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到来,似乎从来不需要特别的约定,仅仅是跟秋天来了个华丽的转身,只见天地间下着细小而密集的雪花,越下越大,越下越密,好像无数的仙女向人间播撒花儿,落在地上,仿佛给大地铺上了厚厚的毛毯;落在树上,像穿上了银装。它展现严峻,坚强刚毅,它庄严肃穆,博大伟岸,它或吟或啸,出自衷肠。
雪中的景色壮丽无比,天地之间浑然一色,只能看见一片银色,好象整个世界都是用银子来装饰而成的。松树苍翠地站在白皑皑的雪地里,随着凛冽的寒风摇晃着身子,发出尖厉刺耳的呼啸,像是有意在藐视冬天。
冬天寒意的升起,日头慢慢短下去。
寒风更催促着我们翻箱倒柜,
把厚一些的衣服都备好,
冬天最需要被关爱,因为漫长的冷,
对于时常手脚冰凉的我来说,本不该喜欢冬天。
应当如临大敌般包得臃肿,尽量减少活动,
但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或许是相机赋予自己的力量,等冬来,反而成了我期待的事。
就像林徽因的一首诗说的:
冬有冬的来意,寒冷像花,
花有花香,冬有回忆一把。
一条枯枝影,青烟色的瘦细,
在午后的窗前拖过一笔画,
寒里日光淡了,渐斜。
有人说冬天简单的有些苍白,
一条枯枝影,一片雪花,天地寂寥。
但我觉得,冬天更接近生命的底色,
褪去繁华喧嚣,越简单,越丰盈。
山不再繁茂,重归深沉静默。
水躲在冰下,重归细水长流。
树落尽叶子,再不受风摇撼。
人也放慢脚步去倾听心声。
听雪压在松枝上的咯吱,化成水后的滴答,
山河最艳寂的刹那,能唤起心底最寂静的欢喜。
冬是喧嚣过后,静品清欢。
它没有春的妩媚,夏的繁茂,秋的深沉,但冬季没有虚伪,没有掩饰,喧器是它的一种释放,表面坚强,实则脆弱,冬天的阳刚之美,诠解着生命最辉煌最烂灿的季节。
冬天最温暖的莫过于围炉夜话,邀上好友,于虚室中围坐,煮茶,道一句:“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茶越冲越淡,不知不觉间竟谈了一夜。岁寒,清欢足以暖心。
生命的美好,就在这清淡的欢愉里。
宋,晁公武有词:笑擘黄柑酒未醒,玉壶金斗夜生冰,开窗尽见千山雪,雪未消时月正明。兰烬短,麝煤轻,画楼钟鼓已三更。就说了冬夜里饮酒,赏月观雪的那份惬意。
冬天,我们不光要备好衣物,及时取暖。还要准备好一颗随时随地享受清欢之心,将用怎样的态度去迎接生活,去迎接长夜漫漫,山寒水冷。
围着火炉捧诗书,用雪水煮沸一壶茶,
如此,才不枉度过这一冬。
人的一生总会走过四季,走过冬天,热爱她们吧,因为那就是生活,那些些许不足,换个角度,又是一路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