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源于“人民日报”
本人为让更多人知道所以转载
今天上午10时许,济南市民听到防空警报,这是济南市自1999年建立警报试鸣制度以来第20次试鸣防空警报。每年的这一天,济南市都会进行警报试鸣,以此纪念“五三惨案”,警示人们勿忘国耻,居安思危,增强国防观念和人民防空意识。
5月3日,已成为济南人心中永远的痛。1928年5月3日,日本帝国主义为了获取在华利益、进而霸占中国,借保护侨民为由悍然攻占济南,大肆屠杀我无辜军民和外交人员,打死中国军民6123人,打伤中国军民1700余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三惨案”,因大规模屠戮自5月3日开始,故又称“五三惨案”。
“五三惨案”90周年纪念日 济南将第20次试鸣防空警报
1999年8月19日,济南市发布《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防空警报设施管理工作的通告》,并于当年10月18日进行了第一次防空警报试鸣。从2000年起,每年的5月3日定为防空警报试鸣日。
据了解,今年是济南市第20次试鸣防空警报,济南市人防办将首次使用机动指挥系统发放警报信号。同时,还将在泉城广场进行人防宣教活动。
在泉城广场,济南市人防办设置了16个咨询台、40块展板等进行人防宣传,此外,还首次设置了新媒体宣传教育台——人防微宣室,它看起来像一个电话亭。进入亭子后,市民可以通过看和听,与电脑实现互动体验。同时,还能了解各类应知应会的知识与技能、法律法规等内容。人防微宣室融合了影像媒体、播音媒体、纸质媒介、课堂媒介、移动和互联网媒介于一体。
和往年在指挥室发布防空警报信号不同,今天的试鸣活动,济南市人防办将首次使用机动指挥通信系统发放警报,防空警报信号将从停放在泉城广场的指挥车发布,同时在全市响起警报。“技术手段实现了新突破。”济南市人防办相关负责人说。
除了技术手段的突破外,今年全市防空警报器数量和警报覆盖面积都有所增加。“今年参与防空警报试鸣的警报数量远远超过往年。”该负责人说,这得益于去年针对新建商务区、居民小区、工业园区、物流园区等开展的“防空警报百日扫盲行动”,努力使建成区内警报音响覆盖率达到100%。据了解,目前济南市防空警报器数量增加了31.8%,防空警报音响覆盖面积增加了100多平方公里。
“今天试鸣防空警报,会有更多的市民听到警报,以此警示市民铭记历史,勿忘国耻。”该负责人说。市民可到泉城广场参与活动,现场可以看到先进的人防装备,并可以面对面咨询人防有关的问题,学习了解防空防灾知识。
关于“五三”惨案你知道多少?
1928年4月,国民党开始第二次"北伐"。蒋介石所率北伐军节节胜利,很快就攻入了山东省。酒井隆为了阻止北伐军继续北进,他立即以“山东局势混乱、保护日本侨民利益”为借口,写信给日本陆军参谋总长,要求军部出兵山东。参谋本部根据酒井隆的报告和请求,借口保护侨民,于4月下旬,派遣日军第6师团五千余人从青岛登陆,入侵山东。
1928年4月21日日军到达津浦路火车站
1928年4月驻青岛日军抵达胶济铁路济南
1928年4月25日日本海军开赴济南
1928年4月日军在日济南医院演习
1928年4月日军在济南公园一带布防
1928年5月1日日军最高指挥官在济南下车
1928年5月1日国民党革命军开进济南泺源门
1928年奉系军阀张宗昌炸毁的黄河泺口铁桥日军第6师团在青岛成功登陆后,酒井故意夸大事实,以局势极为混乱为由,擅自要求第6师团长福田彦助率部火速赶赴济南。福田彦助在酒井的一再催促下,星夜兼程,终于在4月底赶到济南城外。
4月21日,日本军国主义者借保护侨民之名,派遣驻天津的3个步兵中队抵济南。25~27日,日军又连续在青岛登陆,沿胶济铁路运兵济南市,到28日,驻济日军已达3000余人。日军在济南商埠以纬四路为中心线,划为东西两个"警备区",构筑工事,架设路障,实施戒严。4月30日,奉系军阀张宗昌撤离济南。
5月1日,国民党军进入济南,方振武被任命为济南卫戍司令。当蒋介石所率北伐军开进济南城后,酒井隆即唆使早已做好准备的日军四处寻衅。日军不仅随意捕捉北伐军的士兵。5月2日上午,第一军第二十三团营长阮济民等数人徒手行经纬五路时,被日军堵截后当场全部杀害。3日上午,日军强行解除了北伐军一部七千余人的武装。对日军的一再挑衅,蒋介石再三地屈辱退让,命令北伐军各部“约束士兵,不准开枪还击”。而且准备“绕道北伐”,这更加助长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日军闯入山东交涉使署,将山东特派交涉员蔡公时等18名中国外交人员尽数捆绑毒打。蔡公时据理痛斥日军,日军竟割掉蔡的耳、鼻、舌头,挖去眼睛,然后将他同众人一起杀害。
