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所周知 Has
总所周知 HashMap 是面试中经常问到的一个知识点,也是判断一个候选人基础是否扎实的标准之一,因为通过 HashMap 可以引出很多知识点,比如数据结构(数组、链表、红黑树)、equals 和 hashcode 方法。
除此之外还可以引出线程安全的问题,HashMap是我在初学阶段学到的设计的最为巧妙的集合,里面有很多细节以及优化技巧都值得我们深入学习,话不多说先看看相关的面试题:
• 默认大小、负载因子以及扩容倍数是多少
• 底层数据结构
• 如何处理 hash 冲突的
• 如何计算一个 key 的 hash 值
• 数组长度为什么是 2 的幂次方
• 扩容、查找过程
如果上面的都能回答出来的话你就不需要看这篇文章了,那么开始进入正文。
数据结构
• 在 JDK1.8 中,HashMap 是由数组+链表+红黑树构成
• 当一个值中要存储到 HashMap 中的时候会根据 Key 的值来计算出他的 hash,通过 hash 值来确认存放到数组中的位置,如果发生 hash 冲突就以链表的形式存储,当链表过长的话,HashMap 会把这个链表转换成红黑树来存储。
在看源码之前我们需要先看看一些基本属性
//默认初始容量为16
staticfinalintDEFAULT_INITIAL_CAPACITY =1<<4;
//默认负载因子为0.75
staticfinalfloatDEFAULT_LOAD_FACTOR =0.75f;
//Hash数组(在resize()中初始化)
transientNode[] table;
//元素个数
transientintsize;
//容量阈值(元素个数超过该值会自动扩容)
intthreshold;
table 数组里面存放的是 Node 对象,Node 是 HashMap 的一个内部类,用来表示一个 key-value,源码如下:
staticclassNodeimplementsMap.Entry{
finalinthash;
finalK key;
V value;
Node next;
Node(inthash, K key, V value, Node next) {
this.hash = hash;
this.key = key;
this.value = value;
this.next = next;
}
publicfinalKgetKey(){returnkey; }
publicfinalVgetValue(){returnvalue; }
publicfinalStringtoString(){returnkey +"="+ value; }
publicfinalinthashCode(){
returnObjects.hashCode(key) ^ Objects.hashCode(value);//^表示相同返回0,不同返回1
//Objects.hashCode(o)————>return o != null ? o.hashCode() : 0;
}
publicfinalVsetValue(V newValue){
V oldValue = value;
value = newValue;
returnoldValue;
}
publicfinalbooleanequals(Object o){
if(o ==this)
returntrue;
if(oinstanceofMap.Entry) {
Map.Entry e = (Map.Entry)o;
//Objects.equals(1,b)————> return (a == b) || (a != null && a.equals(b));
if(Objects.equals(key, e.getKey()) && Objects.equals(value, e.getValue()))
returntrue;
}
returnfalse;
}
}
总结:
• 默认初始容量为 16,默认负载因子为 0.75
• threshold = 数组长度 * loadFactor,当元素个数超过threshold(容量阈值)时,HashMap 会进行扩容操作
• table 数组中存放指向链表的引用
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 table 数组并不是在构造方法里面初始化的,它是在 resize(扩容)方法里进行初始化的。
table 数组长度永远为 2 的幂次方
总所周知,HashMap 数组长度永远为 2 的幂次方(指的是 table 数组的大小),那你有想过为什么吗?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 HashMap 是通过一个名为 tableSizeFor 的方法来确保 HashMap 数组长度永远为2的幂次方的,源码如下:
/*找到大于或等于 cap 的最小2的幂,用来做容量阈值*/
staticfinalinttableSizeFor(intcap){
intn = cap -1;
n |= n >>>1;
n |= n >>>2;
n |= n >>>4;
n |= n >>>8;
n |= n >>>16;
return(n <0) ?1: (n >= MAXIMUM_CAPACITY) ? MAXIMUM_CAPACITY : n +1;
}
tableSizeFor 的功能(不考虑大于最大容量的情况)是返回大于等于输入参数且最近的 2 的整数次幂的数。比如 10,则返回 16。
该算法让最高位的 1 后面的位全变为 1。最后再让结果 n+1,即得到了 2 的整数次幂的值了。
让 cap-1 再赋值给 n 的目的是另找到的目标值大于或等于原值。例如二进制 1000,十进制数值为 8。如果不对它减1而直接操作,将得到答案 10000,即 16。显然不是结果。减 1 后二进制为 111,再进行操作则会得到原来的数值 1000,即 8。通过一系列位运算大大提高效率。
那在什么地方会用到 tableSizeFor 方法呢?
答案就是在构造方法里面调用该方法来设置 threshold,也就是容量阈值。
这里你可能又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要设置为 threshold 呢?
因为在扩容方法里第一次初始化 table 数组时会将 threshold 设置数组的长度,后续在讲扩容方法时再介绍。推荐阅读:HashMap 面试 21 问,这次要跪了!
/*传入初始容量和负载因子*/
publicHashMap(intinitialCapacity,floatloadFactor){
if(initialCapacity <0)
thrownewIllegalArgumentException("Illegal initial capacity: "+initialCapacity);
if(initialCapacity > MAXIMUM_CAPACITY)
initialCapacity = MAXIMUM_CAPACITY;
if(loadFactor <=0|| Float.isNaN(loadFactor))
thrownewIllegalArgumentException("Illegal load factor: "+loadFactor);
this.loadFactor = loadFactor;
this.threshold = tableSizeFor(initialCapacity);
}
那么为什么要把数组长度设计为 2 的幂次方呢?
