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狂风暴雨,我心似如暖阳。
一书一茶一笔,所爱来日方长。
本文解读的ROE,方向集中于从ROE看企业的商业模式,文末附录老唐和梁孝永康关于ROE的其他方向解读。强烈推荐进行延伸阅读。
另外文末的ROE的高低应该以什么标准评价,是个人思考后的产物,目前网络还未看到相似的提问和回答,建议读。在此感谢追寻价值群的Reita,好的问题往往比好的答案重要得多。
如果我说有一种药,打一针后就可以永远不吃不喝,长生不老,你信吗?
如果说我说有一串密码,大大小小大大小,按此下注,就会横扫澳门,上位赌王,赢得天下财富,你信吗?
如果你觉得这些儿戏和玩笑,为什么会要相信,股市中会有什么万能公式,可以让你一夜暴富?
是因为前人太蠢,还是你太聪明,既然这么聪明,为什么还没成为宇宙首富,却想来股市赚快钱实现财富自由呢?
所以,投资也一样,没有任何一个孤立的指标,可以一劳永逸,这不符合自然规律。如果以后听到有人口若悬河的说着PE-PB-PS , KDJ-RSI-MACD,那就趁早离他远点,否则早晚赔掉内裤。
股市的那么多指标,真的没用吗?
有,当然有。全球目前上市公司数量59000余家,其中中国境内上市公司数量超过5000家、香港地区上市公司数量2600多家,假设我们以神仙速度,一天研究一家,单就目前中国和中国香港地区的7600家公司就够你研究21年,这还是在没有增量的情况下。
所以,指标的作用,就和千百年人类大脑进化出来的系统1一样,是让我们快速的屏蔽掉不值得去深入研究的公司,筛选出心怡的公司,从而节省大量的工作,让我们有机会聚焦到真正的好公司上。
这么多指标,用什么作为漏斗呢?
巴菲特曾经说过,如果只能用一个指标来评判公司好坏的话,那这个指标就是净资产收益率(ROE)。
ROE是一个指路牌,找到了方向,我们再走进去看,这条路到底行不行的通。(ROE是个入口,进去了再看是泥泞小路连悬崖,还是阳光大道通彼岸)
这就引出来今天的主题,股市无坐标,只有引路人,这个引路人,就是企业的ROE,即净资产收益率。
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ROE,通过四个不同的公式,可以表达其三种观察方法,这就是《数学之美》。
公式一:是ROE的文字解释,即投入的净资产,一年可以赚回多少利润。这个公式解释了ROE就是企业的盈利能力,也解释了企业只有高且持续的盈利能力才有价值。
试想我投入了100万,开了卷卷奶茶店,一年可以赚回50万,ROE=50%,那就变态哇塞了。如果每年赚回1万,ROE=1%,那还如让钱去银行躺着吃灰。投入了100万,一年赔了10万,ROE=-10%,天才,我别败家了。
第一种情况,如果仅仅第一年赚了50万,往后每年赔100万,那么我也见不到第三年底的太阳,就会败光本金,所以这里的赚钱能力,不仅要求今天很赚钱,而是一直很赚钱,才证明资产有价值。
第三种情况,虽然第一年赔了10万,或许第2-3-4-5-6年都赔了10万,但是从第7年开始,每年可以盈利200万,那也是守得云开见月明,目光短浅的人莫品评。许多企业初创期,为了长久价值,初期的ROE都是负数,比如最早的京东、亚马逊、美团等互联网公司,都是大手笔烧钱,一旦过了临界点,网络效应就会发挥作用,大笔大笔赚钱,这种公司,在价值投资的体系里,是筛选不出来的。
公式二:说明了ROE与PB和PE的制约关系,如一只股票ROE特别高,那么PB就会相对较大,PE相对较小。
这点在现代企业中更为常见,高PB反往往是好生意模式的一种表现,说明了企业不需要那么高值的传统生产要素去赚取利润。
生产要素指进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时所需要的各种社会资源,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五种。其中前三种属于重资本,前两次工业革命的最大依靠,后两者属于轻资本,是信息革命以来,快速推动人类发展和进步的核动力。
公式三:是为了解释公式四是如何演变来的。
公式四:用于分析企业的商业模式,即企业赚钱的三种方式。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看出,高ROE的企业至少拥有三种特征中的一种,或者说一种特别突出。
当然可能有朋友也会有疑问,为什么不是三种都强呢。借用老子的话回答你,都TM的让你占了,地球不得爆炸啊。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老子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商业模式一:赚钱不辛苦
高毛利,高净利。这种企业一般都是上头成本高,垄断、人性、成瘾行业。想必也是大家最喜欢的企业类型,所谓的,用条狗来当董事长它一样赚钱。例如茅台,毛利率常年维持在90%,净利率55%以上。这类行业一般赚钱不辛苦,易守难攻。缺点是,从来不会便宜,没人是傻子。
商业模式二:赚辛苦钱
高周转。这种企业,靠着产品的周转率赚钱。典型如沃尔玛。打比方,你用10000块,产品利润低,卖一次只能赚200块,毛利2%。和茅台92%的毛利比,你过的就不是人的日子。但是没关系,咱们不天生丽质,但咱们继承了中国人的勤奋,肯干,玩命,一次2%,我一年用10000块做12次生意,每个月就流转一次,一年下来,也是24%,那就是真的太不错了。(全球企业投资ROE平均水平10-12%左右),这类行业,一般赚个辛苦钱,不过大哥也别抱怨,下边还有要玩心跳的呢?
