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把握好一个度,在合适的地方戛然而止,便能引人入胜,这便是恰好。
——题记
初三,是初中三年来最关键的一年。因为我们将面临人生第一个岔路口,而现在的学习习惯或方法会直接影响考试的成绩。所以比刷题更重要的,是掌握好学习的方法、习惯。
说实话,在步入初中的前两年中,我对数学并不感冒。每一次上课,我都仅是以无所谓的态度面对的,甚至有时会带有浮躁和不耐烦的情绪 ,因为我对那数学题中多角度,多方面的思考实在是不擅长。从而直接导致我的成绩一直上不去,甚至颇有要下滑的趋势。
每一次看到那繁琐的公式,令人头疼的符号我便心生退意,尤其是最后一道题,每一次我都恰好不会做。不必说那么多个图形构成的复杂图样,不必说那满眼眶的题目条件,也不必说需要从多个角度讨论的小题都令我不自觉地退缩了。题目中每一个符号,每一个阿拉伯数字,每一个汉字,我都知道他的含义。便连起来却是一部令人茫然"天书″了。每一次看到″天书″我都恰好没有思路,恰好我找不到题目的突破口,恰好时间来不及,也恰好沉不下心来。只能单单做出最简单的第一问,有时甚至连第二问也懒得去尝试。
但幸运的是,我们在这最关键的一年遇见了您。您的课堂与之前的模式全然不同。笼统的教学方式被您推翻,不是注重题量的多少,而是我们对题目、概念的理解。每一次讲解你都在最关键的地方停下,让我们去自主.思考.探索,去琢磨着在您满是趣味的讲解下已触手可及的答案。而不是仅仅将答案一股脑的倾倒给我们。
因为您能掌握好节奏,能在有同学思想开小差时,用生动形象的讲解激发我们上课学习思考的热情;用新的方法从新的角度看问题。有时,在我们看来极难的题目,就在其中顺其自然地给解决掉了。新的角度新的方法代表着新的思维,我们在潜移默化中,思维的角度,以大为进取。不再局限于几种"老套″的方法。
您说学习在精,而不是在多,将自己的错误在课后整理与纠错已是不错,若不回顾错题,只知一味的做题刷题又有什么意义呢?我反思,是啊,不能及时间回顾让错误越积越多,又有什么好处呢?大概只能得到一双上课时极为疲惫的眼神吧。
而现在上同学们上数学课时眼神中都闪着求知若渴,斗志昂然的光。课堂中恰好的停顿,恰好的引导让我们恰好有了思路,有了时间,也恰好有了想要继续做下去的斗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