我个人觉得这样设计有以下几个好处:
1. 当数组长度为 2 的幂次方时,可以使用位运算来计算元素在数组中的下标
HashMap 是通过 index=hash&(table.length-1) 这条公式来计算元素在 table 数组中存放的下标,就是把元素的 hash 值和数组长度减1的值做一个与运算,即可求出该元素在数组中的下标,这条公式其实等价于 hash%length,也就是对数组长度求模取余,只不过只有当数组长度为 2 的幂次方时,hash&(length-1) 才等价于 hash%length,使用位运算可以提高效率。
2. 增加 hash 值的随机性,减少 hash 冲突
如果 length 为 2 的幂次方,则 length-1 转化为二进制必定是 11111……的形式,这样的话可以使所有位置都能和元素 hash 值做与运算,如果是如果 length 不是 2 的次幂,比如 length 为 15,则 length-1 为 14,对应的二进制为 1110,在和 hash 做与运算时,最后一位永远都为 0 ,浪费空间。HashMap 容量为什么总是为 2 的次幂?推荐看下。
关注微信公众号:Java技术栈,在后台回复:Java,可以获取我整理的 N 篇 Java 教程,都是干货。
扩容
HashMap 每次扩容都是建立一个新的 table 数组,长度和容量阈值都变为原来的两倍,然后把原数组元素重新映射到新数组上,具体步骤如下:
1. 首先会判断 table 数组长度,如果大于 0 说明已被初始化过,那么按当前 table 数组长度的 2 倍进行扩容,阈值也变为原来的 2 倍
2. 若 table 数组未被初始化过,且 threshold(阈值)大于 0 说明调用了 HashMap(initialCapacity, loadFactor) 构造方法,那么就把数组大小设为 threshold
3. 若 table 数组未被初始化,且 threshold 为 0 说明调用 HashMap() 构造方法,那么就把数组大小设为 16,threshold 设为 16*0.75
4. 接着需要判断如果不是第一次初始化,那么扩容之后,要重新计算键值对的位置,并把它们移动到合适的位置上去,如果节点是红黑树类型的话则需要进行红黑树的拆分。
这里有一个需要注意的点就是在 JDK1.8 HashMap 扩容阶段重新映射元素时不需要像 1.7 版本那样重新去一个个计算元素的 hash 值,而是通过 hash & oldCap 的值来判断,若为 0 则索引位置不变,不为 0 则新索引=原索引+旧数组长度,为什么呢?具体原因如下:
因为我们使用的是 2 次幂的扩展(指长度扩为原来 2 倍),所以,元素的位置要么是在原位置,要么是在原位置再移动 2 次幂的位置。因此,我们在扩充 HashMap 的时候,不需要像 JDK1.7 的实现那样重新计算 hash,只需要看看原来的 hash 值新增的那个 bit 是 1 还是 0 就好了,是 0 的话索引没变,是 1 的话索引变成“原索引 +oldCap
这点其实也可以看做长度为 2 的幂次方的一个好处,也是 HashMap 1.7 和 1.8 之间的一个区别,具体源码如下:
/*扩容*/
finalNode[] resize() {
Node[] oldTab = table;
intoldCap = (oldTab ==null) ?0: oldTab.length;
intoldThr = threshold;
intnewCap, newThr =0;
//1、若oldCap>0 说明hash数组table已被初始化
if(oldCap >0) {
if(oldCap >= MAXIMUM_CAPACITY) {
threshold = Integer.MAX_VALUE;
returnoldTab;
}//按当前table数组长度的2倍进行扩容,阈值也变为原来的2倍
elseif((newCap = oldCap <<1) < MAXIMUM_CAPACITY && oldCap >=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
newThr = oldThr <<1;
}//2、若数组未被初始化,而threshold>0说明调用了HashMap(initialCapacity)和HashMap(initialCapacity, loadFactor)构造器
elseif(oldThr >0)
newCap = oldThr;//新容量设为数组阈值
else{//3、若table数组未被初始化,且threshold为0说明调用HashMap()构造方法
newCap =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默认为16
newThr = (int)(DEFAULT_LOAD_FACTOR *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16*0.75
}
//若计算过程中,阈值溢出归零,则按阈值公式重新计算
if(newThr ==0) {
floatft = (float)newCap * loadFactor;
newThr = (newCap < MAXIMUM_CAPACITY && ft < (float)MAXIMUM_CAPACITY ?
(int)ft : Integer.MAX_VALUE);
}
threshold = newThr;
//创建新的hash数组,hash数组的初始化也是在这里完成的
Node[] newTab = (Node[])newNode[newCap];
table = newTab;
//如果旧的hash数组不为空,则遍历旧数组并映射到新的hash数组
if(oldTab !=null) {
for(intj =0; j < oldCap; ++j) {
Node e;
if((e = oldTab[j]) !=null) {
oldTab[j] =null;//GC
if(e.next ==null)//如果只链接一个节点,重新计算并放入新数组
newTab[e.hash & (newCap -1)] = e;
//若是红黑树,则需要进行拆分
elseif(einstanceofTreeNode)
((TreeNode)e).split(this, newTab, j, oldCap);
else{
//rehash————>重新映射到新数组
Node loHead =null, loTail =null;
Node hiHead =null, hiTail =null;
Node next;
do{
next = e.next;
/*注意这里使用的是:e.hash & oldCap,若为0则索引位置不变,不为0则新索引=原索引+旧数组长度*/
if((e.hash & oldCap) ==0) {
if(loTail ==null)
loHead = e;
else
loTail.next = e;
loTail = e;
}
else{
if(hiTail ==null)
hiHead = e;
else
hiTail.next = e;
hiTail = e;
}
}while((e = next) !=null);
if(loTail !=null) {
loTail.next =null;
newTab[j] = loHead;
}
if(hiTail !=null) {
hiTail.next =null;
newTab[j + oldCap] = hiHead;
}
}
}
}
}
returnnewTab;
}
在扩容方法里面还涉及到有关红黑树的几个知识点:
链表树化
指的就是把链表转换成红黑树,树化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链表长度大于等于 8
table 数组长度大于等于 64
为什么 table 数组容量大于等于 64 才树化?