商业模式三:辛苦却不一定赚钱
高杠杆。这类企业,玩的就是心跳,一般人学不来。比如银行,房地产,美国华尔街的大投行。有的赚钱全靠运气,看看长期资本的破产,看看硅谷银行的倒闭,其实企业经营不一定出现了问题,就怕债主上门让你还钱。打比方,你有100万块钱本金,赚了10%,一年只赚10万块。真是鸡肋鸡肋,甚是无味。但是呢,当你动用了10倍杠杆,就相当于你的100万本金,变成了1000万可用资产,涨了10%,你就赚了10万,翻倍了,是不是很爽呀。别着急,你跌10%,就清零回家了。
选择哪种模式,不是企业想选就有的,这里有行业属性原因,有能力使然,也有历史遗留的选择,幸好我们和企业不一样,我们有更大的选择范围,既然如此,就尽量选择与好的商业模式者同行吧。
ROE的高低应该以什么标准评价
回溯历史,将时间维度拉长到100-200年,全球企业投资的回报率大概在10-12%的范围,即企业的平均长期盈利能力ROE在10-12%的范围,甚至截取其中10-20年的时间段,基本也是在8-12%的范围内浮动。
为什么是8-12%呢,为什么不是3%或者30% ?这就要从经济学的经济利润概念讲起了。
经济学讲,只有垄断,企业才有经济利润。竞争性企业只能有资本投入的利息,而这个利息的长期回报率就是ROE。
利息的概念是机会成本,企业投入资本,从事生产产生了利润,但问题是这些资本不投入企业,也会存在银行或购买国债产生利息,这就是资本的机会成本。
由于竞争的存在,大部分企业在竞争下没有办法无限提高价格,所以产品的成交价是在竞争下大家都不愿意再降价的最低价格。这个最低价格,之所以大家不愿意再往下降,是因为投资企业有风险,如果这点利润赚不出来,还不如投入其他渠道,不搞企业了。所以竞争企业只能赚取利息,这也是为什么买股票就要买垄断的原因。
现实社会中,没有绝对意义的垄断,只有相对的。比如我非常喜欢小米的雷军,忠实的迷弟,他的手机3000会买,6000也会买,在这个节点上的小米,对于我就是垄断的。
相对意义的垄断也有人群多少的比较,比如小米的垄断,人群和苹果比,一定是比较少,这样小米提价过高,就会遇见销量下滑到低于规模效益的节点,他就不敢提太多,这样的垄断基础就不够牢固。
垄断的形成,是因为行政手段、产品力、心智、供需形势、差异化等一系列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里再说回,回报是资本的利息,可能我们很容易直接联想到我们现在的银行利息也就是1-3%,怎么可能会到8-12%呢?
