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群在转发一篇文章,题为《特级教师于漪:语文教学不能光注重表面的热闹,更要货真价实》。此文摘自于漪论著《语文的尊严》,并以其中的一句话作为标题。尽管编者加了一个“光”字,使句子显得更辩正,但由于拿来作标题,反而更显得有些哗众取宠了。其实于漪写作此文的出发点是好的,其所批评的语文教学界的四种流弊——不注意语言文字;搞乱了语文学科性别;滥用多媒体;误用讨论——似乎也没毛病。问题就出在这个标题句上。原本作者只是对言不及义的“讨论”的一个感概,拿来做标题后仿佛就成了于漪对整个当下语文教学的看法。这就值得商榷了:什么是表面的热闹?什么是货真价实?我们拥有足够的热闹了吗?形的发展是不是属于货真价实?
就于漪全文看,“表面的热闹”无疑指过滥地使用信息技术;“对语言文字表达的思想感情,它们是在什么场合下怎么表达的,在不太清楚的时候就进行所谓的讨论”。说白了就是教学的形式问题。而“货真价实”无疑就是指语言文字以及文本所蕴涵的思想、见解、智慧。说白了就是教学内容问题。多媒体技术、课堂讨论等属于“语文教学”范畴,语言文字、思想内容等属于“语文”范畴。语文与语文教学是不能混为一谈的。语文教学是为语文服务的,语文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两者是属于形于质的问题,本身并不存在优劣对错高下的问题。关键在于应用它们的人,是否针对学生与场景而釆取科学、恰当、适宜的态度。滥用“形”固然不对,滥用“质”就可以了吗?同样是错误的。在小学的时候得一笔一划教孩子们认字写字,初中时仍需要手把手说文解字,到了高中如果连一篇文章的所谓语言文字、思想见解还需要教师来讲解,这是不是有点过了?
现在我们专门来讨论多媒体技术与课堂讨论这两个目前争议最多,也是于漪在文中所批判泡沫最多的教学手段。对语文教学的任何讨论到最后都将集中在这两个问题上:有无必要;是否过滥使用。但前者似无讨论的必要,因为于漪已明白告诉我们:多媒体作为信息手段进入课堂教学是一大进步,可以开阔学生视野;讨论当然好,可以集思广益。现在我们可以聚焦在第二个问题上,更明确地说就是:语文的表面即语文教学(在此专指多媒体与讨论)真的够热闹了吗?公开课或许如此,常态课未必然;公开课部分老师如此,多数老师未必然。
从于漪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她所列举的否定性课例基本属于公开课。那么,公开课为何容易过度开发多媒体、过度使用讨论呢?因为这两者几乎代表了当下语文课程改革在教学上的进步表征。既然我在示范,我就不可能拿一堂使用传统手段的课堂呈现给前来取经或考查的人们,我必须得向大家证明我的新理念、新教学啊!同时,既然要体现我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课堂讨论有过人之处,我又岂能在公开课上浅尝辄止点到即止呢?我必须得用足用老方可罢休。于是,我们才会看到于漪所说的“某地有节推广的小学语文课,上‘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整节课就是用多媒体上一幅国画”这样奇葩的情景。但是当无人听课时的常态课上,老师也如此卖力地使用多媒体吗?说出来也许会让你失望之极,调查表明:80%以上的老师是因为学校规定每课都得上交课件,才迫于压力使用多媒体。其中又有80%以上的常态课课件起到的只是传统的板书的作用,只是文字量更大。老师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如果像上公开课一样上常态课,教师非累死不可。公开课累在哪?主要就累在查资料这件事上。你以为找到一幅合适的画、音乐、视频会那么容易吗?所以光注重表面的热闹当然不对,但问题是热闹真的有吗?有也是属于部分开公开课的老师。
讨论使用同样如此。公开课上热热闹闹的讨论场景,在常态课上几乎看不见的。为什么呢?因为讨论是一项长远功夫,其对学生的作用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在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中慢慢生根、开花的,结果有可能在其离开学校后的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远。有时老师甚至看不到学生在讨论历程中开出的艳丽之花。换言之讨论就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功夫,而所耗费的时间精力远胜于老师自己滔滔不绝的讲解。讨论是门学问,也是把双刃剑,因此偶或使用抑或毫无研究基础之上的使用确实捉襟见肘漏洞百出,但能潜心钻研讨论、科学应用讨论的人少而又少,当我们看到有人在有问题地使用讨论的时候,指责批判是容易的,但在此之前我们是不是先得问一问:他为何误用讨论?