是日,日军在商埠制造事端,惨杀中国军民多达1000人。5月4日晨,北伐军在济南城抓获13名走私鸦片的日本毒贩,按照中国法律将他们处死。酒井隆借机再次给陆军省和参谋本部拍电报,夸大事实,宣称日本无辜侨民被杀害,并将数目扩大了20多倍。国民党军全部撤出商埠区。日军得寸进尺,继续扩大事态,不断增兵济南。
5月8日,日军在炮火掩护下,向普利门、麟祥门、柴家巷、迎仙桥一带发起猛烈攻击,守军退守内城。自9日开始,日军大举进攻内城,守军浴血奋战,死伤惨重,11日奉命撤离。日军占领内城后,抢劫财物,焚毁建筑,强奸妇女,枪杀战俘,屠戮百姓,罪恶令人发指。
"济南惨案"发端于五月三日,故又称"五三惨案"。直到1929年5月,日军才在内外压力下撤离济南。济南惨案是1928年5月3日,日本帝国主义在山东济南大肆屠杀中国军民及外交官员的血腥事件,又称五三惨案。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欠下的一笔血债。
惊天地泣鬼神:“五三惨案”后的济南城保卫战
著名画家岳海波、李兆虬画作《五三惨案》
1928年5月9日,日军步兵第四十七联队攻占济南永绥门。
1928年,国民党领导的国民革命军兵指北方,开始了二次北伐,北伐军在4月30日总攻济南,军阀张宗昌望风而逃。为了保护自己的侵略利益,阻挠北伐,日本侵略军悍然制造了“五三惨案”,残害、杀戮国民政府外交人员和济南军民。
在“五三惨案”中,其实还有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济南城保卫战。
历史上的三次济南城保卫战
1928年5月3日,屈从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压力,蒋介石口头抗议,实则步步退让,宣布绕道北伐。济南城内只留下四十一军副军长代理卫戍司令苏宗辙率领第一军李延年团、第四十二军九十一师邓殷藩团,以两个团的兵力扼守济南,奋战数日,抵挡住日军猛烈攻势,掩护大军撤退。
此时,日本的兵力已达到三万余众,而济南的守卫部队只有两个团,大约是10对1的比例,而且,日本侵略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不仅拥有步兵、骑兵,且有飞机、大炮(野炮、重炮、山炮)等武器装备。因而,这场战争的惨烈与悲壮程度实非我们后人所能想象。
这就是历史上的第三次济南城保卫战,这场战争爆发于中华民族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之间,它有着鲜明的保家卫国、抵御外侮的正义战争性质。那些誓以死殉、忠不避难、慷慨蹈义的抗日英雄,值得永垂青史。
济南古来便是人文荟萃、风流蕴藉之地,然而在动荡的历史湍流中,这样的名城也曾屡遭兵燹。此前知名的,还有两次大规模的济南城保卫战。
第一次济南城保卫战发生在明朝初建文元年(1399),燕王朱棣为争夺皇位,从北平起兵,一路势如破竹,攻至济南城下,掘堤灌城,又筑围昼夜攻击,名城几近倾覆。山东参政铁铉临危不乱,率领济南军民抵挡朱棣大军逾3个月,并巧施计谋,几乎将朱棣斩于城下,让朱棣心惊胆寒,只得避开济南,另择道路南下。
第二次济南城保卫战发生在明末崇祯十二年(1639),世称己卯之变。这一年,南下的清军窜入山东,包围济南,济南军民在山东布政使张秉文、巡按御史宋学朱、历城知县韩承宣率领下,坚守两个月之久,城池终被攻陷,清军入城烧杀抢掠,杀死军民无算。
“大刀队”首次亮相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这嘹亮的歌声曾经响彻整个中华大地。提起大刀队,人们就会想起发生在1933年的宋哲元第29军在喜峰口用大刀与日本侵略军鏖战的故事。其实,早在这之前5年,在济南城保卫战中,便诞生了中国抗战史上最早的大刀队。
这场壮烈的战事发生在济南城的西北角。自1928年5月8日凌晨一时许,日军集中了铁甲车及千佛山的炮火,对济南西北城角阵地猛烈轰击,古老的城墙抵挡不住现代火器的威力,被轰塌一段,缺口就此被打开。日军集中兵力,从缺口处发起猛烈的登城攻势,而后续部队源源不断地由商埠开来增援,情势万分危急!