因为当 table 数组容量比较小时,键值对节点 hash 的碰撞率可能会比较高,进而导致链表长度较长。这个时候应该优先扩容,而不是立马树化。
红黑树拆分
拆分就是指扩容后对元素重新映射时,红黑树可能会被拆分成两条链表。
由于篇幅有限,有关红黑树这里就不展开了。
查找
HashMap 的查找是非常快的,要查找一个元素首先得知道 key 的 hash 值,在 HashMap 中并不是直接通过 key 的 hashcode 方法获取哈希值,而是通过内部自定义的 hash 方法计算哈希值,我们来看看其实现:
staticfinalinthash(Object key){
inth;
return(key ==null) ?0: (h = key.hashCode()) ^ (h >>>16);
}
(h = key.hashCode()) ^ (h >>> 16) 是为了让高位数据与低位数据进行异或,变相的让高位数据参与到计算中,int 有 32 位,右移 16 位就能让低 16 位和高 16 位进行异或,也是为了增加 hash 值的随机性。
知道如何计算 hash 值后我们来看看 get 方法
publicVget(Object key){
Node e;
return(e = getNode(hash(key), key)) ==null?null: e.value;//hash(key)不等于key.hashCode
}
final NodegetNode(inthash, Object key){
Node[] tab;//指向hash数组
Node first, e;//first指向hash数组链接的第一个节点,e指向下一个节点
intn;//hash数组长度
K k;
/*(n - 1) & hash ————>根据hash值计算出在数组中的索引index(相当于对数组长度取模,这里用位运算进行了优化)*/
if((tab = table) !=null&& (n = tab.length) >0&& (first = tab[(n -1) & hash]) !=null) {
//基本类型用==比较,其它用euqals比较
if(first.hash == hash && ((k = first.key) == key || (key !=null&& key.equals(k))))
returnfirst;
if((e = first.next) !=null) {
//如果first是TreeNode类型,则调用红黑树查找方法
if(first instanceof TreeNode)
return((TreeNode)first).getTreeNode(hash, key);
do{//向后遍历
if(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 (key !=null&& key.equals(k))))
returne;
}while((e = e.next) !=null);
}
}
returnnull;
}`
这里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在 HashMap 中用 (n - 1) & hash 计算 key 所对应的索引 index(相当于对数组长度取模,这里用位运算进行了优化),这点在上面已经说过了,就不再废话了。
插入
我们先来看看插入元素的步骤:
1. 当 table 数组为空时,通过扩容的方式初始化 table
2. 通过计算键的 hash 值求出下标后,若该位置上没有元素(没有发生 hash 冲突),则新建 Node 节点插入
3. 若发生了 hash 冲突,遍历链表查找要插入的 key 是否已经存在,存在的话根据条件判断是否用新值替换旧值
4. 如果不存在,则将元素插入链表尾部,并根据链表长度决定是否将链表转为红黑树
5. 判断键值对数量是否大于阈值,大于的话则进行扩容操作
先看完上面的流程,再来看源码会简单很多,源码如下:
publicVput(K key, Vvalue){
returnputVal(hash(key), key,value,false,true);
}
final VputVal(inthash, K key, Vvalue, boolean onlyIfAbsent,boolean evict){
Node[] tab;//指向hash数组
Node p;//初始化为table中第一个节点
intn, i;//n为数组长度,i为索引
//tab被延迟到插入新数据时再进行初始化
if((tab = table) ==null|| (n = tab.length) ==0)
n = (tab = resize()).length;
//如果数组中不包含Node引用,则新建Node节点存入数组中即可
if((p = tab[i = (n -1) & hash]) ==null)
tab[i] = newNode(hash, key,value,null);//new Node<>(hash, key, value, next)
else{
Node e;//如果要插入的key-value已存在,用e指向该节点
K k;
//如果第一个节点就是要插入的key-value,则让e指向第一个节点(p在这里指向第一个节点)
if(p.hash == hash && ((k = p.key) == key || (key !=null&& key.equals(k))))
e = p;
//如果p是TreeNode类型,则调用红黑树的插入操作(注意:TreeNode是Node的子类)
elseif(p instanceof TreeNode)
e = ((TreeNode)p).putTreeVal(this, tab, hash, key,value);
else{
//对链表进行遍历,并用binCount统计链表长度
for(intbinCount =0; ; ++binCount) {
//如果链表中不包含要插入的key-value,则将其插入到链表尾部
if((e = p.next) ==null) {
p.next = newNode(hash, key,value,null);
//如果链表长度大于或等于树化阈值,则进行树化操作
if(binCount >= TREEIFY_THRESHOLD -1)
treeifyBin(tab, hash);
break;
}
//如果要插入的key-value已存在则终止遍历,否则向后遍历
if(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 (key !=null&& key.equals(k))))
break;
p = e;
}
}
//如果e不为null说明要插入的key-value已存在
if(e !=null) {
V oldValue = e.value;
//根据传入的onlyIfAbsent判断是否要更新旧值
if(!onlyIfAbsent || oldValue ==null)
e.value=value;
afterNodeAccess(e);
returnoldValue;
}
}
++modCount;
//键值对数量超过阈值时,则进行扩容
if(++size > threshold)
resize();
afterNodeInsertion(evict);//也是空函数?回调?不知道干嘛的
returnnull;
}
从源码也可以看出 table 数组是在第一次调用 put 方法后才进行初始化的。
删除
HashMap 的删除操作并不复杂,仅需三个步骤即可完成。
1. 定位桶位置
2. 遍历链表找到相等的节点
3. 第三步删除节点
publicVremove(Object key){
Node e;
return(e = removeNode(hash(key), key,null,false,true)) ==null?null: e.value;
}
final NoderemoveNode(inthash, Object key, Objectvalue,boolean matchValue, boolean movable){
Node[] tab;
Node p;
intn, index;
//1、定位元素桶位置
if((tab = table) !=null&& (n = tab.length) >0&& (p = tab[index = (n -1) & hash]) !=null) {
Node node =null, e;
K k;
V v;
// 如果键的值与链表第一个节点相等,则将 node 指向该节点
if(p.hash == hash && ((k = p.key) == key || (key !=null&& key.equals(k))))
node = p;
elseif((e = p.next) !=null) {
// 如果是 TreeNode 类型,调用红黑树的查找逻辑定位待删除节点
if(p instanceof TreeNode)
node = ((TreeNode)p).getTreeNode(hash, key);
else{
// 2、遍历链表,找到待删除节点
do{
if(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 (key !=null&& key.equals(k)))) {
node = e;
break;
}
p = e;
}while((e = e.next) !=null);
}
}
// 3、删除节点,并修复链表或红黑树
if(node !=null&& (!matchValue || (v = node.value) ==value|| (value!=null&&value.equals(v)))) {
if(node instanceof TreeNode)
((TreeNode)node).removeTreeNode(this, tab, movable);
elseif(node == p)
tab[index] = node.next;
else
p.next = node.next;
++modCount;
--size;
afterNodeRemoval(node);
returnnode;
}
}
returnnull;
}
注意:删除节点后可能破坏了红黑树的平衡性质,removeTreeNode 方法会对红黑树进行变色、旋转等操作来保持红黑树的平衡结构,这部分比较复杂。
遍历
在工作中 HashMap 的遍历操作也是非常常用的,也许有很多小伙伴喜欢用 for-each 来遍历,但是你知道其中有哪些坑吗?
