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菜记住一个人

味道,让人第一时间想到“吃”,作为一个能吃的人(因为算不上吃货),放纵了两年,成功的把自己吃成了一个胖子,再用两年把自己瘦回去,我也算在胖子界走了一圈的人。

说到吃,当然就会有同伴或者做饭的人。随着我们的年龄增长,我们会有不同的朋友,在不断的认识,也在不断的告别,能记住彼此的除了一起经历的故事外,最能让人想起的就是拿手菜。可能是年龄大了,害怕某一天忘记某些人,所以我想记录下他们,用一道菜的方式。

闺蜜1,酸菜鱼,我吃过很多的酸菜鱼,但是她做的是独一无二的味道,做法也很简单。一包酸菜,一条草鱼,植物油,鸡精,盐,最简单的做法,每一次吃都能汤带货一起扫个精光。当然还有跟她特别的电饭锅火锅,这道菜记录了我们毕业初期的心酸历程,也是我们的味道。

闺蜜2,红烧肉,一个我最不爱吃的菜,但是她的这道菜让我有种快乐的感觉,也是打破我对肥肉不腻的全新看法。一刀五花肉(因为土家族有自家熏肉,导致在外五六年都不吃外面的新鲜肉),三五个鸡蛋,一包大料,就这么用一个电饭锅一卤,炒锅一收汁,用一个大盐盛出来,口感简直的好。

闺蜜3,炒青菜,瘦小且精细的她,一把青菜可以洗一个上午,但是她是我身边为一一个把青菜炒饭大厨感觉的人,对她而已锅铲太重,一双筷子就能翻炒整锅菜。

闺蜜4,卤鸡爪,一两斤鸡爪,一包大料,外加一把剪刀,一口锅,在给她两三个小时,一盘胜过卤肉店里鸡爪就这么呈现。

朋友5,辣子面,无辣不欢的她可以把辣椒泡在汤里,她的菜很简单,除了辣还是辣,但是面又是面的味道,这才是她这碗面绝的地方。

妈妈,酥肉or渣广椒土豆片or老面鸡蛋糕(这个菜是小时候的味道,现在她也想不起来了),这三道菜是我对她最深的味道,过年的心酸,平日的唠叨,最深的记忆。

舅舅,两道扣肉,渣广椒扣肉,春芽扣肉,这是跟舅舅的回忆,我想这两道菜更愿意教给表姐(舅舅的女儿),因为他在教我的时候,有那么一丝期盼,如果是她,我想舅舅会更开心。

舅妈,包谷饭,用最原始的木曾子蒸出来的包谷饭,外加一锅“菜豆腐”,虽然是八九十年代最常见的家庭便饭,对于我们现在而言,都是奢侈。

外婆,铜罐饭,一个土家的篝火,旁边埋着土豆或者红薯,再挨着的就是一个铜罐,平时用来烧水,但是只要我和表姐(大姨家的)回去,她的铜罐里就能换成米,煨个半小时到四五十分钟,给我们一人一只勺羹,你一口我一口,是不是在淘宝似的淘个红薯或者土豆。这是属于我们的回忆。

爷爷,柴火炕土豆和吊锅菜还有炒饭(炒生玉米粉),在他的锅里,炕土豆是独特的味道。吊锅菜最深的映像就是灶门口的吊锅架子或者一个能放在桌子上的小火盆架子,用少有的成年的腊肉(口感有点儿涩)丁,再抓一把冬天的菜苔,围着吊锅吃口白米饭。夏天就炒个玉米饭里面混合炕土豆,这么一碗,味道也是美极了。

奶奶,肉丁蒿子饭,这道菜没有太深的味蕾记忆,只有从曾子(土家蒸饭用的木桶)乘起来的过程,有肉香也有蒿子的青草味,在加上玉米粉的混合,这样的记忆深刻。

生活中还有很多的味道值得我们记忆,如果有机会,我想记录这些菜的做法,或者拍摄出来的照片,附上图片做回忆的记录。如果有幸,某天,我想开一家菜馆,专门做这些菜的记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