,直到天的尽头。这浩浩荡荡的离愁,与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此词情景交融,抒情含蓄委婉,极富艺术感染力。



参考书目:《宋词三百首》( 清)朱孝臧 编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更漏子.秋意浓】风微熏,湖波漾。阳暖秋浓心畅。梧叶舞,白云浮。天晴好映秋。杯中酒,逢旧友。蟹美膏香黄厚。往日景,...
    游世欢喜LatteSunset阅读 4,965评论 17 41
  • 菡萏残,梧桐老。霜染枫枝谁晓? 雁影远,笛声幽。江边独倚楼。 边城路。三更鼓。最是离人心苦。 秋欲暮,思无穷。相逢...
    玫瑰含香阅读 4,707评论 16 30
  • 对仗不仅仅是律诗的特点,在词中,我们也会经常见到,有两句对仗的,如张志和的《渔歌子》中的,青箬笠,绿蓑衣,春江细雨...
    C君诺阅读 7,699评论 4 53
  • 更漏子. 枕边书 文/君诺 枕边书,城头月。最懂人间离别。 桐叶破,鹊巢空。庭前秋正浓。 西风恶。黄花落。...
    浣云阅读 5,831评论 38 95
  • l 简介 在《蒋勋说宋词》中,蒋勋以其宽广的学养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为大家娓娓道来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一篇——宋词。...
    小潘chic阅读 5,79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