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欣和张丹峰那事,微博冲浪的梅粉都略知一二了吧?
事件概括,就是香港女星洪欣,被丈夫张丹峰绿了。
且,张丹峰的出轨对象,是他的经纪人——毕滢。
而,整件事里,最红的就是毕滢。
她的作妖能力之强,导致她在整件事里不仅碾压了渣男张丹峰,还带火了一个词——
好嫁风。
好嫁风是什么?
一句话,easy to marry.
它是指一种看起来乖巧、温驯的穿衣风格,再劣化一点,甚至还有些土气。
不懂?看一张毕滢早期的照片——
黑长直、俗粉、露线。
一种“随便撩一下就能追到手”的接地气风格;一股“娶回家当媳妇绝对不亏”的娇妻feel。
而为了进一步诠释这种被认为是“长在直男审美上”的风格,网友还拉来了马蓉、刘鑫、翟欣欣来“陪葬”,作为好嫁风的经典解析案例。
好嫁风一词概括之精妙,受到一众网友的簇拥。
更魔幻的是,持有蓝翔挖掘机驾照的网友挖出,当这个热词沦为群嘲对象时,居然还有人拿它来当招牌做生意!
而且,似乎……生意还不错?
好嫁风=男人的工资卡=不费劲。
和好嫁风鼻祖Ayawawa相仿,这个博主也有一套撩凯子的核心理论,据她自己总结就是——
白大衣、毛茸茸,催情护手霜,加咖啡可酒迷魂汤,顺带手口红梗。
念念教主小咒语,电眼梗。这你要不来工资卡,似乎怨你不怨我。
很明显,这个博主的段位比Ayawawa低多了。
核心理论居然是几句语法错乱、充满市井大妈感的打油诗,人家Ayawawa的MV、PU理论,听起来不就高级多了不是?
对于这种明显脑残的价值观,飘飘就不再费字数diss了。毕竟,这种贼船都能上的人,基本上是无可救药了。
但,这个博主最令人反感的行为,是把各种穿衣风格,都往她好嫁风的圈子里拉。
甜美风、温柔仙女风、旗袍、汉元素服饰……一个都没逃过。
甚至,连奥巴马夫人米歇尔也不放过。
米歇尔在自传上涂了一个粉色指甲油,好的,立马被马小婷宣布就地入会。
真可谓是“海纳百川”了。
拜她所赐,本飘再也无法直视衣柜里的仙女裙,以及所有粉红色的饰品。
求求你赶紧闭嘴吧,你再画地为圈下去,大家不按王菊麻辣鸡蕾哈娜那样穿,就都是“恨嫁”了不是?
然而,当看到连王菊的穿着都被打成好嫁风时,飘飘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绝望。
马博主真的成功了。
她成功带偏了一部分人。
王菊,那个女团里独立女性的代言人。
号称要推翻以“白幼”为美的女团审美、在女团里大肆走欧美风的中国第一人。
王菊的打扮是好嫁风?
这难道不比企鹅和北极熊交配还猎奇么?
那么,它是怎么发生的?
答案:王菊穿了身粉色。
我还能说什么呢?
闭眼喷人,看问题走肾不走脑的狂欢者又来了。
说到好嫁风,绕不开的元素是什么?
粉色、黑长直、白大衣、小香风、毛茸茸、珍珠耳环、蝴蝶结……等等,强调女人味的元素。
网上列举的奶茶妹妹、翟欣欣的好嫁风穿搭,实在有点土气。
而,高级好嫁风穿衣模版是什么?
《失恋与巧克力职人》里,被封为王者段位绿茶的纱绘子(石原里美 饰)。
《失巧》里十元的穿搭,永远离不开马卡龙色、毛茸茸配饰,以及绝对领域过膝袜或过膝靴。
看上去甜美温顺乖巧,又恰到好处地撩拨起男性的性幻想。
虽然纱绘子画风显然高级很多,在穿着上堆砌这些充满女人味的元素,的确是为了吸引男性,让自己在异性市场里更加受欢迎,达到“好嫁”目的。
但,好嫁风绕不开粉色、毛茸茸等元素,就可以直接反推——但凡穿了粉色或搭配毛绒饰品的,就一定是好嫁风?
怎么会有人对事物的理解这么粗暴?
如果说女性在衣着上大量使用粉色,就是为打造一个温良恭谦让的准娇妻形象。
那么我就问问众直男,你们有胆把下面这位,浑身都是粉色的麻辣鸡娶回家吗?
事实上,这位满嘴脏话的欧美rapper圈girl power代表,也是出了名的喜欢粉色。
无论私服还是mv,都大量使用粉色元素。
就连和Beats合作的耳机,也是粉色的。
的确,粉色在某些文化里,会让人自然联想到温柔、乖巧。
但,在信息爆炸、文化环境越来越复杂的今天,认为粉色只有这一面的人,不过是在暴露自己的狭隘思维。
《纽约时尚杂志》,曾把大肆流行的粉色统称为“千禧粉”(Millennial Pink)。
“这是一个俗气而真诚、摩登又怀旧的颜色。”他们曾用这种颜色,定义千禧一代。
还记得《布达佩斯大饭店》里那些美到不真实的粉色场景吗?