看下面的例子,当我们在遍历 HashMap 的时候,若使用 remove 方法删除元素时会抛出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异常
Mapmap=newHashMap<>();
map.put("1",1);
map.put("2",2);
map.put("3",3);
for(String s :map.keySet()) {
if(s.equals("2"))
map.remove("2");
}
这就是常说的 fail-fast(快速失败)机制,这个就需要从一个变量说起
transientintmodCount;
在 HashMap 中有一个名为 modCount 的变量,它用来表示集合被修改的次数,修改指的是插入元素或删除元素,可以回去看看上面插入删除的源码,在最后都会对 modCount 进行自增。
当我们在遍历 HashMap 时,每次遍历下一个元素前都会对 modCount 进行判断,若和原来的不一致说明集合结果被修改过了,然后就会抛出异常,这是 Java 集合的一个特性,我们这里以 keySet 为例,看看部分相关源码:
publicSetkeySet(){
Set ks = keySet;
if(ks ==null) {
ks =newKeySet();
keySet = ks;
}
returnks;
}
finalclassKeySetextendsAbstractSet{
publicfinalIteratoriterator(){returnnewKeyIterator(); }
// 省略部分代码
}
finalclassKeyIteratorextendsHashIteratorimplementsIterator{
publicfinalKnext(){returnnextNode().key; }
}
/*HashMap迭代器基类,子类有KeyIterator、ValueIterator等*/
abstractclassHashIterator{
Node next;//下一个节点
Node current;//当前节点
intexpectedModCount;//修改次数
intindex;//当前索引
//无参构造
HashIterator() {
expectedModCount = modCount;
Node[] t = table;
current = next =null;
index =0;
//找到第一个不为空的桶的索引
if(t !=null&& size >0) {
do{}while(index < t.length && (next = t[index++]) ==null);
}
}
//是否有下一个节点
publicfinalbooleanhasNext(){
returnnext !=null;
}
//返回下一个节点
finalNodenextNode(){
Node[] t;
Node e = next;
if(modCount != expectedModCount)
thrownew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fail-fast
if(e ==null)
thrownewNoSuchElementException();
//当前的链表遍历完了就开始遍历下一个链表
if((next = (current = e).next) ==null&& (t = table) !=null) {
do{}while(index < t.length && (next = t[index++]) ==null);
}
returne;
}
//删除元素
publicfinalvoidremove(){
Node p = current;
if(p ==null)
thrownewIllegalStateException();
if(modCount != expectedModCount)
thrownew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current =null;
K key = p.key;
removeNode(hash(key), key,null,false,false);//调用外部的removeNode
expectedModCount = modCount;
}
}
相关代码如下,可以看到若 modCount 被修改了则会抛出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异常。
if(modCount != expectedModCount)
thrownew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那么如何在遍历时删除元素呢?
我们可以看看迭代器自带的 remove 方法,其中最后两行代码如下:
`removeNode(hash(key), key,null,false,false);//调用外部的removeNode
expectedModCount = modCount;
`
意思就是会调用外部 remove 方法删除元素后,把 modCount 赋值给 expectedModCount,这样的话两者一致就不会抛出异常了,所以我们应该这样写:
Mapmap=newHashMap<>();
map.put("1",1);
map.put("2",2);
map.put("3",3);
Iterator iterator =map.keySet().iterator();
while(iterator.hasNext()){
if(iterator.next().equals("2"))
iterator.remove();
}
这里还有一个知识点就是在遍历 HashMap 时,我们会发现遍历的顺序和插入的顺序不一致,这是为什么?
在 HashIterator 源码里面可以看出,它是先从桶数组中找到包含链表节点引用的桶。然后对这个桶指向的链表进行遍历。遍历完成后,再继续寻找下一个包含链表节点引用的桶,找到继续遍历。找不到,则结束遍历。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遍历和插入的顺序不一致,不懂的同学请看下图:
equasl 和 hashcode
为什么添加到 HashMap 中的对象需要重写 equals() 和 hashcode() 方法?
简单看个例子,这里以 Person 为例:
publicclassPerson{
Integer id;
String name;
publicPerson(Integer id, String name){
this.id = id;
this.name = name;
}
@Override
publicbooleanequals(Object obj){
if(obj ==null)returnfalse;
if(obj ==this)returntrue;
if(objinstanceofPerson) {
Person person = (Person) obj;
if(this.id == person.id)
returntrue;
}
returnfalse;
}
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 args){
Person p1 =newPerson(1,"aaa");
Person p2 =newPerson(1,"bbb");
HashMap map =newHashMap<>();
map.put(p1,"这是p1");
System.out.println(map.get(p2));
}
}
•原生的 equals 方法是使用 == 来比较对象的
•原生的 hashCode 值是根据内存地址换算出来的一个值
Person 类重写 equals 方法来根据 id 判断是否相等,当没有重写 hashcode 方法时,插入 p1 后便无法用 p2 取出元素,这是因为 p1 和 p2 的哈希值不相等。
HashMap 插入元素时是根据元素的哈希值来确定存放在数组中的位置,因此HashMap 的 key 需要重写 equals 和 hashcode 方法。
总结
本文描述了 HashMap 的实现原理,并结合源码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后续有空的话会聊聊有关 HashMap 的线程安全问题,希望本篇文章能帮助到大家,同时也欢迎讨论指正,谢谢支持!