在此千钧一发的时刻,驻守此处的邓团第三营第九连及机枪炮兵排共约300余人,紧紧扼守在城西北的阵地及附近的几个炮垒,以牺牲报国的坚强信念,顽强抗击着敌人的波浪式冲锋。为了打灭敌人嚣张的气焰,守军派出了大刀队,在缺口处与日军展开贴身肉搏,反复冲杀五次,锋利的大刀砍向日本鬼子,杀出了中国人的血勇和骨气,使自信满满的日军遭受重挫。在我军威武不屈的战斗意志下,日军冲锋被遏制,不得不暂缓攻势。
不惧强敌 英勇反击
守城部队并不是一味地防守,他们还伺机对来犯之敌进行反攻。
5月9日,日军冲入济南西北的城墙阵地后,便开始向南向东方向两面突击,但都遭到迎头痛击,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不得不就地构筑工事,转为防御。此时,我守城部队看准时机,决定组织部队合力夹击登城之敌,务求将这股突入阵地的日军一举歼灭。
5月10日上午7时许,李、邓两团完成战斗准备后,由守备阵地出动,李团由西门向北,邓团由北门向西,沿城墙向西北城角入侵之敌发起猛攻。但日军装备精良,火力强大,我军伤亡过大而未能奏效。反攻暂告停顿。此后,两团重整旗鼓,于上午9时,再度对日军发起猛烈攻击。霎时间,阵地上刀光耀日,杀声震天。我官兵奋不顾身,在猛烈火力掩护下一跃而出,穿过敌军密集的弹雨,冲向敌阵。敌军仓皇钻进工事,凭借掩护,集中猛烈的火力,才抵挡住这次进攻。
5月10日午后2时,城防司令苏宗辙在司令部召集两位团长开军事会议。会议决定,邓团编组敢死队,最后一次向西北城角之敌强行攻击,抓住最后的机会,将敌人全数歼灭,为部队撤退提供时机。这一次,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惨烈搏斗,在敢死队员们英勇的冲锋下,大部分日军被灭,少数残敌狼狈逃回商埠。西北城角阵地终于被我军牢固占领。
国民革命军全歼西北城角之敌后,在收到撤退命令的情况下,抓住时机撤离了济南。
慷慨赴国难,马革裹尸还
由于敌我力量的悬殊,济南城保卫战打得非常悲壮惨烈,但是,每一个守城的将士都义无反顾,同仇敌忾,英勇杀敌,慷慨赴难。有不少守城官兵为保卫济南,保家卫国,抵御外侮,流尽了最后一滴鲜血,值得我们终生怀念与敬仰。
如在新城门守卫战中,中尉排长郑焕传率领奋勇队50人,缒下城墙,夺获机枪10挺,杀散敌人。敌援军一个中队赶到立即展开了白刃战。守军奋起神勇,前仆后继,虽是敌众我寡,却把敌人一个中队基本杀光。敌人骤然遭此重创,无不张皇失措。守军亦付出相当代价,郑排长战死于新城门下。
5月10日,守军撤离济南,突围时,李延年团担任后卫的排长杨冠英与尾追之敌发生激战,杀死敌人颇多,东门一带,护城河水为之赤。后来敌人愈集愈多,并派骑兵截断杨排后退之路,杨排处于四面包围的恶境,然杨排长振臂一呼,士兵一齐向外冲杀,敌人死伤枕藉,杨排亦全部壮烈牺牲。
国民革命军在蒋介石命令下撤出后,日军于5月11日进入济南城,开始对济南展开大肆屠杀,济南城死亡1.7万人,血流漂杵,山河变色。
五三惨案对于大多数善良、正直的中国人来说,是一场空前的大血劫,同时又是一方绝对的清醒剂。五三后,中国人彻底认清日本帝国主义面貌,从血泊中抬起头来,丢掉一切幻想,做好战斗甚至长期苦斗的准备,这成为了整个时代的主旋律和最强音。
