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对文学的爱好源于中医。能从草本方剂、药理条律中萌发对文学的兴趣,比起那些自幼与诗书相伴,穿行于经史文韬的人来说,大概是更需要几份天赋和热情吧。
上的是卫校,学的是中医,工作后干的却是采油,这是他自己也没有想到的。三年的中医学习,他不仅学会了探究药理病因、对症下药,还从那些方剂的记述中悟出了为人之道、为文之道。作为主修课程的中医学基础知识,大多是用医古文和文言文来描述的,对人体发病机理的阐述,带有浓厚的哲学辩证色彩和古典文学色彩。这样的文体,常常文风简练、描述准确。要学好中医学基础知识,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古文功底,还要善于领悟文中的要义,文心正是在解读古中医学的过程中,受到了文学元素的熏陶和侵染。
卫校毕业后,他没有能如愿悬壶济世,而是把自己从一个白衣天使,变成了浪迹戈壁的石油工人。他从事过钻井、采油、设备维修、油气集输、油田注水、采油厂宣传报道等诸多工种。常人难以想象,他用开中医药方的双手,为油田设备“把脉诊断”,该是何等的认真细致。
从参加工作开始,他就被一线工人朴实无华、战天斗地的豪情与艰苦奋斗的精神深深打动,他开始萌动了用文章记述这些感人场面的念头。他凭借自己雄厚的文学功底和写作基础,开始了长达十几年的笔耕,讴歌了那段铁骑铮铮、恢弘壮烈的吐哈石油会战史诗,记录了许许多多吐哈石油工人会战过程中的感人事迹,吐露了他们平凡人生的酸甜苦辣和聚散离合。
当《雪》、《油魂》、《核桃沟散记》、《与你同行》、《吐哈的朝霞》、《采油女工》、《吐哈战歌》等散文诗歌见诸报端后,受到了同行及朋友的关注,他们纷纷来电进行交流,勉励他写出更好的文章,善意的勉励和热情的关注,更加坚定了他从文的信心和决心。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只要稍有闲暇,他便奋笔疾书、直抒胸臆,甚至在工作过程中,随身都要携带纸和笔,只要一有灵感和素材,他就立即拟好提纲,待下班回到条件简陋的野营房,再展开细写,他最辉煌的成绩是,在同一期《石油报》上,居然就有他的五篇作品。
他十几年如一日,创作了大量的新闻报道和文学作品,先后在《石油报》发表文章300余篇,曾有许多作品,在油田获奖。多次被吐哈油田公司、新闻中心和吐鲁番采油厂评为优秀通讯员和特约记者,他在这方面的荣誉证书,就足够装一纸箱子。
我始终觉得,文心所写的文章,不是凭技巧,而是凭借着一股子韧劲和激情,凭借着他对文学创作的痴迷。他的作品平实质朴、不饰雕琢,这种文风得益于古典医书,得益于他有一颗透彻真诚的文心,真可谓有文心者文自勤。
文心更喜欢摄影,通过自学掌握了摄影知识和摄影技巧,拍摄了大量反映油田生产建设的照片,拍摄了大量的戈壁地貌和民族风情,用镜头记录了油田的发展历程。他一直希望将火焰山的奇特山形地貌拍成系列片,让火焰山成为一种浪漫的文化意向浓缩到自己的方寸画面之中。他说“火焰山是一幅极具地域色彩和人文风情的景观,她常常会激发我的创作灵感,这种情感有时难以用语言来表达。所以,我希望用镜头去发掘她最本质、最原始的美,将来有机会办一次火焰山摄影展,了却自己多年来穿梭于火焰山腹地的心愿,并以此来展现火焰山神秘浪漫的传奇色彩”。手不离机、脚不停走,是他生活的真实写照,他用过的照相机,就有五台之多。
走进文心的家里,仿佛走进了一个小型艺术展览馆,让人感觉来到了一个充满生活情趣和文化气息的小世界。他酷爱收藏,他所收藏的钱币类就包括:古钱币、银币、银条、民国钞票、流通纪念币、现代钱币;他的藏品还有邮票、书法字画、古瓷器、照相机、奇石等等。
在他的家里,除了客厅、窗台到处摆满硅化木等观赏石之外,在他的书房里,还有满满当当的四柜子奇石,为了展现出每一块奇石最漂亮的一面,文心可以说是因石而异,对于特别心爱的奇石,他都要亲手制作木头座子,甚至有的奇石,就纯粹用石头配座,看起来是那样的浑然一体。文心不但收集石头,而且还加工石头,每当遇上好一点的新疆彩玉山料,他都要收回来,然后进行切割、粗磨、细磨、抛光、上油、配座六道程序,在加工石头的过程中,由于灰尘、噪音都比较大,他尽管戴上帽子、眼镜、口罩和耳塞,但每当加工完一批石头,他的浑身都是白色的粉末,并且由于切割石头的过程中,需要加水冷却锯片,所以他的两个裤脚全是泥浆。
在他收藏的奇石中,有的像人物、有的像动物、有的像鸟类、有的像山峰、有的像风景画,更有趣的是文字石,每一块各具神态的奇石,充分彰显着大自然的古朴沧桑和鬼斧神工;他的阳台上更是花草秀茵、游鱼相戏,令人心旷神怡。那些琳琅满目的藏品,让我耳目一新、大饱眼福的同时,更显示了他生活的丰富多彩。
最让人震撼的是,每当他从鄯善回哈密休假时,总会有人登门拜访,找他进行中医针灸,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等疑难杂症,十几年如一日,他不厌其烦、不取分文,而且有时还要搭配自己平时收集的艾叶草药和一些辅助膏药。在他爱人的眼里,文心是一个大忙人,他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成才,学会了计算机修理,甚至大年三十,还有同事请他修理计算机。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在他书房的墙壁上,挂着一幅上卫校时,校长亲自撰文、亲笔题写的四扇毛笔书法条屏:修身养德始学医,述古察今明是非; 灵兰石室须进去,书山学海要穷追; 先辩阴阳统一体,后通五行生克机;四气五味胸有数,三部九侯指下微;辛勤半世无蒂芥,奋斗一生求名医;园艺庭前歌燕语,杏林山上看鹏飞。这分明饱涵着当年的老校长,对这位优秀学子的殷切期望。文心虽然没有能如愿从医,但老校长要知道他仍然坚持济世救人的高尚情操,也许可以得到一丝安慰。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正如他墙上挂的一幅对联,文心凭借他坚忍不拔的精神,凭借他刻苦钻研的悟性,无论什么事情,在他的手里,处理起来都是那么的得心应手、顺理成章,文心简直是一个全才。当问及他的奥秘时,文心胸有成竹地说:“我只是什么行业都想涉足,但什么领域都不精通,艺多不压人嘛,好多东西还值得继续学习”。
嚼烂千重苦难,才吐出万里芳香。文心正在用自己的积累和沉淀,以昂首阔步的姿态,书写着自己绚烂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