在这里,粉色代表的,是复古又摩登的梦幻感。
20世纪墨西哥最重要的建筑大师——路易斯·巴拉甘,也痴迷粉色。
巴拉甘的代表作是“克里斯特马厩”。
其中运用的鲜明的粉色,是他建筑中神秘主义的重要视觉表征。
而粉色对于巴拉甘的意义是——
呼应了人在独处时才能唤起的“内在的神秘与安宁”的颜色。
而除了复古、神秘,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粉色还代表了和好嫁风完全对立的意义。
它是一个经典“女性叛逆色”。
2016年10月,特朗普在娱乐节目里的一段疑似歧视女性的语音被泄露:“只要抓住她们的pussy,你就可以做任何事。”(pussy:小猫、少女的私处等意义)
此话一出,引起了横跨81个国家的共168次游行。
其中,一顶粉色猫咪帽,成了这次游行浪潮的象征,代表女性对身体自决权的呼吁。
在19世纪~20世纪的欧美,粉色甚至是男性和中性的代表色。
1918年《Earnshaw’s》杂志中曾经提及,粉色看起来更强壮,符合男性人设。而蓝色,更精致优美,适合女孩子穿。
到了20世纪60年代,由于女性自由运动兴起,女性开始尝试中性穿着,才慢慢在着装上尝试粉色。于是,粉色开始成为女性的代表色。
但在男女平权、主张个体选择自由的今天,再去纠结什么颜色代表什么性别,什么人应该穿什么色,有意思吗?
现在,多的是穿粉色的男性,只要搭得好,一样高级。
当粉色已经跨越性别的鸿沟,一部分人还在以“贤良淑德”为它冠名。
把所有使用它的人,都打成向异性摇尾巴谄媚的弱者。
当吴亦凡都穿上了皮毛,你还在担心,它会把你变成一只温驯的宠物。
当蠢坏之徒靠宣传扭曲的三观牟利时,我们怼他们的坏,却继承了他们观点中的狭隘。
那么本质上,不过是左脚在踩他们,右脚加入他们罢了。
把王菊的粉色、麻辣鸡的大皮毛外套解读为好嫁风,滑稽。
但把各种甜美风、日系软妹风、仙女风通通贴上谄媚好嫁的标签,同样脑残。
可怕的是,把欧美风和好嫁风混为一谈的毕竟是少数,而后者,却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Ayawawa红的那几年,只要提到好嫁风,就必提日系穿搭,不少钟情于日系穿搭的女生,叫苦不迭。
只要穿得有女人味一点就是别有用心,只要穿得温柔甜美一点就是跪舔男性。
过度解读他人的穿着,把着装风格和人格强行联系起来。
这和老一辈过度迷信相由心生,长得丑的人心眼一定坏,并无区别。
而实际上,人的灵魂之复杂,真不是这种,用穿着解读他人品德的狭隘之徒的粗暴逻辑可以参透的。
《下妻物语》里,龙崎桃子(深田恭子 饰)就是一个酷爱lolita装,以及奢靡轻浮的洛可可文化的少女。
蕾丝、缎带、花朵、荷叶边、到哪都撑洋伞、从来不运动、只吃甜食。
这种生活作风,让周围人都觉得她是一个柔弱、浮夸又孤僻的怪咖。
但,事实上,洛可可和lolita,只是桃子坚持的一套人生美学。
她欣赏洛可可文化,更多的,是欣赏洛可可时代,人们为追求美不折手段的极致浪漫主义和追求幸福的精神。
而秉持着洛可可“女子以柔弱为美”美学的桃子,柔弱吗?
恰恰相反。
桃子早熟又坚强,有一套剽悍的人生哲学。
小学时,母亲离开她和赌鬼父亲改嫁,她鼓励母亲抓住自己的幸福——
人,在面临巨大的幸福时
会突然变得十分胆怯
抓住幸福其实比忍耐痛苦更需要勇气
对于借东西,她的态度是借出去就不要想着能要回来。
因为真正重要的东西,绝对不可能借给别人。
能借给别人的东西只能是无足轻重的东西
所以我是“借东西不还主义”
同样 我把东西借出去时也是抱着
“这东西回不来也无所谓”的态度
当唯一的好朋友草莓(土屋安娜 饰)深陷危难,连骑车都怕弄脏衣服的她,为了深入敌军,抡起钢管就是一阵血拼。
不良少女草莓这样评价桃子——你轻飘飘的衣服背后,不是挺有个性的嘛。
是的,衣着不等于性格。
只能代表个人喜好。
有时,甚至连“喜好”也称不上,只是习惯。
一个人穿了什么,有时甚至不表示她内心真的渴望这么穿——
别说lo裙这些并不符合“好嫁风”标准的,有些女孩,就算真的穿着所谓“好嫁风”就一定等于她们谄媚、弱势、恨嫁吗?
很多人,可能仅仅是不会打扮而已。
也可能是兴趣不在此、不爱在穿衣服上下功夫琢磨,你说的那些弯弯绕,她们不懂。
更别提那些因为体型、经济原因,而不得不迁就某种穿着的男男女女。
一个女生胖,因而总穿肥大的工装风,这就表示她一定是个“女汉子”吗?
一个男生瘦,所以喜欢有垫肩的衣服,这就等于他绝对是个“装逼犯”吗?
用一个人的着装品味和喜好,粗暴地去评判一个人的品德,实在是太愚蠢了。
这不过一种现代的迷信。
常听人说什么“渣男锡纸烫,渣女大波浪,绿茶公主切”的打油诗。
无心者嬉笑唇齿之戏,有心者上纲上线,狭隘者借题发挥。
怎么?我去烫个头,还能把我的良知烧没了?把我的道德观烫歪了?
全身俗粉也好,名媛小香风也罢,大波浪锡纸烫任君喜欢。
所谓“好嫁风”在揣测女性的同时,又何尝不是揣测男性的审美取向、性格偏好?
我们反对女性谄媚男性的初衷,难道不是为了两性平等、大家能更自由地呼吸?
而今天,当我们不断揣测别人。
当我们只追捧欧美狂野、干练中性,而贬低日系软妹、温柔仙女。
又何尝不是,在压缩个体的选择空间?
何尝不是,在用自由去绑架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