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走罢,不急

晚上在姑妈家吃完饭,喝了一会茶,和姑父一起出去散步,带姑父去仅隔几个街道远的光孝寺,去年年末放假的时候,自己一个人去过,在寺里待了半个下午的时间,坐在大堂前的石板上。

似乎,谈起寺庙,都有一点点亲切之感。虽然不曾皈依,却一直都心生敬仰。很多时候,待在寺庙,不管是堂前还是屋后,找个地方坐会,放空自己,都会觉得内心平静如水,无风无痕。

上一周在十点读书会的分享会里,聊到旅行,因为主题是“坚持”,因此没有谈太多旅途的感受。但是讲到在拉萨的那段时光时,心里还是微微一震。回到家后,特地还翻了一下在拉萨的青旅住时写的一段话:

《别问》

在没有时间概念的空间里,虚耗着

书店里,放着歌

天堂时光  书店

天堂时光   青旅

徘徊其间


外面的阳光很刺眼

窗外,看得见,布达拉宫

看不见,时间和云朵

天蓝,蓝的不真实

他说,那天边的云更不真实

太假了


在这里找不到真实

大昭寺门口,络绎不绝的磕长头

的信徒们

那是真实的

信,便是真


那你信不信?

我不知道

不懂

在拉萨的那段时间,多次在大昭寺前或者布达拉宫广场上坐着,就那么坐着,有时也会随着人群一起绕着寺庙转着。享受那片刻的放下,放空,轻松而平静。

对于佛教,不管是藏传、南传、汉传,我不曾想过要有什么深究,对于教派里面的分别,也不曾想过需要多少了解。大概,我只是沉浸在佛学的安静里而已。对于神秘,对于未知,都不曾激起多少强烈的好奇。尽管会间断阅读一些书籍,却也没有做什么笔录,好像看过那么些许书,也都没有记住什么。一如,每一次跪在大殿上,抬头低头之间,匍匐与起身之刻,心无旁骛,不念也未想,只是完成仪式一般。并无所求。

除了前年在九华山上,地藏菩萨殿前,曾跪拜了许久,心心念想祈求父母的身体安康。也是唯一次,带了深深的执念在殿堂前,祈福念诵。

于我,一直对宗教是有敬畏心的。大二暑假那年参加夏令营,第一次真正近距离接触了出家人,住在寺里,吃斋念佛,虽然只是短短的一星期,但对于我来说,这一辈子的因缘都已然种下了。

很多时候,心绪烦躁,便会听听佛乐,有时候也会跟着诵念。焦急之心,倒真的是会缓下来很多。这是一种什么力量呢?我并不曾有所探索过。有说这是一种本我的自我修行;也有说这就是佛说的“定”;也有说这不过是你自己的心火熄灭了而已。

不曾探究过,也不愿去渴求什么答案。

觉得,这里面,大概有一种:大道无言之感。

这一无言之感影响之深,有很长一段时间,都让我放弃了写日记的习惯,放弃了写随笔的习惯。既觉得笔下之言多是荒诞之语,又觉得再多言语,在述说的那一刹那便已没了味道。

那个时候,经历里也多了一些被欺骗,信任之感少了很多;加上毕业之期,多了一些焦急和迷茫。愈发在内心里积攒了很多沉默,尽管表现在现实里多了很多话语,却从未在内心里褪去那些焦躁和惶惶不知。

直到毕业末,在宣城的小九华寺庙里,住了几天。把内心的沉默浮于表面,把安静从内到外的贯彻一身。只是和师父们一起,早起念早课,晚间念晚课,吃吃斋饭,下雨了在床边看看书,放晴了和几位师父到隔壁的山上散散步。

归于本真,才松了口气。知道我还是我,没有迷失。

而后,毕业,至今。

闲时,会翻翻公案,听听佛乐。

有了闲暇和心思,便就记下一二。

大概佛缘还很浅,聪慧不够。

继续在红尘,走走罢,不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哪,淋过雨? 在哪,遇见你? 在哪,亲吻你? 在哪,告白你? 在哪,结的婚? 在哪?真爱里!
    巴海阅读 1,404评论 0 3
  • 我们最怕一生孤独,我们最怕无人相知。一个能一起吃饭的人,是最长情的陪伴,一个能聊得来的人,是最好的知己。
    那七七八八阅读 3,017评论 0 1
  • 做开发这么长时间,由于是中途转的iOS ,有许多基础知识掌握的不牢靠,所以最近决定整理整理基础知识,补补之前欠...
    mayChunJ阅读 2,999评论 0 4
  • 时光是个少年犯—何山 听这首歌,应该是两年前了。 夏夜冗长燥热,时值暑节,厌烦终日在家无所事事,吃吃睡睡没完没了,...
    南逢酒馆阅读 3,77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