五三惨案和济南城保卫战是中华民族从精神上全面抗战的开端,使中国人从精神上筑起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钢铁长城,对中华民族民族精神,进行了一次全新的重塑与洗礼。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一座城市收集记忆的步履从未停下
蔡锦芳(左)向民革济南市委副主委臧浩讲述先辈事迹 民革济南市委供图
李庆胜收集了很多“五三惨案”资料记者王汗冰 摄
每年5月3日,很多市民会到纪念碑前纪念。 记者王锋 摄(资料照片)
有济南惨案祭奠的地方,常会见一尊木雕力士像造型。它犹如一个标签,醒目地存在于影视剧里、书本里。
90年前的1928年5月,制造“五三惨案”的日本侵略者,将一尊元代木雕力士神像建筑构件从泺源门城楼掳走。战后数年,目睹惨案的日本记者将其归还。眼下,其珍藏于济南市博物馆。
除了力士神像、“五三惨案”纪念碑等,我们还有哪些记忆济南惨案的方式?一部纪录片、一本书、一份提案,抑或是蔡公时的子女……
900公里外的“浔阳忠迹”
《浔阳忠迹》是一本专门写蔡公时的著作。浔阳是他的老家,江西九江市的古称。
90年前,这位民国外交官在济南惨遭侵华日军割鼻削耳剜眼,再也没能回到故乡。济南惨案90周年前夕,一支来自民革济南市委的队伍,从济南出发,赶往九江。
他们想在3月底的九江,找到尽可能多的历史记忆,带回济南,为制作济南惨案的纪录片《五三》搜集素材,在即将到来的“五三惨案”90周年之际,警醒后人,勿忘国耻。
蔡公时的故事采集,并不轻松。“他的后人,与蔡公时没有直接联系,都是通过父辈了解零星故事。”参与编剧的郭鸣伦介绍。摄制组找到的3名后人,分别是老中医、文物馆退休职工和公交司机。初次见面,收获并不明显。
次日拜谒蔡公时纪念碑时,突然打开话匣子的老中医蔡锦芳,给摄制组带来了惊喜。“老中医他抓着我们的手,直言‘感动’。碰巧有个幼儿园前来祭拜,他上前扶着孩子,提醒‘慢点慢点’。”
蔡锦芳的回忆,被镜头捕捉了下来——“小时候不知情,都是父亲来祭拜,当年只有一个坟,没有纪念碑。直到父亲走不动了,才委托给我。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只能偷偷祭扫。”
眼下,蔡锦芳在河北石家庄还有位百岁的叔叔。蔡锦芳说,“当年父亲受伤后从文,从黄埔二期转学到武汉大学。蔡公时每月资助他两块大洋,父亲拿出一块给叔叔,让他去美国留学,学修铁路。后来抗美援朝时,他归国参与铁路建设。”
除了纪念碑,蔡公时在九江的历史遗迹也并不多见。数年前,本报记者曾前往当地寻找蔡公时故居,原来它在县政府边上,但现在已经被拆掉了。
辛亥革命期间,蔡公时曾在揖庐亭宣讲革命。“没人带路根本找不到,揖庐亭在一个小山坡上的一个幼儿园里,目前已是省级保护文物。”郭鸣伦称。
又一部纪录片,纪念惨案90周年
济南惨案的影视资料,数量上并不多,且大部分制作于本世纪。民革济南市委的这部纪录片,就是其一。
据了解,除了1928年香港电影之父黎民伟的《济南惨案》和《蔡公时》,至今的大部分济南惨案类影视片,都是济南本地媒体或政府单位拍摄。
本地影视片中,最早的当属2005年的《1928历史的诉说》。这部文献类纪录片,分别从中国电影资料馆和香港电影资料馆取材。6集纪录片,几近完整地收集了各类与济南惨案相关的历史镜头和珍贵历史照片。随后的济南惨案纪念馆各类历史海报,都源于这部文献纪录片。
一年后,《铜像背后的故事》诞生。它详细记录了当年从济南申请蔡公时铜像归国,到新加坡封装铜像运抵飞机场,再到归国后民众鞠躬祭奠的全过程。