作者:超大只乌龟
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22184751
hMap 是面试中经常问到的一个知识点,也是判断一个候选人基础是否扎实的标准之一,因为通过 HashMap 可以引出很多知识点,比如数据结构(数组、链表、红黑树)、equals 和 hashcode 方法。
除此之外还可以引出线程安全的问题,HashMap是我在初学阶段学到的设计的最为巧妙的集合,里面有很多细节以及优化技巧都值得我们深入学习,话不多说先看看相关的面试题:
• 默认大小、负载因子以及扩容倍数是多少
• 底层数据结构
• 如何处理 hash 冲突的
• 如何计算一个 key 的 hash 值
• 数组长度为什么是 2 的幂次方
• 扩容、查找过程
如果上面的都能回答出来的话你就不需要看这篇文章了,那么开始进入正文。
数据结构
• 在 JDK1.8 中,HashMap 是由数组+链表+红黑树构成
• 当一个值中要存储到 HashMap 中的时候会根据 Key 的值来计算出他的 hash,通过 hash 值来确认存放到数组中的位置,如果发生 hash 冲突就以链表的形式存储,当链表过长的话,HashMap 会把这个链表转换成红黑树来存储。
在看源码之前我们需要先看看一些基本属性
//默认初始容量为16
staticfinalintDEFAULT_INITIAL_CAPACITY =1<<4;
//默认负载因子为0.75
staticfinalfloatDEFAULT_LOAD_FACTOR =0.75f;
//Hash数组(在resize()中初始化)
transientNode[] table;
//元素个数
transientintsize;
//容量阈值(元素个数超过该值会自动扩容)
intthreshold;
table 数组里面存放的是 Node 对象,Node 是 HashMap 的一个内部类,用来表示一个 key-value,源码如下:
staticclassNodeimplementsMap.Entry{
finalinthash;
finalK key;
V value;
Node next;
Node(inthash, K key, V value, Node next) {
this.hash = hash;
this.key = key;
this.value = value;
this.next = next;
}
publicfinalKgetKey(){returnkey; }
publicfinalVgetValue(){returnvalue; }
publicfinalStringtoString(){returnkey +"="+ value; }
publicfinalinthashCode(){
returnObjects.hashCode(key) ^ Objects.hashCode(value);//^表示相同返回0,不同返回1
//Objects.hashCode(o)————>return o != null ? o.hashCode() : 0;
}
publicfinalVsetValue(V newValue){
V oldValue = value;
value = newValue;
returnoldValue;
}
publicfinalbooleanequals(Object o){
if(o ==this)
returntrue;
if(oinstanceofMap.Entry) {
Map.Entry e = (Map.Entry)o;
//Objects.equals(1,b)————> return (a == b) || (a != null && a.equals(b));
if(Objects.equals(key, e.getKey()) && Objects.equals(value, e.getValue()))
returntrue;
}
returnfalse;
}
}
总结:
• 默认初始容量为 16,默认负载因子为 0.75
• threshold = 数组长度 * loadFactor,当元素个数超过threshold(容量阈值)时,HashMap 会进行扩容操作
• table 数组中存放指向链表的引用
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 table 数组并不是在构造方法里面初始化的,它是在 resize(扩容)方法里进行初始化的。
table 数组长度永远为 2 的幂次方
总所周知,HashMap 数组长度永远为 2 的幂次方(指的是 table 数组的大小),那你有想过为什么吗?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 HashMap 是通过一个名为 tableSizeFor 的方法来确保 HashMap 数组长度永远为2的幂次方的,源码如下:
/*找到大于或等于 cap 的最小2的幂,用来做容量阈值*/
staticfinalinttableSizeFor(intcap){
intn = cap -1;
n |= n >>>1;
n |= n >>>2;
n |= n >>>4;
n |= n >>>8;
n |= n >>>16;
return(n <0) ?1: (n >= MAXIMUM_CAPACITY) ? MAXIMUM_CAPACITY : n +1;
}
tableSizeFor 的功能(不考虑大于最大容量的情况)是返回大于等于输入参数且最近的 2 的整数次幂的数。比如 10,则返回 16。
该算法让最高位的 1 后面的位全变为 1。最后再让结果 n+1,即得到了 2 的整数次幂的值了。
让 cap-1 再赋值给 n 的目的是另找到的目标值大于或等于原值。例如二进制 1000,十进制数值为 8。如果不对它减1而直接操作,将得到答案 10000,即 16。显然不是结果。减 1 后二进制为 111,再进行操作则会得到原来的数值 1000,即 8。通过一系列位运算大大提高效率。
那在什么地方会用到 tableSizeFor 方法呢?
答案就是在构造方法里面调用该方法来设置 threshold,也就是容量阈值。
这里你可能又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要设置为 threshold 呢?
因为在扩容方法里第一次初始化 table 数组时会将 threshold 设置数组的长度,后续在讲扩容方法时再介绍。推荐阅读:HashMap 面试 21 问,这次要跪了!
/*传入初始容量和负载因子*/
publicHashMap(intinitialCapacity,floatloadFactor){
if(initialCapacity <0)
thrownewIllegalArgumentException("Illegal initial capacity: "+initialCapacity);
if(initialCapacity > MAXIMUM_CAPACITY)
initialCapacity = MAXIMUM_CAPACITY;
if(loadFactor <=0|| Float.isNaN(loadFactor))
thrownewIllegalArgumentException("Illegal load factor: "+loadFactor);
this.loadFactor = loadFactor;
this.threshold = tableSizeFor(initialCapacity);
}
那么为什么要把数组长度设计为 2 的幂次方呢?
