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乐团

个人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39期“喧嚣与宁静”专题活动。


喧嚣始于平静,一切都是从那天的乱糟糟闹哄哄开始的。

在人造草坪铺就的宽阔操场上,王轩白陪着孩子参加一年一度的开学典礼。阳光还算明媚,幸好热力收缩了不少,否则明天非爆皮不可。百来位家长们笑呵呵的,或是父母,也有少数是姥姥姥爷。孩子们彼此还不太熟悉,偷偷瞥一眼对方的皮卡丘书包,或是瞄着那惊奇的太空超人保温杯。他估计典礼得有一个多小时,教师代表正在发言,还有家长代表发言,很快就该是校长讲话环节,顺利在望。

“下面有请金帆船乐团上场,第一首曲目金蛇狂舞。”顷刻间,主席台对面的场地里,相继传来琵琶、唢呐、二胡、古筝省还有锣鼓喧天,再定睛一看,演奏者都是一个个稚气未脱的学生模样。看来这就是学校重点打造、远近闻名的民乐团和西洋乐团,真是让人眼前一亮,素质教育水平可见一斑。王轩白暗自感叹,为了孩子上这个学校,不惜费尽周折,值!第二首是西江月,第三首是茉莉花……真是一场免费而又亲近的艺术大餐。

开学几周,孩子们相互了解了一些,班里开始选拔班干部。自家小子性格开朗,喜欢和同学打闹,也不知道老师看上了什么潜质,让他当了个小组长。孩子就像当上了封疆大吏一般,每天去学校都情绪值拉满。王轩白随他自我表现,琢磨着得让孩子参加乐团。可乐团分了预备队、正式队和演练队,低年级只能进预备队,三年级时考核择优进入正式队。他报名先给孩子上基础课,学了大提琴。

练音乐学乐器是个苦差事,也是反人性的。一天不练就手生,三天不练就得重来。孩子才知道自己上了贼船,下不来了。每周一次课,跟老师学会基本动作,每天在群里打卡,老师再点评动作纠正错误。慢慢给孩子养成了习惯,他也适应每天留出一小时的时间来练习。好在孩子脑子够用,成绩也一直在中上水平。三年级测试一番,总算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成了乐队正式成员,录取五个人,刚刚是最后一名。从四年级开始,王轩白每次都要陪孩子去参加区里的各类表演和比赛。孩子有时特别辛苦,早上老早出发,下午四五点才能回来,累得连饭都不想吃。他陪着也只能叮嘱喝喝水,拿拿琴包,剩下的就是等待。

孩子五年级终于进入演练班,每天合练一小时,周末再加四小时。孩子纤细白皙的手指头都有一层细细的茧子。王旭白有时都心疼孩子,可孩子却说不累,没事的。看来真是长大啦,懂事了。

六年级事情格外多起来。毕业考试是第一位的。好在乐团也考虑了这一因素,把平时的练习时间压缩了,减少集中练习频次,让队员找自由时间练习。还有体育达标考试,孩子跑步慢,也练了三个月才达标,脸瘦了一圈,身体壮实了不少。

毕业考试很让人担心。好在学校有直升通道,总算提前入了围。进入六月底七月初,这是毕业季,也是离别说再见的日子。王轩白陪着孩子参加毕业典礼,当然孩子还有一场期盼已久、盛装登场的乐团演出。

音乐响起,琴弦振动,一曲悠扬的提琴曲回荡在学校大礼堂。主角是孩子和他的一帮成员。王轩白又想起六年前的那一幕,与眼前画面交织,是那么熟悉,又是那么激动人心。一曲又一曲,典礼终有结束。

曲终人亦散,校园平静下来。可过不了多久,又将迎来新成员,拨动那一根根琴弦,手法虽然稚嫩,但真诚而又热切。

————————————————

@斜风细雨吹,驻书香澜梦第二组,一向胡思乱想求真,文字是不羁梦想,愿共享格子世界的万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