2008年,《历史的碑记》纪念济南惨案80周年。彼时,济南画家王建平创作3年的水墨画《1928,你看见么?你记得么?》同期完成。《历史的碑记》摄制组——济南艺术创作研究院,以这幅画切入,将画作中尸横遍野、瘦骨嶙峋的受害同胞等济南惨案历史镜头与当代人缅怀历史的画面,不断切换。
脚本显示,民革济南市委拍摄的这部名为《五三》的纪录片,来回穿梭于历史与当下。大量当代推动五三惨案记忆的人物,比如曾天民、张乃仁、李庆胜等,被搬上了镜头。正是这些对多数市民来说颇为陌生的名字,推动了一系列惨案纪念形式诸如修建“五三惨案”纪念碑、重修纪念亭、确立“市警日”(防空警报试鸣日)等的落实。
“‘五三惨案’纪念碑前行人匆匆而过。孙女问爷爷,这个日历牌好大啊!爷爷回答,这是‘五三惨案’纪念碑!那还是90年前呢……”
这是纪录片的开头脚本。看似杜撰的场景,隐藏着纪录片的拍摄初衷。“对自己城市的民族历史,我们应该了解更多。历史需要传承。”郭鸣伦称。
纪念碑修建的推动者
说起惨案纪录片,七旬老人李庆胜总是遗憾连连。26年前,研究了半辈子“五三惨案”的他,首次酝酿拍一部纪录片。“准备去南京档案馆搜资料,摄制组也找好了,但相关负责人突然离世,纪录片被搁浅。”
他是一位数学教师,同时是民革党员,也曾是市政协委员。很难想象一个数学老师,会让学生去做历史课题。李庆胜就是这样一个人,当班主任期间,他会安排每一届学生都去了解“五三惨案”,并将报告带回课堂分享。
20多年前,蔡公时纪念馆被用作地震局宿舍。“一些学生前去,住的人连蔡公时都不知道,更不用说‘五三惨案’,只把学生往外撵。”
23年前的1995年,民革济南市委共同发起提案,做了一件大事,李庆胜参与其中——那一年抗战胜利50周年,市委市政府听取建议,在趵突泉公园东门,建造“五三惨案”纪念碑。参照沈阳九一八事变纪念碑的形状,也做了一个日历牌。
时隔3年,“五三惨案”纪念亭重建。“上交提案那年,原纪念亭的8根立柱被发现,5根在老植物园,3根在千佛山。”
同年,“市警日”设立。这个提案,李庆胜提了多年。当时有一个契机,每个城市都有了防空警报,很多设在9月18日。“最终设在5月3日,这是济南的特色。”李庆胜说。
为了争取尽可能多的形式,让世人铭记“五三惨案",李庆胜手书整理的惨案资料,足有一尺多厚。
对于“五三惨案”,李庆胜以及民革济南市委给予了近乎执着的关注。他们搜集调查“五三惨案”的史料及遗址资料,足有30年。
“2006年蔡公时铜像回归;2007年纪念堂建成,有民革山东省委的提案;2012年,纪念馆修缮好……”郭鸣伦细数。
今年是“五三惨案”90周年,又到了历史的重大节点。
惨案的史料收集,还需要做更多
知道李庆胜专注于济南惨案,学生们常会从台湾地区或国外带一些相关书籍送给他,他如获至宝。
他所在的民革济南市委,同样热衷于收集济南惨案的历史“遗珠”。相关的文字、图片及书籍资料,作了分门别类的整理。只不过,李庆胜和民革济南市委之间,史料珍藏各不相同。
手捧一套藏蓝色的硬皮书,郭鸣伦有些自豪。“这套《济南五三惨案史料汇编》由国家图书馆出版,全册3000元,据我们了解,全市除了我们,只有省图书馆有收藏。”
“这次去九江,巧遇当地市史志办的专家胡荣彬。他多年执着研究‘五三惨案'。座谈会上,他带来厚厚的一个袋子,书、报纸、济南文史等,全是‘五三惨案’的资料。”郭鸣伦说,他们如获至宝,全部复印带回来。
济南惨案的史料收集,最全的地方在哪儿?