我个人觉得这样设计有以下几个好处:
1. 当数组长度为 2 的幂次方时,可以使用位运算来计算元素在数组中的下标
HashMap 是通过 index=hash&(table.length-1) 这条公式来计算元素在 table 数组中存放的下标,就是把元素的 hash 值和数组长度减1的值做一个与运算,即可求出该元素在数组中的下标,这条公式其实等价于 hash%length,也就是对数组长度求模取余,只不过只有当数组长度为 2 的幂次方时,hash&(length-1) 才等价于 hash%length,使用位运算可以提高效率。
2. 增加 hash 值的随机性,减少 hash 冲突
如果 length 为 2 的幂次方,则 length-1 转化为二进制必定是 11111……的形式,这样的话可以使所有位置都能和元素 hash 值做与运算,如果是如果 length 不是 2 的次幂,比如 length 为 15,则 length-1 为 14,对应的二进制为 1110,在和 hash 做与运算时,最后一位永远都为 0 ,浪费空间。HashMap 容量为什么总是为 2 的次幂?推荐看下。
关注微信公众号:Java技术栈,在后台回复:Java,可以获取我整理的 N 篇 Java 教程,都是干货。
扩容
HashMap 每次扩容都是建立一个新的 table 数组,长度和容量阈值都变为原来的两倍,然后把原数组元素重新映射到新数组上,具体步骤如下:
1. 首先会判断 table 数组长度,如果大于 0 说明已被初始化过,那么按当前 table 数组长度的 2 倍进行扩容,阈值也变为原来的 2 倍
2. 若 table 数组未被初始化过,且 threshold(阈值)大于 0 说明调用了 HashMap(initialCapacity, loadFactor) 构造方法,那么就把数组大小设为 threshold
3. 若 table 数组未被初始化,且 threshold 为 0 说明调用 HashMap() 构造方法,那么就把数组大小设为 16,threshold 设为 16*0.75
4. 接着需要判断如果不是第一次初始化,那么扩容之后,要重新计算键值对的位置,并把它们移动到合适的位置上去,如果节点是红黑树类型的话则需要进行红黑树的拆分。
这里有一个需要注意的点就是在 JDK1.8 HashMap 扩容阶段重新映射元素时不需要像 1.7 版本那样重新去一个个计算元素的 hash 值,而是通过 hash & oldCap 的值来判断,若为 0 则索引位置不变,不为 0 则新索引=原索引+旧数组长度,为什么呢?具体原因如下:
因为我们使用的是 2 次幂的扩展(指长度扩为原来 2 倍),所以,元素的位置要么是在原位置,要么是在原位置再移动 2 次幂的位置。因此,我们在扩充 HashMap 的时候,不需要像 JDK1.7 的实现那样重新计算 hash,只需要看看原来的 hash 值新增的那个 bit 是 1 还是 0 就好了,是 0 的话索引没变,是 1 的话索引变成“原索引 +oldCap
这点其实也可以看做长度为 2 的幂次方的一个好处,也是 HashMap 1.7 和 1.8 之间的一个区别,具体源码如下:
/*扩容*/
finalNode[] resize() {
Node[] oldTab = table;
intoldCap = (oldTab ==null) ?0: oldTab.length;
intoldThr = threshold;
intnewCap, newThr =0;
//1、若oldCap>0 说明hash数组table已被初始化
if(oldCap >0) {
if(oldCap >= MAXIMUM_CAPACITY) {
threshold = Integer.MAX_VALUE;
returnoldTab;
}//按当前table数组长度的2倍进行扩容,阈值也变为原来的2倍
elseif((newCap = oldCap <<1) < MAXIMUM_CAPACITY && oldCap >=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
newThr = oldThr <<1;
}//2、若数组未被初始化,而threshold>0说明调用了HashMap(initialCapacity)和HashMap(initialCapacity, loadFactor)构造器
elseif(oldThr >0)
newCap = oldThr;//新容量设为数组阈值
else{//3、若table数组未被初始化,且threshold为0说明调用HashMap()构造方法
newCap =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默认为16
newThr = (int)(DEFAULT_LOAD_FACTOR *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16*0.75
}
//若计算过程中,阈值溢出归零,则按阈值公式重新计算
if(newThr ==0) {
floatft = (float)newCap * loadFactor;
newThr = (newCap < MAXIMUM_CAPACITY && ft < (float)MAXIMUM_CAPACITY ?
(int)ft : Integer.MAX_VALUE);
}
threshold = newThr;
//创建新的hash数组,hash数组的初始化也是在这里完成的
Node[] newTab = (Node[])newNode[newCap];
table = newTab;
//如果旧的hash数组不为空,则遍历旧数组并映射到新的hash数组
if(oldTab !=null) {
for(intj =0; j < oldCap; ++j) {
Node e;
if((e = oldTab[j]) !=null) {
oldTab[j] =null;//GC
if(e.next ==null)//如果只链接一个节点,重新计算并放入新数组
newTab[e.hash & (newCap -1)] = e;
//若是红黑树,则需要进行拆分
elseif(einstanceofTreeNode)
((TreeNode)e).split(this, newTab, j, oldCap);
else{
//rehash————>重新映射到新数组
Node loHead =null, loTail =null;
Node hiHead =null, hiTail =null;
Node next;
do{
next = e.next;
/*注意这里使用的是:e.hash & oldCap,若为0则索引位置不变,不为0则新索引=原索引+旧数组长度*/
if((e.hash & oldCap) ==0) {
if(loTail ==null)
loHead = e;
else
loTail.next = e;
loTail = e;
}
else{
if(hiTail ==null)
hiHead = e;
else
hiTail.next = e;
hiTail = e;
}
}while((e = next) !=null);
if(loTail !=null) {
loTail.next =null;
newTab[j] = loHead;
}
if(hiTail !=null) {
hiTail.next =null;
newTab[j + oldCap] = hiHead;
}
}
}
}
}
returnnewTab;
}
在扩容方法里面还涉及到有关红黑树的几个知识点:
链表树化
指的就是把链表转换成红黑树,树化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链表长度大于等于 8
table 数组长度大于等于 64
为什么 table 数组容量大于等于 64 才树化?