其实,不仅仅是于漪,包括钱梦龙、魏书生等老一辈语文教育工作者,几乎都有过对多媒体教学、讨论辩论等教学活动的批评。他们说的都在理,但都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绝大多数语文常态课堂老气横秋,很少能见到真正热闹的场景。因此正确的批评带来的有可能是负面的影响:大量语文教师借名人之言拒绝应用更不要说研究现代技术和现代教学方法。
现在我们要回到更本质的问题上来:语文教师是干什么的,语文课有何用?
叶圣陶老先生早就指责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象了,当下大家也跟着骂语文老师没水平,每周四五节课,每年几百个小时下去,可是学生写个文章狗屁不通,错别字连篇。语文教学高耗低效这个锅教师不背也得背,而且语文教师的责任确实很大。但这个责任不在于知识的传授,语言文字、历史文化、文学常识该教的老师都教了,可是语文教师的职责真的只是“传道授业解惑”吗?如果那样,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课程与教学论等等师范生都不必学,学了也没用(当下能用上的确实少之又少),甚至都不需要教师,扔几本语文大全即可。用同样的时间读背这些语文大全,学生掌握的知识一点也不会比教师教的少,甚至可能更多,那么语文老师的不可替代性又体现在哪里?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不在于自己在语文上有多优秀,而在于如何通过自己的教学使学生优秀起来。学生不可能在有限的几节课的知识灌输下就能优秀起来。而真正优秀的学生也不仅仅在于他掌握了多少语文知识,甚至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读写方法和有多高的读写能力,而要看他有没培养起语文人的情怀,有没有良好的读写习惯,有没有高远的读写境界。有的人会读也善读,却不爱读;有的人读以致用,而有的仅为消遣;有的文字功底很好却不爱写,有的爱写却专写些风花雪月黄赌毒暴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污文……因此,语文教师的职责和语文课的功能就在于发展学生对语文的敏感、培养他们对语文的情感、养成他们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升他们语文学习的境界等等。因此,不管你使用什么手段,不管你讲什么内容,有没有效就看学生听了你的语文课是更喜爱语文还是更讨厌语文,是更勤奋地读写而是更懒得读写,是准备着用语文为人类谋福利还是计划着通过语文达成自己的荣华富贵。
语文教师要注重语言文字没错,关注文本的思想见解更对。但语文教师一定不能逞一己口舌之强,将学生自己的感悟体验都该包办了,把学生的思维空间都填得满满的。而基础教育的内容也就那么多,不要老想着如何不漏一字的教不少一句地学,那其实很容易做到。有个桥段怎么说?今天睡了明天还想睡是爱情,今天睡了明天还得睡是婚姻。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对语文产生爱情,而不是逼他们“早婚早育”。因此,教师要多琢磨如何使学生听了还想听,学了还想学。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基础教育阶段形比质可能更重要一点。我们不要一味地批判某种形式使用中产生的问题,而是要找到问题的结症,从而加以防治与医疗,使这种形式能够更健康更持久地发展。避免我们的语文教学不断陷入钟摆状态:先一窝蜂地拥挤在某种形式上,再彻底将其否定打垮,然后再寻找新的形式,进入新的轮回。形之不存质将焉附?如此,语文或语文教学就永远不可能有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