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断续续将近一个月读完这本书,对于芸娘和沈复的喜欢自然是不用说的。作者在一开始便说,因《诗经》将《关雎》列为开篇,故把闺房记乐放在第一卷,而读完整本书,发现岂是第一卷在写芸娘,分明每一卷都在充满了对芸娘的爱意和怀念。
芸娘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子?用沈复的话来说就是“兰影上粉墙,别有幽致”。芸娘在沈复的眼里心里一直都是“美且韵”的轻熟少女,即使婚后育有一儿一女,通篇也不见其作为一个母亲的成长,不知是沈复对芸娘的偏爱故意取材天真烂漫的生活琐事来刻画一个灵敏聪慧的少女形象,还是芸娘着实在丈夫的宠爱里成功地守护了我们想要永垂不朽的少女心。
幼时便有“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之句的芸娘,在沈复第一次随娘归宁的时候便成功地引起了沈复的注意。几番接触,沈复便感慨“虽叹其才思隽秀,窃恐其福泽不深”,“然心注不能释”,终究央其母提亲娶回表姐。婚后两人如愿愉快地生活在一起,布衣蔬食,不必做远游计,也自得其乐。沧浪亭、萧爽楼,月下对酌赋诗,画船煮酒问歌。这样的日子两人乐在其中,平日里聊起天来还互相打趣,俨然一副小儿女情态。就是这样的夫妻,这样的生活在时隔多年之后,已成为老夫老妻的沈复和芸娘在自家庭院遇见,还能握手相视一笑。然而在一次中元夜月下对酌,芸娘因水中扑翅飞过的鸭子收到惊吓开始,仿佛所有的美好都在一点点崩塌。唯一不变的是沈复对芸娘的爱。
可是所谓“慧极必伤,情深不寿”这句话也许当真有它的道理吧。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芸娘也逃不过命运的捉弄,因为公公择小妾而失欢于婆婆,又因不得憨园(为丈夫择的“美且韵”的妾)而心中郁疾,妾失欢于公婆。虽有丈夫挚爱,却无家族财力物力支持,终究一病不起,含恨而终。沈复在文中告诫后世夫妇固不可彼此相仇,亦不可情深过笃,语云“恩爱夫妻不到头”也许就是沈复和芸娘那样吧。
“总因君太多情,而妾生薄命耳”!如若当真如此,到该庆幸自己不遇痴情人,方能留此身遍揽清风明月,品味人间悲欢。额,芸娘的悲剧也是一记耳光,依靠家族财力物力才能生存的人在失去依靠时固然布衣蔬食的简单生活也无法实现。想要的再简单也要握在自己手里才能安心去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