因为当 table 数组容量比较小时,键值对节点 hash 的碰撞率可能会比较高,进而导致链表长度较长。这个时候应该优先扩容,而不是立马树化。
红黑树拆分
拆分就是指扩容后对元素重新映射时,红黑树可能会被拆分成两条链表。
由于篇幅有限,有关红黑树这里就不展开了。
查找
HashMap 的查找是非常快的,要查找一个元素首先得知道 key 的 hash 值,在 HashMap 中并不是直接通过 key 的 hashcode 方法获取哈希值,而是通过内部自定义的 hash 方法计算哈希值,我们来看看其实现:
staticfinalinthash(Object key){
inth;
return(key ==null) ?0: (h = key.hashCode()) ^ (h >>>16);
}
(h = key.hashCode()) ^ (h >>> 16) 是为了让高位数据与低位数据进行异或,变相的让高位数据参与到计算中,int 有 32 位,右移 16 位就能让低 16 位和高 16 位进行异或,也是为了增加 hash 值的随机性。
知道如何计算 hash 值后我们来看看 get 方法
publicVget(Object key){
Node e;
return(e = getNode(hash(key), key)) ==null?null: e.value;//hash(key)不等于key.hashCode
}
final NodegetNode(inthash, Object key){
Node[] tab;//指向hash数组
Node first, e;//first指向hash数组链接的第一个节点,e指向下一个节点
intn;//hash数组长度
K k;
/*(n - 1) & hash ————>根据hash值计算出在数组中的索引index(相当于对数组长度取模,这里用位运算进行了优化)*/
if((tab = table) !=null&& (n = tab.length) >0&& (first = tab[(n -1) & hash]) !=null) {
//基本类型用==比较,其它用euqals比较
if(first.hash == hash && ((k = first.key) == key || (key !=null&& key.equals(k))))
returnfirst;
if((e = first.next) !=null) {
//如果first是TreeNode类型,则调用红黑树查找方法
if(first instanceof TreeNode)
return((TreeNode)first).getTreeNode(hash, key);
do{//向后遍历
if(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 (key !=null&& key.equals(k))))
returne;
}while((e = e.next) !=null);
}
}
returnnull;
}`
这里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在 HashMap 中用 (n - 1) & hash 计算 key 所对应的索引 index(相当于对数组长度取模,这里用位运算进行了优化),这点在上面已经说过了,就不再废话了。
插入
我们先来看看插入元素的步骤:
1. 当 table 数组为空时,通过扩容的方式初始化 table
2. 通过计算键的 hash 值求出下标后,若该位置上没有元素(没有发生 hash 冲突),则新建 Node 节点插入
3. 若发生了 hash 冲突,遍历链表查找要插入的 key 是否已经存在,存在的话根据条件判断是否用新值替换旧值
4. 如果不存在,则将元素插入链表尾部,并根据链表长度决定是否将链表转为红黑树
5. 判断键值对数量是否大于阈值,大于的话则进行扩容操作
先看完上面的流程,再来看源码会简单很多,源码如下:
publicVput(K key, Vvalue){
returnputVal(hash(key), key,value,false,true);
}
final VputVal(inthash, K key, Vvalue, boolean onlyIfAbsent,boolean evict){
Node[] tab;//指向hash数组
Node p;//初始化为table中第一个节点
intn, i;//n为数组长度,i为索引
//tab被延迟到插入新数据时再进行初始化
if((tab = table) ==null|| (n = tab.length) ==0)
n = (tab = resize()).length;
//如果数组中不包含Node引用,则新建Node节点存入数组中即可
if((p = tab[i = (n -1) & hash]) ==null)
tab[i] = newNode(hash, key,value,null);//new Node<>(hash, key, value, next)
else{
Node e;//如果要插入的key-value已存在,用e指向该节点
K k;
//如果第一个节点就是要插入的key-value,则让e指向第一个节点(p在这里指向第一个节点)
if(p.hash == hash && ((k = p.key) == key || (key !=null&& key.equals(k))))
e = p;
//如果p是TreeNode类型,则调用红黑树的插入操作(注意:TreeNode是Node的子类)
elseif(p instanceof TreeNode)
e = ((TreeNode)p).putTreeVal(this, tab, hash, key,value);
else{
//对链表进行遍历,并用binCount统计链表长度
for(intbinCount =0; ; ++binCount) {
//如果链表中不包含要插入的key-value,则将其插入到链表尾部
if((e = p.next) ==null) {
p.next = newNode(hash, key,value,null);
//如果链表长度大于或等于树化阈值,则进行树化操作
if(binCount >= TREEIFY_THRESHOLD -1)
treeifyBin(tab, hash);
break;
}
//如果要插入的key-value已存在则终止遍历,否则向后遍历
if(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 (key !=null&& key.equals(k))))
break;
p = e;
}
}
//如果e不为null说明要插入的key-value已存在
if(e !=null) {
V oldValue = e.value;
//根据传入的onlyIfAbsent判断是否要更新旧值
if(!onlyIfAbsent || oldValue ==null)
e.value=value;
afterNodeAccess(e);
returnoldValue;
}
}
++modCount;
//键值对数量超过阈值时,则进行扩容
if(++size > threshold)
resize();
afterNodeInsertion(evict);//也是空函数?回调?不知道干嘛的
returnnull;
}
从源码也可以看出 table 数组是在第一次调用 put 方法后才进行初始化的。
删除
HashMap 的删除操作并不复杂,仅需三个步骤即可完成。
1. 定位桶位置
2. 遍历链表找到相等的节点
3. 第三步删除节点
publicVremove(Object key){
Node e;
return(e = removeNode(hash(key), key,null,false,true)) ==null?null: e.value;
}
final NoderemoveNode(inthash, Object key, Objectvalue,boolean matchValue, boolean movable){
Node[] tab;
Node p;
intn, index;
//1、定位元素桶位置
if((tab = table) !=null&& (n = tab.length) >0&& (p = tab[index = (n -1) & hash]) !=null) {
Node node =null, e;
K k;
V v;
// 如果键的值与链表第一个节点相等,则将 node 指向该节点
if(p.hash == hash && ((k = p.key) == key || (key !=null&& key.equals(k))))
node = p;
elseif((e = p.next) !=null) {
// 如果是 TreeNode 类型,调用红黑树的查找逻辑定位待删除节点
if(p instanceof TreeNode)
node = ((TreeNode)p).getTreeNode(hash, key);
else{
// 2、遍历链表,找到待删除节点
do{
if(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 (key !=null&& key.equals(k)))) {
node = e;
break;
}
p = e;
}while((e = e.next) !=null);
}
}
// 3、删除节点,并修复链表或红黑树
if(node !=null&& (!matchValue || (v = node.value) ==value|| (value!=null&&value.equals(v)))) {
if(node instanceof TreeNode)
((TreeNode)node).removeTreeNode(this, tab, movable);
elseif(node == p)
tab[index] = node.next;
else
p.next = node.next;
++modCount;
--size;
afterNodeRemoval(node);
returnnode;
}
}
returnnull;
}
注意:删除节点后可能破坏了红黑树的平衡性质,removeTreeNode 方法会对红黑树进行变色、旋转等操作来保持红黑树的平衡结构,这部分比较复杂。
遍历
在工作中 HashMap 的遍历操作也是非常常用的,也许有很多小伙伴喜欢用 for-each 来遍历,但是你知道其中有哪些坑吗?