因为这里的利息不是银行的存款利息,而是企业的平均长期综合收益回报率,即ROE。
要知道,银行给我们3%,银行也要赚钱,他们贷款出去利息就是5-6%了,企业拿5-6%的利息,还愿意要,是因为他们可以赚8-12%,每一层渠道都分享了这部分利润。
我们存银行、买理财,相当于我们自己的认知不足,将钱交给了各种中间代理人打理,去帮我们赚钱,当然要给他们留利润。
如果你具备足够的知识,直接买入企业,那么就相当于翘掉了银行这个层级,直接和房东签合同,没了中介,收益当然高了。
但是问题就在于,如果你不那么专业,有可能遇见一房多卖的房东,可能会血本无归。
这就是ROE。
说完了ROE,那么股市的其他指标也都一个道理,只是为你提供了一个指引,真正的武功秘籍,是你的思考和认知。
老唐关于ROE的思考文章。
推荐语:从1929年大萧条中人类的行为方式,解构了ROE=企业经济商誉=商品溢价,只有溢价,才能赚到经济学中的利润,而不是资本投入的利息。
文章旁征博引,融会贯通,从马克思的《资本论》和费雪的《利息理论》出发,阐述了人类对于劳动、价值、资本的认知变化过程。
为什么说,费雪被认为是上个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就是因为他明确了“凡是可能产生未来收入的资源都是资产。资本就是资产的现值”,最终统一了人类对于剥削的认知,创造出无比繁荣的市场经济体系。
查理.芒格总是倒过来看的思维在这里派上了用场 :不是因为企业好,所以才有高ROE,而是因为ROE高,去推想企业到底哪里好。
是看到高ROE,去想这家公司有些什么资产没有被记录在账面上?
是看到低ROE,去想这家公司的什么资产已经损毁了,却没有从账面上去掉?”
这样的思考方式,指向了巴菲特提出的经济商誉的概念。恰恰是这种没有记录在账面上的经济商誉,这种花钱买不来的经济商誉,带给了企业创造财富的核心竞争力。
进一步,又提出了价值投资者使用ROE的局限性,即这套招数“只能在学霸里寻找未来的学霸。它注定有个死结:会错过逆袭为学霸的原学渣”,就好像巴菲特注定会错过亚马逊一样。
最后,谈到了格雷厄姆PB估值法的时代背景,“那是一个朝不保夕的时代,人们的目标是活着,每天都有几百万人口靠施粥棚的粥生存,所有的“消费者”都在尽最大可能寻求最便宜的商品,几乎没有人愿意为商品或者服务支付溢价,没有人敢于乐观的展望未来。由于消费者只寻求最低成本的商品和服务,不愿支付任何溢价,企业哪里还有“经济商誉”这种东西呢?”
也正是这段文字,让我想到了文章的推荐语。
最后借由腾讯、平安的对比,告诉我们经济商誉也有质量、含金量、确定性之别,这也许就是投资的艺术部分了。
梁孝永康关于ROE的思考文章
推荐语:如果说老唐是定性解读了ROE和企业质地的关系,那么梁孝永康则是定量的告诉我们,高ROE和高长期收益率的关系,还存在着企业业务复利增长的鸿沟。
本文围绕查理芒格的“长期来说,投资的收益率约等于公司的ROE”这句话展开,通过分析的方式,让我们明白了这句话的局限条件:
产生复利的基础是以原有ROE水平的利润再投入,留存收益必须用于扩大再生产,否则每年利润全部分红的话,只有单利的效果。
企业盈利可以继续以原有ROE的速度在增长。这种增长可以来自于公司利润全部留存的内生增长,也可以来自利润分红后,个人投资者以相同或更高ROE去投资新的企业。但是要注意投资的溢价。
从而引出了“净资产收益率是赚钱能力,年化增长率是成长能力。”的概念,只有这两者的完美结合,才能产生出爆炸性的企业。
正如今年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中,二老对喜诗糖果的评价“喜诗糖果当前面临的问题不在于是否开新店。我和查理为了把这个品牌推向全球做过很多尝试,每次我们都是在最初觉得走对了方向,但后来发现还是不行。喜诗糖果有101年的历史,虽然有自己的魔力,但魔力也不是无限的。”
喜诗糖果是二老转型的成名作,是典型的高ROE代表,且买入价格很便宜,妥妥的现金奶牛,但也仅仅是佛龛市场的现金奶牛。记住,这里对于成长性不足的现金奶牛,便宜很重要(喜诗糖果买入PE=12.5倍,PB=3.125倍)
说到便宜,二老今年再次谈到了,没有傻子的资本市场,很难产生一笔好的投资,这实际上,说的就是不能溢价太高去买入,哪怕是高ROE的资产。没有傻子的市场,只能降低我们的目标收益率。
接着指出了账面ROE和真实ROE的区别,茅台的账面ROE约为30%左右,但实际资产产生的ROE约为80%,多余的部分是用不到的现金及资产拉低了整体ROE,而ROE越高,就越可以仅仅利用少部分留存利润保持原有盈利能力。
本来今天是来写比音勒芬的年报分析的,真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快,只能下周见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