济南惨案纪念堂内,相关书籍有13本。制作的海报,大都源自《1928历史的诉说》及南京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近两年的作品,如从日语翻译而来的《武装的街巷》、李庆胜收藏的几本书籍、3000元的史料汇编也均未被收入其中。
“纪念堂建馆时,承诺要出史料丛书,至今没有结果。”济南市党史办孙兴杰称。这位“老济南”,读大学时就关注济南惨案,2005年和2015年分别出版《济南惨案》、《济南惨案历史图鉴》。他的书籍也未出现在济南惨案纪念堂。
蔡公时纪念馆二楼,详细汇总了蔡公时的人生履历、遗照、遗墨,及蒋介石等人对济南惨案的题词。至于书籍,不过10本。新中国成立后最早的著作——李家振的《济南惨案》及骆承烈的《济南惨案》均未被收录。这两本书,在网上可轻易买到。
可贵的是,一套翻译自日文的纪实小说《武装的街巷》,陈设其中。“这是目前与济南惨案相关、唯一一本外文翻译来的著作,2015年由山东师范大学日文系老师翻译出版。”孙兴杰称,其实日本关于济南惨案的著作更多,市党史办与山师大之间正商议,合作翻译更多这样的作品。
济南惨案的“记忆整理”,目前由多头“管理”,这是孙兴杰的感慨。“纪念堂由趵突泉公园管理,想出史料丛书,多少有些力不从心。其实关于济南惨案的书籍,台湾就有很多。”他介绍,单他了解的一名记者就收集了很多孤品。
“蔡公时纪念馆建馆以后,未再收集济南惨案相关资料。”一名驻馆工作人员介绍。
蔡公时子女均离世,惨案应永远铭记
4月16日,蔡公时的女儿蔡今明在济南离世。济南惨案时,她年仅1岁;如今,她抱憾没等到惨案90周年。
三四年前,蔡今明在台湾地区的哥哥蔡今任去世。至此,1928年惨遭日军杀害的蔡公时,一双血亲儿女均已离世。
在泉城济南,可能少有人比蔡今明更怀念、更关注蔡公时了。蔡今明的女儿在捐献其遗物时,堆积成山的影视资料、书籍、珍贵书信及遗墨,对济南惨案20多年来的纪录,让人惊讶。
这位享年91岁的老太太,65岁才知道自己是蔡公时的女儿,为自己取名“蔡今明”,取义“今天才明白自己的身世”。此后每年5月3日,都会前往祭奠济南惨案的蔡今明,一度被视为“活化石”的标志性人物。活跃于报端、电视、网络的蔡今明,已成为媒体刻画济南惨案的一个符号。
济南惨案是日军全面侵华的一个前奏。根据国际红十字会济南分会调查,济南惨案期间,济南军民死亡6123人、伤1700人,财产损失难以估计。
济南惨案前夕,记者多次前往趵突泉公园内的济南惨案纪念堂和蔡公时纪念馆。纪念堂内参观者络绎不绝,但很多人并不了解济南惨案。蔡公时纪念馆虽然免费,参观者却寥寥无几,门口保安介绍,平常每日几十人次,有团队参观时人流才多一些。
济南惨案早于南京大屠杀数年,史料中,制造济南惨案的不少日军侵略者,也参与了南京大屠杀。在不少学者看来,济南惨案之于济南,相当于南京大屠杀之于南京。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