看下面的例子,当我们在遍历 HashMap 的时候,若使用 remove 方法删除元素时会抛出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异常
Mapmap=newHashMap<>();
map.put("1",1);
map.put("2",2);
map.put("3",3);
for(String s :map.keySet()) {
if(s.equals("2"))
map.remove("2");
}
这就是常说的 fail-fast(快速失败)机制,这个就需要从一个变量说起
transientintmodCount;
在 HashMap 中有一个名为 modCount 的变量,它用来表示集合被修改的次数,修改指的是插入元素或删除元素,可以回去看看上面插入删除的源码,在最后都会对 modCount 进行自增。
当我们在遍历 HashMap 时,每次遍历下一个元素前都会对 modCount 进行判断,若和原来的不一致说明集合结果被修改过了,然后就会抛出异常,这是 Java 集合的一个特性,我们这里以 keySet 为例,看看部分相关源码:
publicSetkeySet(){
Set ks = keySet;
if(ks ==null) {
ks =newKeySet();
keySet = ks;
}
returnks;
}
finalclassKeySetextendsAbstractSet{
publicfinalIteratoriterator(){returnnewKeyIterator(); }
// 省略部分代码
}
finalclassKeyIteratorextendsHashIteratorimplementsIterator{
publicfinalKnext(){returnnextNode().key; }
}
/*HashMap迭代器基类,子类有KeyIterator、ValueIterator等*/
abstractclassHashIterator{
Node next;//下一个节点
Node current;//当前节点
intexpectedModCount;//修改次数
intindex;//当前索引
//无参构造
HashIterator() {
expectedModCount = modCount;
Node[] t = table;
current = next =null;
index =0;
//找到第一个不为空的桶的索引
if(t !=null&& size >0) {
do{}while(index < t.length && (next = t[index++]) ==null);
}
}
//是否有下一个节点
publicfinalbooleanhasNext(){
returnnext !=null;
}
//返回下一个节点
finalNodenextNode(){
Node[] t;
Node e = next;
if(modCount != expectedModCount)
thrownew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fail-fast
if(e ==null)
thrownewNoSuchElementException();
//当前的链表遍历完了就开始遍历下一个链表
if((next = (current = e).next) ==null&& (t = table) !=null) {
do{}while(index < t.length && (next = t[index++]) ==null);
}
returne;
}
//删除元素
publicfinalvoidremove(){
Node p = current;
if(p ==null)
thrownewIllegalStateException();
if(modCount != expectedModCount)
thrownew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current =null;
K key = p.key;
removeNode(hash(key), key,null,false,false);//调用外部的removeNode
expectedModCount = modCount;
}
}
相关代码如下,可以看到若 modCount 被修改了则会抛出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异常。
if(modCount != expectedModCount)
thrownew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那么如何在遍历时删除元素呢?
我们可以看看迭代器自带的 remove 方法,其中最后两行代码如下:
`removeNode(hash(key), key,null,false,false);//调用外部的removeNode
expectedModCount = modCount;
`
意思就是会调用外部 remove 方法删除元素后,把 modCount 赋值给 expectedModCount,这样的话两者一致就不会抛出异常了,所以我们应该这样写:
Mapmap=newHashMap<>();
map.put("1",1);
map.put("2",2);
map.put("3",3);
Iterator iterator =map.keySet().iterator();
while(iterator.hasNext()){
if(iterator.next().equals("2"))
iterator.remove();
}
这里还有一个知识点就是在遍历 HashMap 时,我们会发现遍历的顺序和插入的顺序不一致,这是为什么?
在 HashIterator 源码里面可以看出,它是先从桶数组中找到包含链表节点引用的桶。然后对这个桶指向的链表进行遍历。遍历完成后,再继续寻找下一个包含链表节点引用的桶,找到继续遍历。找不到,则结束遍历。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遍历和插入的顺序不一致,不懂的同学请看下图:
equasl 和 hashcode
为什么添加到 HashMap 中的对象需要重写 equals() 和 hashcode() 方法?
简单看个例子,这里以 Person 为例:
publicclassPerson{
Integer id;
String name;
publicPerson(Integer id, String name){
this.id = id;
this.name = name;
}
@Override
publicbooleanequals(Object obj){
if(obj ==null)returnfalse;
if(obj ==this)returntrue;
if(objinstanceofPerson) {
Person person = (Person) obj;
if(this.id == person.id)
returntrue;
}
returnfalse;
}
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 args){
Person p1 =newPerson(1,"aaa");
Person p2 =newPerson(1,"bbb");
HashMap map =newHashMap<>();
map.put(p1,"这是p1");
System.out.println(map.get(p2));
}
}
•原生的 equals 方法是使用 == 来比较对象的
•原生的 hashCode 值是根据内存地址换算出来的一个值
Person 类重写 equals 方法来根据 id 判断是否相等,当没有重写 hashcode 方法时,插入 p1 后便无法用 p2 取出元素,这是因为 p1 和 p2 的哈希值不相等。
HashMap 插入元素时是根据元素的哈希值来确定存放在数组中的位置,因此HashMap 的 key 需要重写 equals 和 hashcode 方法。
总结
本文描述了 HashMap 的实现原理,并结合源码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后续有空的话会聊聊有关 HashMap 的线程安全问题,希望本篇文章能帮助到大家,同时也欢迎讨论指正,谢谢支持!
作者:超大只乌龟
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2218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